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渡:《历史意识与90年代诗歌写作》,《诗探索》1998年第2期。
[2]洪子诚:《如何对诗说话》,《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第24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西渡:《历史意识与90年代诗歌写作》,《诗探索》1998年第2期。
[4]陈晓明:《语词写作:思想缩减时期的修辞策略》,《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第9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6]孙文波:《我理解的90年代:个人写作、叙事及其他》,《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第1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王家新:《从一场濛濛细雨开始》,《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第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8]陈超:《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生成》,第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张光昕:《“九十年代诗歌”症状简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
[10]李章斌:《“九十年代诗学”的终结:个人化、历史意识以及“伦理的诗学”》,《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
[11]王东东:《作为历史僭主的“九十年代诗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
[12][英] 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卞之琳,李赋宁等译,第2-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3] [英]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高晓玲译,第277页,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14] 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文艺争鸣》1996年第1期。
[15] 李章斌:《“九十年代诗学”的终结:个人化、历史意识以及“伦理的诗学”》,《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
[16] 臧棣:《在埃德加·斯诺墓前》,《风吹草动》,第246-247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17] 臧棣:《在埃德加·斯诺墓前》,《风吹草动》,第245-246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18] 西川:《远方,给阿赫玛托娃》,《诗刊》1997年11期。
[19] [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小于一》,黄灿然译,第41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4。
[20][美] 海伦·文德勒:《看不见的倾听者:抒情的亲密感之赫伯特、惠特曼、阿什伯利》,周星月、王敖译,第10、14页,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1] 王家新:《承担者的诗 俄苏诗歌的启示》,《外国文学》2007年第6期。
[22][法]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朱刚译,第8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3] 同上,第51页。
[24] 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文艺争鸣》1996年第1期。
[25] 臧棣:《穿心莲协会》,《臧棣诗选》,第5页,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9。
[26] 张涛编:《九十年代诗歌研究资料》,第229-230页,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
[27] 李章斌:《从“刺客”到人群:当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个体”与“群体”问题》,《文学评论》2021年第6期。
[28] 肖开愚:《向杜甫致敬》,《学习之甜》,第91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29] 同上,第95页。
[30]同上,第118-121页。
[31] 萧(肖)开愚:《现实的节奏》,《陟岵之歌》,第65-6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2]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我是谁,你又是谁》,王家新译,辑于王家新:《保罗·策兰诗歌批评本》,第261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原注:该文译自《伽达默尔论策兰:“我是谁,你又是谁”及其他散论》。
[33] 姜涛:《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第10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4][捷]哈韦尔:《哈韦尔自传》,李义庚,周荔红译,第161页,东方出版社,1992。
[35] 同上,第161页。
[36]Alain Badiou, Thèses Sur l’art Contemporain: Fifteen Theses on Contemporary Art, Performance Research , vol9 no. 4 (2004): p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