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还记得在2023年的元旦,陈老师组织了一次线上的新年茶话会,当时我总结我的2023年度关键词为“焦虑与充实”。这很符合我的一贯作风,一边焦虑一边走走走。
如果说当时行动尚无方向且焦虑没有目标的话,2024年可以说相对比较有方向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更加清晰地明白我在做什么。我清晰地知道我在追求“意义”,也清晰地记得这个举动已经反复循环很多次了,而每次结果都相近。
快速翻阅2024年的相册与记录,我发现我仍然向往自由的气息,这一年我在新乡、温州、上饶、青岛、济南、泰山、杭州、绍兴、上海、南京、广州,我热衷于记录眼前的美景,留住瞬间的感动是我一直期待做的。春天夏天我在到处跑,发疯一般地在各地留下脚印,我期待追寻生活的意义。秋天冬天我坐在校园里,寻找读研的意义。我不太敢使用“学术”这个词语,因为我并不能肯定自己站在学术中,读过的书并没有自动增长我对学术的认知,在反复咀嚼和回味中,我度过了充实的半年。在学业上,如何从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到学会反问与思考是我努力追求的,尽管很多时候我都没能达到,但步子总归是前进的。比起23年,我生活中的话题变了许多,我与朋友谈论工作、健康、意义的次数直线上升,从提出想法到执行计划的时长明显缩短,一个人在操场跑步听歌闲逛的时长变长了。变化无所谓好坏,但如果说一个情感倾向的话,这样的倾向我是喜欢的。这是我在新乡经历的最冷的一个冬天,冷冷的,窸窣的,淡淡的。24年出门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晨光,那时我正缩着脖子和手小跑,没想过奔跑的姿态一直保持到25年。回到浙江后时间突然加速。温州也罕见地下了一点小雪,只是雪一落到地上就化成了水。趁着雪停后的难得晴朗,我与朋友相聚,在阳光包裹的公园分享一年的经历。她说毕业后她已经换了几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让她疑惑、疲惫,上学时想过社会的残酷,但没想到是这样的残酷——不是穿不暖食不饱的窘迫,是眼见理想越来越远的煎熬。回家没有带太多东西,手头有一本E.M.齐奥朗的《在绝望之巅》,我此前并不知道这位法国哲学家,只是看简介很有意思。本以为读完会无比消沉绝望,但实话说反而觉得给我一些激情,孤独、疾病、绝望、死亡,每个字眼都以绝对负面的姿态将我从无意义的游荡状态中拉回来,我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的撰写了。农村的席面总是朴实的,每一口都裹满乡味,拌着乡音吃,感觉我又回到了小时候。“你也不常回家,给家里亲戚做一顿表示一下。”妈妈一声令下,我就做起了掌勺师傅,但是这个师傅不太正宗,大盘鸡、糖醋鸡翅、椒盐虾……都是小孩子喜欢的,大人们都无从下嘴,便宜我了。阅读了陈老师发的书籍《自然概念史论》,这是杨儒宾先生主编的一本论文集,里面收录了二零零八年六月在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重探自然——人文传统与文人生活”的部分会议论文,主要讨论的是“自然”概念在中国思想史的演变历程。其中蔡振丰先生的《魏晋玄学中的“自然”义》集中探讨王弼、阮籍、郭象著作中呈现的“自然”义。王弼是以“自然”言“存有”;阮籍是以“自然”言“气化”;郭象的“自然”则兼指“存有”与“存有者”。在这三个阶段是否存在逐渐演变的过程问题上,作者持否定态度,并认为并列说才符合真相。此文也比较了郭象注的“自然”义与汉译佛典的用法,认为两者的内涵颇多相涉。郭象以“自然”言“存有之性”及“气化之性分”,有可能受汉译佛典的启示;鸠摩罗什改“自然”为“真性”,也有可能受到郭象《庄子注》的影响。玄学与佛教的关系一向是六朝思想史的重要课题,汤用彤力言两者不相干。本文从重要译语入手,找到另一种思索的切入点。这篇文章提到了郭象的《庄子注》,我感觉到我应该阅读一些关于郭象的“自然”概念的研究,于是又阅读了杨立华先生的《郭象〈庄子注〉研究》。书中对郭象思想中许多概念作出了系统的解释,如“自我”概念在郭象思想中是分而讨论的,“我”涵盖和指涉的是每个事物可以自我决定和掌握的部分,而“自”是那些“不由自主”的东西,也就是说“我”构成的是个体的具有自主性、富有主观意味的一面,而“自”则是个体的无从确知、无法掌握的一面。关涉到“自然”,可以知道,郭象的“自然”是指向某种客观必然性的,是不得不然,同时因“自”“不由自主”,个体是“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故而,主观目的的人为是不必要的,人无法超越自然的界限。杨认为王弼的“自然”与《老子》基本一致:“强调的都是道或圣人的无施无为,让万物或百姓能够依其本性来生存。”嵇康的“自然”属于清谈游戏。只有郭象的“自然”才有体系化的内涵,其“自然”与“不得不然”的“理”、“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命”关联起来,与“我”、“为”和“故”等具有主体性、主观性的范畴构成了彼此相互对立的不同的概念系列。涉及的概念很多,期待日后有机会深入了解。返校了,毕业论文在中旬终于完成了初稿,趁着指导老师初审的时间,跟朋友去了青岛与济南。在青岛的海水浴场圆了近距离接触海洋的念想,三月的海水不是很凉,也没有咸腥的气味,只是一直蓝着,近处的水浅浅的,浮着海沫,远处的水闪闪的,映着天空。视线中走入一对情侣,风吹出他们心情,是自由的。青岛尚带有冬天的冷峭,济南却冒着春天的绿意。时间原因没来得及逛一逛山大,只能在校门口打个卡,当作纪念。这时校园里的花也陆续开了,我一边修改毕业论文一边记录春天。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后面打印出来送给学妹们了。本科生涯所有的学业任务落下帷幕,我与朋友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夜爬泰山,凌晨两点在泰山顶瑟瑟发抖,劝所有夜爬泰山的朋友多穿一点或者途中租一件大衣,真的很冷。毕业季,忙着与老师、朋友们告别,忙着收拾行李,也许是太忙,也许是下半年还是“上学”状态,总之,当时没有一点“毕业”的感伤情绪,只有当我在另一座城市展开生活时,我才发觉:寒假我在杭州实习,借着交通方便,和朋友去了好多地方。绍兴文化景点很密集,名人圈都在一起,人们参观鲁迅故居的热情与作为24年夏季最高气温的那天不相上下;南京鸡鸣寺的斋面很好吃,玄武湖很美,夫子庙很庄重;上海步行街堪比广州地铁3号线;杭州的西湖早上上演烟雨朦胧,下午流淌镀金肥水,傍晚散发诱人夜色……等到回家时,我看着平岚山线,又觉得旅行只是短暂地满足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但当我开始思考今后的目标与人生的意义时,这些还不够。读研之后,时间变快了。我时常因为每天相似的流程而忘记日期,只有备忘录记得我应该完成的事项。右边的剧目改编自鲁迅小说《祝福》,表现力非常不错,而且用的语言应该是绍兴方言。左边是暨大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举办的汉语方言语音记录与分析系列讲座,主要是用脚本编写合成元音,很有意思。右边是北师大文学院李浴洋老师的讲座“文学史、选本与文学阅读”,讲到三种文学史——“教材型文学史”“著作型文学史”“读本型文学史”。《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许子东)与《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王德威)就属于“读本型文学史”,这类文学史是对读者的“陪伴”与“邀请”。研究生时期的汇报与本科时期有很大不同,我总是期待自己能有新意,有新材料支撑我的观点,有新视角揭示观点的价值。带着这样的目标去阅读相关研究资料,我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书籍,也发觉自己有许多陈旧的偏见,想起了万圣书园墙面上挂着的一句话“读书无禁区”。为了不让我过于懒散地度过研究生三年,我决定每个月10号(因为9月10日正好是教师节)给导师写一封读书情况的汇报,一部分总结上个月读书的感受与进度,一部分做好本月的阅读计划,请导师把关。以下是9月到11月的内容。这本我意在了解如何进入学术研究,对未来如何学习、研究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此之前我读过葛兆光先生的《中国经典十种》《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觉得思路和视角都被打开很多。可以说是对之前的知识的一次回顾与反思,比起本科的阅读现在会比较注意不同文人之间的联系与传承关系。6.刘跃进,程苏东《早期文本的生成与传播——周秦汉唐读书会文汇·第1辑》7.徐建委《文本革命——刘向、《汉书·艺文志》与早期文本研究》惊叹于刘师培先生的眼光和才气,实有许多不懂之处,还需多多细读思考。李竞恒先生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很多地理学、器物学、气候学方面的知识,考证详细,但或许有些过度解读(?)。胡晓明先生的这本书更多是个人审美体验的作品,却不乏真知灼见,读来清新俊秀。黄晓丹先生的这本书带有明显的个人体验与心理感受,对诗作中幽微细腻的情思的分析令人心神为之一荡。短小精悍的一本书中,韩柄哲反复诉说屏幕时代人们叙事/讲故事能力的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点赞、自拍等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消费主义行为。叙事创造的共同体变成了故事化组成的社群。信息不再导向有意义的沟通,只是无意义的堆叠。5.萧驰《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目前看到1/3)敬佩于萧驰先生十几年的亲身实地考察,如此论证的观点确有力度。其中对中古山水话语树的分析我也多有启发。但另一方面实在的地理(或许)可能破坏诗作的审美感知。并且我隐隐有些感受,萧驰先生或许会对中国诗歌本身的创作传统与分析传统有些距离。理论固然新颖开阔,但如何与作品切实融合还需要扎实的文本文献功夫,这也是我目前思考如何提升的部分。这本书应是目前对山水诗的发展介绍较为完整的著作,其中基本勾画了山水诗的大体样貌,诗人诗作的定位也较为权威。我很惊叹于萧驰对山水诗的独特解读,这些立论新颖、论证详实的观点绝大多数都来自他的实地考察,很有海外汉学的治学风格。严歌苓的小说文本既细腻也冷静,构思也绝妙非常,刻画出时代的悲哀与人性的曲折。12月的读书情况打算在10号总结好发给导师,所以目前还没有。豆瓣在年底给我推送了年度总结,我也兴致勃勃做了一个书籍剪贴报,看着这个就可以回忆起书籍的内容,想起其中新奇的观点与论证方式,想起读到某个片段时心里发出的惊叹,真是写的太好了。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了有些不是意义的地方。对我来说,旅行构不成生命的全部意义,但旅途可以是;工作构不成生命的全部意义,但职业可以是。跨年那天晚上我与梦茹煲了很久的电话粥,我们聊读研后的迷茫,聊读研后的惊喜,聊未来的规划,聊近来的安排。零点时的阳台很安静,好似人被掷入真空之中,一瞬间又响起了许多人的声音——“新年快乐”,人又被拉回现实中,我与梦茹都笑着说“新年快乐呀”。一句新年快乐抵消了许多犹豫与踌躇,24年已不可谏,25年犹可追。我仍在探索意义,追寻意义。在探索的过程中,我更倾向自由地选择任何方向,我接受任何帮助我重塑生命状态的挑战,我渴望真诚、自由、坚定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