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女,53岁
初诊:2024年6月18日
主诉:肝内胆管结石、肾结石。
病史:胰腺癌手术史、胆囊切除。
刻诊:肝内胆管结石大小0.48*0.48cm,肾结石0.74*0.77cm。平素精神状态差,易疲劳,轻微头晕,自觉口腻口苦,纳眠可,二便调。刻诊血压:154/70mmHg。
舌象:舌质淡紫,舌苔薄白。
脉象:脉沉弦。
1.病机分析
六纲:太阴病为主,夹有轻微郁热
五证:凉滞证为主,夹少许烦温证
四本:痰饮为主,夹有血瘀
治则:祛痰、消积、行气,兼补虚
类方:阳旦汤类方
2.方药分析
方药既要针对主要阳明热,除热性气滞,兼顾温阳祛饮。
患者虽有虚劳表现,但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方剂要以祛痰、消积、行气之效,又要兼顾补虚扶正。
主方:选用旋覆代赭汤为主方。患者虽无“心下痞硬”的症状,但其结石的产生源于气滞、痰饮,痞塞结聚于心下,病机一致。
方中旋覆花为君药,质轻而量多,为对治痰气互结之要药,半夏更增祛痰散结之功。太子参代替人参,补虚;代赭石能降气活血。
加药:加姜黄破血行气以祛瘀消癥。加鸡内金消食调胃利胆。
处方:
旋覆花30g 代赭石10g 太子参20g
半夏40g 大枣30g 炙甘草10g
鸡内金40g 姜黄30g 生姜50g
7剂,水煎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宋161)
属厥阴病,虚乏少气,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经方法钥》)
3.复诊反馈
二诊:2024年6月25日
疲劳、头晕好转,仍口腻口苦,舌淡紫。
处方:首诊方加红花15克、玉米须30克、黄连3克,逐瘀、利胆清热。续服7剂。
三诊:2024年7月2日
无疲劳头晕,无口腻口苦,舌质淡红暗。
处方:上方红花加至20克。
续服7剂。四诊:2024年7月16日
在同一医院复查显示肝内胆管结石已排出。
处方:上方不变,续服7剂。
五诊:2024年7月23日
7月22日至另外一家医院检查,肝内胆管结石和肾结石已排出。
点击进入上方小程序,可查询更多学习内容
声明
本公众号文章所列处方仅供学习交流
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
整理:袁子婷
校改:关霖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