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标志性产品在第十批国采中报“地下室”价,制剂开发的技术人员该何去何从?

企业   科学   2024-12-13 07:35   上海  


本公众号的所有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至其他平台,违者必究。


说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是脂质体剂型的标志性产品应该毫无争议,即便说它是新型药物递送技术的里程碑式产品也不为过。国内已有多家仿制药上市,其中涉及到众多大药企,如石药、恒瑞(与浙江智达合作)、齐鲁、绿叶(诺桥的生产商),可以说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也曾是国内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在第十批国采中,出现了98元的报价,规格为10ml:20mg。


上一款复杂注射剂出现如此“百家争鸣”以至于“多贱寡贵”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所以,仿制药还能做吗?
即便提高了技术壁垒和准入门槛,就能避免内卷和同质化?
回首看看国内有多少家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在开发?又有多少企业在立项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可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具有临床优势的改良型新药有多少企业有魄力去立项?面对产线投入和临床费用是否敢于承担失败的风险?

制剂人该何去何从?
一直从事复杂制剂开发的技术人员该何去何从?

本文以下内容摘自本公众号此前的原创文章:
已上市复杂注射剂:抗生素类纳米制剂

多柔比星(Doxorubicin)也称为阿霉素,是蒽环类抗生素,为抗有丝分裂的细胞毒性药物,能成功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
1995年11月17日FDA批准首款抗肿瘤纳米药物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Doxil,欧洲上市商品名:Caelyx)上市,Doxil为一种无菌、半透明的红色脂质体混悬液,有20 mg/10mL和50 mg/25mL两种规格,目前适应症包括治疗卵巢癌、HIV相关的卡波氏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Doxil运用Stealth技术,即在处方中加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化衍生物(DSPE-mPEG2000),使其在脂质体表面交错重叠形成空间位阻,其高亲水性和柔韧性会干扰脂质体与血浆蛋白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对脂质体的吸收,发挥隐形效果,实现脂质体在体内的长循环功能,因此这类脂质体也被称为长循环脂质体或隐形脂质体。Doxil首次使用硫酸铵梯度法对盐酸多柔比星进行主动载药,药物分子在内水相中与硫酸根结合形成晶状或胶状硫酸盐沉淀,使药物稳定包封不易泄露。此外,因增强通透性和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效应,Doxil具有长循环特性的纳米制剂可以被动靶向肿瘤组织。游离阿霉素的消除半衰期为0.2 h,AUC为3.81 μg·h/mL,而Doxil的消除半衰期可达41~70 h,AUC为902 μg·h/mL ,同时临床研究表明Doxil通过减少在心肌释药以降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虽然Doxil开创了一个属于脂质体的崭新时代,但也应理性看待,其一是增加了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发生的风险,其二是外源性的PEG材料因免疫原性而诱导加速清除(Accelerated blood clearance,ABC)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Elan公司开发了非PEG修饰的常规脂质体多柔比星柠檬酸盐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Myocet),并于2001年在欧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yocet的处方组成摩尔比EPC:CHOL=55:45,采用pH梯度法进行主动载药。首先制备内水相为pH=4.0柠檬酸钠缓冲液的空白脂质体,再以碳酸钠调节外水相pH=7.3,多柔比星在孵育过程中进行主动载药,包封率不低于99%。Myocet的脂质体粒径较大,约为150~250nm,给药后会快速被进入体内后能够迅速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识别捕获,然后再缓慢释放药物,对肿瘤不具有靶向性。Myocet的总体市场表现较为一般,而Doxil/Caelyx在2010年达到年销售额峰值6亿美元。

FDA在2013年批准了Doxil首款仿制药,由印度最大仿制药公司Sun Pharmaceutical开发,商品名Lipodox。Doxil/Caelyx在2003年经安杨森引入中国市场,但在2015年注册证号到期后未进行再注册。截止目前,国内市场已出现四家仿制药:上海复旦张江的里葆多、石药欧意的多美素、常州金远的立幸以及恒瑞医药与智达药业合作的智赛。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销售额为2012万元,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销售额为49.8亿元。

表1 国内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上市情况

美国Duke University基于LTSL(lysolipid thermally sensitive liposome)技术开发的阿霉素热敏脂质体ThermoDox,可以通过对目标部位的适当升温定点释放高浓度药物,浓度高达全身系统剂量的25倍。ThermoDox通过热敏脂质体输送阿霉素,正常温度下药物不会释放,而在射频消融技术(RFA)升高肝脏温度至42℃一段时间后,阿霉素在肝脏部位逐渐释放,以此将高剂量的阿霉素直接输送至癌症组织。该脂质体产品的处方组成摩尔比DPPC:S-Lyso PC:mPEG-DSPE2000=86:9.5:4.5,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大致工艺为脂质材料溶于氯仿制备成脂质薄膜,再以300mM pH=4.0的柠檬酸缓冲液水化,整粒后以NaOH 调节外水相pH至7.5~8.0,60℃孵育5min 后加入阿霉素溶液继续孵育10min,超滤除去游离药物即得。但因临床试验未达预期,目前已暂停临床试验。
“药物递送”系列精彩推荐

药物递送(一)——脂质体技术

药物递送(二)——微球技术

药物递送(三)——脂质纳米粒技术

药物递送(四)——树枝状大分子技术

药物递送(五)——微针技术

药物递送(六)——白蛋白纳米粒技术

药物递送(七)——纳米晶技术

药物递送(八)——铁蛋白技术

药物递送(九)——脂肪乳技术

药物递送(十)——口腔薄膜技术

药物递送(十一)——胶束技术

药物递送(十二)——水凝胶技术

药物递送(十三)——脂质微泡技术

加微信交流群/商务/媒体合作/转载授权,扫下方二维码

药物递送技术文献共享QQ群,扫下方二维码

本公众号长期征稿:征稿启事

药物递送
专注药物递送技术和高端制剂,分享相关知识,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科普号,愿分享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