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这美丽的金色时节,陆锋磊名师工作室诸定国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齐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开展联合研修,邀请专家解疑答惑,助力一线名师扎根成长,探索扬子中学“惟精惟一”的至精课堂范式。陆锋磊工作室、诸定国工作室全体学员以及南京市江北新区高一全体语文老师参与此次教研,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校长赵林刚先生致欢迎词。
向下扎根
10月10日上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陆锋磊校长为学员们带来《天一书院的语文育人实践》的专题讲座。
陆校的讲座从“重申人文主义的教育宗旨、“修身养学”我的语文育人观、天一书院的语文育人样态、“惟精惟一”专业发展的应然之路”四个方面展开。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陆校强调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为终身学习奠基、为精神发育奠基”。他提出了修身养学的育人主张:“修:以修身为根本,弘扬‘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以文化实践为主线,力行‘学、问、思、辨、行’全过程的研修。养:涵养、养成;养君子人格,养核心素养”。天一书院课程基地,是一个以“生活在书院”为理念,集藏书、讲学、社团活动、成果发布、师生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语文研修中心。陆校结合天一书院的育人实践,以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天一书院的课程建设与学习样态。在讲座的最后,陆校结合自身的成长阅历,勉励学员在更大的坐标上演绎教育故事。
诸定国教授为工作室成员做了题为《语文教师论文写作与专业成长》的讲座。
诸教授认为专业写作,首先要“想”明白,即为什么要进行专业写作?然后就一线教师专业写作方面的一些困惑,诸教授结合自己及工作室成员写作体验给出了自己宝贵的专业指导:触发,点燃写作的激情;深化,进行问题写作与拓展;意化,熔炼写作的主题;序化,规划文章的结构;物化,编织文章的外衣。最后诸教授提醒老师们,专业写作一定要持续性阅读输入,并且坚持写出来,以专业写作赋能教师成长。
惟精惟一
下午是三节展示课。三节课堂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样态,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张宇老师的《漂泊西南天地间——夔州》一课是项目化学习的典型样态,张老师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研习小组讨论,选择杜甫在夔州时期的多首诗歌来设置综合学习情境。从“杜甫文化地图”宣传单页创意活动的设计到杜甫生活境况的概括与人物形象的探寻再到宣传单页“短评”文案的创写,充分展现新课标所体现的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凸显课改理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徐振超老师的从《“乡土本色”看“文字下乡”——<乡土中国>前三章阅读》一课是对整本书教学的有益探索,徐老师从微视频入手设计情境理解《乡土中国》前三章的重要概念,利用思维导图厘清前三章的结构体系,并以微评论的形式通过丰富的当代材料思考“文字下乡”在不同时代的意义。徐老师的课能够抓住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作为课堂训练的核心,精益求精,体现了扬子中学“至精”的课堂理念,也为整本书教学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范本。
江苏省如皋中学的薛小玲老师带来了部级精品课《工匠精神彰显新时代劳动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活动单》,薛老师的设计非常巧妙,用单元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篇统摄其他篇目作为大单元教学的抓手,教学目标围绕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层层深入。并将单元各篇文本整合在单元教学中撰写研究报告,真正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落实在了语文教学中。
课后与会专家和名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顾海学老师对张宇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张老师的课能从众多信息中聚焦杜甫在夔州这一段时间的生活节点,引入巧妙。对课程的关注,搭建具体的任务架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吐纳功夫。游大美之地,大悲之地,品大师之作。品味一种精神,感受一种文化,关注生命价值。丰厚、大容量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激发学生大智慧。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大世界,培养学生的大情怀,用大作品倒逼学生成长。南京市溧水区教研员路晶老师点评了徐振超老师的课。她认为徐老师的课选点难,上得稳,兼顾多,活动真。学生讨论梳理与概括扎实有效,注重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天一中学张朝霞老师点评薛小玲老师的课。她认为薛老师的课亲切优雅,活动任务单明确,真正把教的课堂转化成了学的课堂。薛老师的课堂有三注重: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二注重学生的协作学习,三注重学生的主动创造。尤其是课后任务研究报告的布置给了学生新的挑战。
与会的高校教授对三节课进行综合点评,给予高度评价。南京晓庄师范王宗海教授认为三位老师的选题各有特色,张老师的是主题阅读,徐老师的是整本书阅读,薛老师的是单元整体教学。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意义是引导学生改变阅读方式,三位老师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张老师的课大视野、小切口,带领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呈现的学习材料丰富,可见老师背后所下的功夫是很大的。徐老师执教的《乡土中国》是学术专著,本身难度就很大。如何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引导到理想的境界?让学生对观点的说服力进行判断,对观点的价值进行判断?能引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薛老师的课是把单元的某篇课文当成种子课文,抓住这个“一”——工匠精神让它开花。但除了理解“一”以外,还有侧重于引导分析方法,能举一反三。南京师范大学肖晓燕教授认为这三堂课可以用三个“精”字概括:课标的精准落地,内容的精心准备,教学的精当实施。教学评的体现,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听说读写的训练,都能关注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但也要思考大容量学生能不能接得住?有收获还有没有疑惑?要注意把握课堂的“度”。两位高校教授的点评既有鼓励又有期待,高屋建瓴,学术视野开阔,值得一线高中教师认真学习。
11日上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张克中老师做了《从新I卷反思高中语文教学》的讲座,为工作室成员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张老师从对高考I卷的整体判断到整张新一卷的质量走势的具体题型的对比分析反思语文课堂教学。提醒我们一定要重视并理解课标,读懂评价体系。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和质量规范,借助教材,基于学生实际,完整实施课程教学。在可能做到的地方施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勉励我们等不来教学改变的客观环境,就用专业的努力去争取,从能改的地方先改起来,要相信时间,也要相信空间。
11日上午,南京市教研室的徐志伟老师为与会老师们做了《课题的选题与申报》的讲座。
徐老师首先从“我们为何要做教学研究”的问题出发,指出教师做教学研究是“渡人渡己、利他利己”的成就学生亦成就自我的有意义的事情,然后从课题选题的问题意识、精准定位和新颖选题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如围绕新颖选题的“新”字诀、“融”字诀、“滚”字诀,简明扼要又让人印象深刻。针对教师课题选题种类的困惑,徐老师又提供了研究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的课题、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的课题、研究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的课题等丰富的思路,给与会老师很大的启发。随后,徐老师再围绕课题申报的规范填写、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的叙写和如何分解研究内容、如何使得研究方法过程化等重要问题倾囊相授,为老师们逐一指点迷津。
两天的学习讲座高屋建瓴又妙语连珠,展示课精彩纷呈又各有特色。学员们纷纷期待下一次相聚,见证“惟精惟一”的课堂,“扎根生长”的力量!
END
撰稿:方 兵
一审:孙 旭
二审:赵林刚
三审:蔡永刚
发布:李华晖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吧~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