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只觉这学期过得匆忙,读的书不多,且大多是跟专业强相关的书,又不得不尽早开启今后一年的复习,一些未读完的书只能抽空翻阅。
年末总结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生活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总有一些难忘的瞬间需要被记录。在这里写成文字只是一种方式(或是之前立的flag……)。
—— 米糕 河南师大文学院22级
跟着老师提供的字帖 练的硬笔行书以下是2024年9—12月读的一些书。
《人间鲁迅》
《宋代诗学通论》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美的历程》
《苏轼十讲》
《风骨的意味》
《抗争宿命之路》
《把文学还给文学史》
《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现代国家想象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1928: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浮出历史地表》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
《分身》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其中几本并没有读完,更有一些只读了一半不到便暂时合上的,秉着诚实的原则,还是不列出来了……)
在此做一些阅读感受的分享。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没有早点读这本书!!大一下就粗浅了解过伊藤的终末论,还读过吴晓东老师的一篇相关论文,做了潦草的思维导图(请忽略当时丑丑的字)。通读下来,觉得最妙的是伊藤对早期鲁迅的宗教观,即“迷信”与“科学”的关系所做的辨析。鲁迅把“伪士”们看作“迷信”的对立面……反而把“迷信”的种种宗教、民间信仰、神话等看作“人”的一种精神性产物,认为宗教的意义就在于“人”的纯洁而富于空想力的精神作用。
读了这本书,也就能够对《破恶声论》中的“伪士当去,迷信可存”有更深的理解(梦回鲁迅课)。
上学期我亲爱的室友就向我推荐过这本书,这学期才通读,感叹作者那恰到好处的语言,不艰涩难读又不至浅露,更为有时酝酿良久最后迸发出的至真情感所触动。在此引用第七讲“东坡居士的‘家’”的最后一段。
这是一位不肯“归去”的“谪仙”,他愿意永留人间,陪伴他的兄弟,陪伴君主,陪伴所有的世人。我们从这里听见了“谪仙”的心声,他是如此留恋人世,尽管有许多不平,尽管人世间有许多人给予他的只是打击和伤害,他依然深爱这个人间,而为人世的生活唱出衷心的赞歌。东坡居士的“家”,就在人间。
书中涵盖了许多内容,引用很多史料实证,对乌台诗案、元佑党争的阐述,对诗词的解读和精神世界的探索等都较为全面和深入,给人很大启发,尤其是在阅读过程中能真正体会到作者对苏轼投入的情感之真切,并不遗余力地为读者呈现出一位伟人的精神风貌。(真心推荐)
这本书应该是本学期花了最大力气读的一本,一边赞叹作者广博的学识(一年间先后读完了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和精到的语言,一边为难懂的内容抓耳挠腮。
书中常常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内容,围绕着由孔子创始的文化—心理结构展开对中国思想发展脉络的论证,中西互通,受益匪浅。在此附上一些略显杂乱的笔记。
[左右滑动查看我凌乱的笔记 ]
这本书是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课堂上得知的,通读后深感“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博大精深,前半部分对于书法、绘画风骨论的介绍读来颇有兴趣,难度适中,让我联想到之前所看的《美的历程》中的“魏晋风度”“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等相关内容,与本书有相通之处,比如中国传统中线条的艺术形式及其内涵。后半部分则主要结合众多古代文论著作,对诗歌美学中的风骨论进行探讨,不可避免的引用部分较多,读来较为吃力。
“诗歌风骨的生成机制”一章中对“格”和“格调”的阐释,则让我不自觉联想到在阅读《宋代诗学通论》时,也有对“格”“韵”“味”“趣”这四个审美范畴的阐释,因此能够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宋代关于“格”的理解,视为补充。由于我对本书部分内容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所以反而起到了扩展阅读的作用,既能让我重读和回想之前读过的书,也能提醒我继续阅读有关著作。
再写一点生活上的碎碎念吧!
2024下半年,是我近几年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在这半年,我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参加读书分享会,在线上面对众人发言;第一次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远行;第一次在无人的海滩支起烧烤架,躺在野餐垫上望着蓝得不真实的天空出神,又被时不时飞过的海鸥吸引注意力;第一次举起出乎意料的重的相机帮素不相识的路人姐姐拍照;第一次站在沙滩上感受大雨倾盆;第一次住进朋友在外地租的房子,为吃喝用度而短暂发愁了几天;第一次挤进陌生的人群,漫无目的走在夜晚繁华的城市中心;第一次伴着微风静观西湖的日落,坐在长廊边遥望雷峰塔;第一次走进体育场听那渺小的人儿歌唱世界,与几万人同频共振,交织泪水与欢笑;第一次踏入国家博物馆这座艺术殿堂,体会读过的知识真正映在眼前的奇妙。也曾第一次坐在凌晨三点的病房外感受生命的寂静无言;第一次因为迷路落泪;第一次在拥挤到旁人的呼吸都能贴在自己皮肤上的地铁里默默为人们的忙碌叹气……
每个第一次尝试,都需要勇气和机遇。
与家乡暂时分离后的每一口呼吸、目光之所及都仿佛是对自己多年来未曾踏出家乡小小世界一步的安慰和补偿。一次契机,两次契机,我鼓起勇气去和四个城市相遇,亲身经历了未曾设想过的种种美好和困境。我想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景点打卡或者买纪念品,而在于心灵的点滴成长。之所以我把这短短几段旅行看作是最重要的时光也在于此。它有时能带来书本触及不到的东西,能给自己一次喘息的机会,放过自己,去与无数的人们相遇。或许是学会在海边、山间的骤雨中想起苏轼的那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那一瞬与古人共鸣;或许是学会在西湖上错公交后坦然改变目的地,随意选择一处景点下车,毕竟所到之处皆是风景。这对从前几乎不出游的我来说的确是非常奇妙的经历。并且,真正的旅行不仅能带来回忆,令人不住地往回看,怀念当时的幸福和激动,更能鼓励人们向前走,为未来增添一种向往的可能。
摄于7.28 连云港
(再没见过比这更蓝的天了!)
摄于8.25 杭州
(残霞夕照西湖好~~)
摄于8.26 上海
(只当感受一下不属于自己的繁华......)
(古代文学三课堂上见过的参军戏俑)
摄于9.22 北京
(鸟巢我来啦!)
(一些仍需努力的临摹练习)
练了这么久好像也想不出什么能够给人很大启发的心得。对我而言,我从小就喜欢在临摹过程中克服困难去获得“模仿”的快乐,在临摹一些画作时也是如此,这是我抛去功利心后(比如切实改善自己的字)最纯粹的追求。通过练习和模仿,让纸上呈现出我想要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才会继续思考和打磨,让这些别人的东西变成我自己的,也就是“内化”,可能学习任何事情都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另外,尽管有时事情可能不尽如人意,练习n天之后一下笔似乎跟没练一样(比如我),但如果能从“练习”这一看似枯燥的行为中找到独属自己的那一份乐趣,能为忙碌的小心灵留一处宁静,那么字写得丑点又怎么样呢。倘若为此感到烦恼焦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开玩笑)!还是要多为自己的身心着想呀!
如果说这一年过得还算张弛有度,闲暇时间也经历了不少趣事,那么下一年可以说是吉凶未卜……就留待明年此时的我下结论了~新的一年将要到来,但愿在愈发匆忙的时代,我们都要首先学会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爱自己!
然后!勇猛精进!!!
练字的记录:
书写可以寄托安静时光
青衿 I 《古典学述论》通识教育课程大纲 青衿 I 豆子:告别与新启、记忆与回响——我的2024关键词 青衿 I 2025的可能……新年快乐!“平凡贪看戏剧的人,来到宛如戏剧的人生” 青衿 I 我的2024被两条主线贯穿:实习和考研——焦虑中的幸福(付艺卓) 书讯 I 从对话到狂欢:文学理论的璀璨瑰宝·《巴赫金文集》八卷本出版 书讯 I 鹤见俊辅《挣扎中的决断:竹内好传》已上架 典范 I “曾昭璇先生是典型的岭南学者,他的每一个理论都是有用的” ·《广州历史地理》再版 亚洲 I 帐篷剧场存在于都市,却不存在于都市的内部(樱井大造×丸川哲史) 亚洲 I 樱井大造《不屈之民》歌词 文学思想史 I 2024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