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美金!映恩生物新型ADC药物独家授权GSK

企业   2024-12-10 07:35   上海  













来源:药渡

撰文:睿睿李     编辑:维他命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是肿瘤领域中发展最快的药物类别之一,尤其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中,ADC的探索如火如荼。这类疗法的机制特点在于将药物的递送限制在表达特定mAb靶抗原的细胞上,从而拓宽所链接药物的治疗窗口。


2024年12月4日,Duality Biologics(映恩生物)宣布与GSK(葛兰素史克)就一项潜在同类最佳ADC药物(DB-1324)达成独家授权协议。


根据协议条款,GSK将预先支付3,000万美元预付款及其他行权前里程碑付款,以获得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除外)推进DB-1324研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授权许可。


PART.

01



Biotech牵手MNC

加速ADC疗法研发


映恩生物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研发新一代ADC疗法。合成生物化学方法、linker技术和新型有效载荷的发展为构建新一代ADC铺平了道路,有望优化前几代ADC候选物的活性和毒性特征。


映恩生物已成功构建了多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新一代ADC技术平台。基于对疾病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映恩生物已经打造了多个临床阶段的ADC候选药物。并且已经在超过17个国家开展多个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超过1,000多名患者。


此外,映恩生物正在继续研发多种新型蛋白质工程和ADC技术,以开发下一代“超级ADC”分子,包括双特异性ADC、全新机制载荷ADC和自免ADC。


此次协议签署后如果GSK行使许可权,映恩生物则会收取行权费,以及后续在开发、法规注册和商业化不同阶段的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9.75亿美元。


商业化成功后,GSK将对全球净销售额(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除外)支付不同比例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并从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净销售额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


GSK这样的跨国大药企拥有充足的资源,具备强劲的临床推进实力和商业化能力。现阶段,Biotech(创新药企)与MNC(跨国药企)的合作是ADC疗法的强劲加速器。此前,映恩生物已有四款药物达成对外授权(如下图)。


图1. 映恩生物管线及合作伙伴,来源:映恩生物官网


PART.

02



GSK的ADC管线布局


ADC作为一类新兴的大分子靶向药物,结合了抗体的靶向能力和细胞毒药物的杀伤效应,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全球ADC市场规模有望于2030年达到647亿美元,中国ADC市场有望达到662亿元人民币。


GSK在肿瘤领域已经布局了多款ADC药物。在实体瘤领域,GSK的策略是以license-in的方式快速组建ADC管线,先后从Mersana、翰森制药引进HER2 ADC药物XMT-2056、B7-H4 ADC药物HS-20089和B7-H3 ADC药物HS-20093。其中,HS-20093在今年8月已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在血液瘤领域,今年11月25日GSK宣布,美国FDA已接受其ADC药物Blenrep (belantamab mafodotin)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与硼替佐米加地塞米松(BVd)和泊马度胺加地塞米松(BPd)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已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lenrep也在今年9月获中国药品审评中心(CDE)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图2. GSK的ADC管线(2024年10月30日数据),来源:GSK官网


GSK高级副总裁、全球肿瘤研发负责人Hesham Abdullah博士表示,GSK在抗肿瘤研究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希望打造创新的ADC药物产品组合。ADC的独特机理在于能够在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精准靶向肿瘤细胞。GSK有信心将ADC及其产品组合作为公司战略的重点,开发针对极具挑战性肿瘤的创新疗法。


PART.

03



创新ADC分子DB-1324


DB-1324的研发基于映恩生物独有且经过临床验证的Duality Immune Toxin Antibody Conjugates(DITAC)平台,它包含一系列专有的linker有效载荷库,可应用于包括肿瘤学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多个领域。


根据所需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DMPK)性质,合理设计和选择linker有效载荷和偶联药物,以实现最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平台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各种靶向部分(moiety),包括抗体、蛋白质、肽和小分子,为开发潜在的best-in-class和/或first-in-class候选药物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图3. 映恩生物的DITAC平台,来源:映恩生物官网


DB-1324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其研究方向可能针对胃肠道癌症。该ADC药物有潜力与GSK多个抗肿瘤产品联合用药,从而战略性地补充GSK的肿瘤产品组合。


胃肠道癌症患者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的35%,约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26%。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表现出显著的分子和表型异质性。胃癌的流行病学分布因性别和地理区域而异,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东亚和东欧的发病率更高。


胃癌的产生伴随着遗传特征的畸变,包括生长因子和/或受体的表达、DNA损伤反应的改变和基因组稳定性的丧失,这些表型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各种靶点。目前癌症治疗的有效靶点包括HER2、CLDN18.2、FGFR、VEGFR、TROP2、PD-L1和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DKK1)。


常用的靶向治疗采用小分子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奈拉替尼、吡咯替尼)、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特异性抗体(ZW25、JSKN003)、CAR-T疗法和ADC药物。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种候选A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中,15种ADC已获批上市。其中,DS-8201a、RC48和IMMU-132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胃癌治疗。开发新的ADC药物将为目前选择有限的晚期胃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可能性。



结 语

中国已成为全球ADC药物研发的核心参与者,国产ADC新药有多笔授权交易持续达成,这同时也凸显了海外药企对国内ADC产品的认可。今年4月,丹麦药企Genmab更是以全现金交易的方式收购了普方生物。

通过本次合作,映恩生物与GSK将共同推进ADC药物在胃肠道癌症领域的管线,更快地满足临床需求。其独特的ADC技术平台将持续赋能全球的合作伙伴,为充满挑战性的癌症领域提供更多的创新性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 映恩生物官网
2. GSK官网


*声明:本文仅是介绍医药疾病领域研究进展或简述研究概况或分享医药相关讯息,并非也不会进行治疗或诊断方案推荐,也不对相关投资构成任何建议。内容如有疏漏,欢迎沟通指出!
“药物递送”系列精彩推荐

药物递送(一)——脂质体技术

药物递送(二)——微球技术

药物递送(三)——脂质纳米粒技术

药物递送(四)——树枝状大分子技术

药物递送(五)——微针技术

药物递送(六)——白蛋白纳米粒技术

药物递送(七)——纳米晶技术

药物递送(八)——铁蛋白技术

药物递送(九)——脂肪乳技术

药物递送(十)——口腔薄膜技术

药物递送(十一)——胶束技术

药物递送(十二)——水凝胶技术

药物递送(十三)——脂质微泡技术

加微信交流群/商务/媒体合作/转载授权,扫下方二维码

药物递送技术文献共享QQ群,扫下方二维码

本公众号长期征稿:征稿启事

药物递送
专注药物递送技术和高端制剂,分享相关知识,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科普号,愿分享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