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斌,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记文学研究。
1947年至1949年,国史馆创办的《国史馆馆刊》刊有着大量的文言传记,这是一个被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所忽略的现象。《国史馆馆刊》依托国史馆这一官方修史机构,集结了民国时期优秀的文史专家来撰写人物传记,延续了中国古代设馆修史的传统,且在体例和传叙等方面,对传统史传都有不同程度的扬弃。文言文虽然被新文化运动所遗弃,传统传记也遭到郁达夫、胡适等人的批判,但文言写作毕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应当给予一个客观的评价。《国史馆馆刊》传记广泛吸收了中国史传观念,在文体上,保留了碑传、墓志铭、论赞等形式。文言传记张弛有度,往往突出核心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在写人记事方面,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事件描写,都注入了时代精神,展现出文言传记独特之处和文体之美。
关键词:《国史馆馆刊》 官修国史 文言传记 史传传统
国史馆与官修国史的传统
言及《馆刊》前,首先应当知晓国史馆的来龙去脉。国史院创办于中华民国元年,胡汉民、黄兴等九十七人请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示通过,但南京临时政府未来得及施行,后由袁世凯改名为国史馆,并于1912年12月29日颁布《国史馆官制》,正式成立国史馆。国史馆负责掌撰民国史和历代通史,并储藏关于史之一切材料。设馆长一人,掌全馆事务,直隶于大总统。秘书一人,承馆长之命,掌理文书事务。纂修四人,协修八人,分任编辑事宜。主事二人,承馆长之命,掌会计及庶务。但自北京政府时代,国史馆停办,将原有馆务交由北京大学办理。北京大学也未尝全面进行,使国史大业停顿多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邵元冲、居正、方觉慧等有识之士深感中国国史传统将中断于民国,中国千年的修史成果巨大,而此前国史机构都未能做出明显的成果,遂于1934年提请重设国史馆。抗战爆发后,张继等人提请“建立档案总库筹设国史馆案。”1939年11月,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立国史馆筹备处,同年12月25日,正式设立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张继任主任委员。
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延续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所组织开展的各项前期工作,于1946年11月23日公布《国史馆组织条例》,分工明晰,制度完善,规定了国史馆各单位的职能。1947年1月,正式成立国史馆。原先筹备委员人员自然并入国史馆工作,置纂修二十至二十五人,协修二十五到三十人,助修十五到二十人。国史馆人员众多,分工明确。《馆刊》是由国史馆创刊于1947年12月,是顾颉刚在国史馆的一次纂修组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得到与会者的一直赞同。会议决定组成馆刊编辑委员会,推选但焘副馆长担任主任委员,主持和筹划编印《馆刊》。
《馆刊》以研究史及国史上各项实际事例,并收集整理当代各家之史料著述为主旨。内容略分为论著、专著、国史拟传、碑传备采、文艺和馆务六类,内容主要是近代以来的国史及人物资料。本文主要考察《馆刊》中“国史拟传”、碑传等文言传记。“国史拟传”在《馆刊》创刊前,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并制定出《编撰国史拟传计划草案》,规定了史料征集的程序,修史的对象及体例。由于战事原因,《馆刊》的刊发时间不长,前后只有一年多,从1947年12月创刊至1949年1月为止,共出版2卷5期。
国史馆隶属于国民政府,掌修撰国史事宜。国史馆制度完备,所开展的修史活动属于官方修史,继承了中国悠久的修史传统。中国史官文化渊源久远,长期积淀于中华民族深沉的历史意识之中。据刘知几所载,“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1]史官在黄帝时代就已存在。但早期史官之职,除了掌史之外,还担负着原始社会巫官的职能,史官还未摆脱巫史文化,尚未形成独立的职能。到了西周,史官制度日渐完备,设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分工细致而明确。西周之后,历朝历代皆设有史官,史官制度不断完善。汉明帝时置兰台令史,则是中国史馆的起源。《史通》上又有记载,后魏置修史司,有专门官员,为著作郎。南北朝至隋,皆有以大臣总领来监修国史。但早期史馆制度尚未完备,加上南北朝时期战事连年,时作时停,没有真正尽到史馆的职能。真正开始设馆修史是在唐太宗时期。史馆属于皇帝直接控制下的门下省,以宰相为“监修国史”,形成了有组织的、有职位的专门机构。史馆成为唐代政府部门的常设之司,妙选通才,专门负责撰述国史。五代及两宋到延续了这一制度。南宋初设置国史院和实录院,元代置翰林兼国史院。翰林院是唐朝开始设立的,原是担任起草诏书的职责,供职者为翰林学士。翰林院沿用下来,到了元代,翰林学士兼修国史。明代翰林院掌制史册文翰,常常是科举前列前茅者担任。到了清代,清代开馆修录国史,监修清史的机构,隶属于翰林院,内设总纂修官、纂修官和协修官三级,由总纂修管统领各项事务。民国国史馆延续了千百年以来的史官传统,仿照清代史馆修史的制度,分史官为纂修、协修和助修三级,职事有分工,责任明确。
中国古代王朝虽有亡国,但国史从来不亡。史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古人强调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史学态度,“述往事,知来者”,将历史成败得失的经验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达成借古鉴今的作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耽于反省,怀着对祖先的敬重和崇拜,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前人精神。民国的建立经历艰巨挫折,将开国的丰功伟业笔之于书,著为信史,使国史大业不中断。国史承载着民族精神,当奉为圭臬,“彰前烈而贻方来,正史裁而坚国本” [2],正是创设《国史馆》的初衷。
《馆刊》依托国史馆这一官方机构,官方修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首先,国史馆直属于国民政府,设置有史料处、征校处和总务处。各处又有细分,史料处分为档案和图书二科,专门负责整理档案和保管图书事项,依托档案材料,所记之事也比较准确。征校处分为时政、实录、征集、校对四科,征校处保证了史料收集整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总务处分为文牍、庶务二科,负责办理收发文书庶务及出纳,做一些后勤管理工作。各处分工明确,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为撰述国史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根据《国史馆组织条例》[3]第七条规定,“凡有关史料文件,各机关应抄送国史馆,国史馆向各机关征集或调阅有关资料,各机关不得拒绝。”第十条规定,“国史馆为征集史料,得委托各省教育厅、司、通志局或大学代办。”上自国家藏书,各机关部门的文件档案、公文,下至地方通志、报纸杂志、私人收藏和著述等,国史馆皆可利用。
其次,网罗史学人才,组织起一个高质量的写作队伍。“民国史馆之养成。应责之各国立大学之史学系,及史学研究所。又各国立研究院之史学研究所,亦为储备史官之所在。”[4]国史馆集结许多优秀的史学专家,如金毓黻、汪辟疆、柳诒徵都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在各自研究的领域有很深的造诣。金毓黻是辽宁辽阳人,史学著作等身,著有《东北通史》、《渤海国志长编》、《中国史学史》等,具备雄厚的史学功底。金毓黻从1930年就被聘为国史馆筹备委员会顾问,《国史商例》一文在国史体例方面提出重要的见解,提出采用纪、传、志、表四种体例来修民国史,而摒弃“世家”。纪以总序,传以分叙。“民国立纪以记大事,直称本纪,不冠他名。”[5]“纪”成为记录大事的体例,如“革命本纪”叙写的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从兴中会、同盟会到民国建立的革命历程。金毓黻还拟定了《中华民国史记拟目》,为撰修国史奠定了基础。汪辟疆是江西人,1918年任江西心远大学期间,就曾担任过江西通志局纂修,对修地方志非常熟悉。汪辟疆藏书丰厚,也是目录学方面的专家,著有《目录学研究》。柳诒徵也是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曾是《国风》社社长,著有《国史要义》、《中华文化史》等,以“五伦”为其文化史观的核心,倡导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
《馆刊》的主创人员大多是经历晚清民国社会转型期的传统文人。冒鹤亭生于清同治十二年,一生经历过众多变革,他曾拜吴汝纶为师,古文功底深厚,也曾列名“公车上书”,是维新变法的参与者,协助过梁启超办报纸,民国时期曾在温州任海关监督兼外交交涉员,对地方文化十分关心。冒鹤亭学术面广泛,尤其以词学的成就最高。以诗词证史,著有《小三吾亭诗文集》,里面不仅保留了许多近代词人的作品,还记载他们的学术行踪,同样为修史提供了重要资源。再如夏敬观原是光绪二十年的举人,以诗词名扬南北,是“晚近词坛领袖作家” [6]。他们保留传统文人的治学理念,也保持了文言修史的习惯。
从国史馆纂修人员的队伍来看,他们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史学研究专家,有的还负责编修过地方通志,有着丰富的修史经验。总的看来,国史馆集全国史学精英,通力合作,既有政府官员的行政支持,还可聘用馆外专家协助修史,集体修史的成书速度比单人私修更快,成果也更多。
另一方面,官方修史也有不利的地方。官方修史首先服从于政府的意识形态,造成传记写作的功利化色彩。国史馆对传记人物的选材,所应当采取的褒贬态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馆刊》传记对人物的认识带有很强的道德观念,体现出褒善贬恶的态度。古代史传就常常沦为宣传“忠孝”观念的工具,以满足王朝统治和社会教化的需要。此外,官修需要贯彻国史馆的规章条例,又是集体修缮,不利于作者个性的发挥,只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叙写,削弱了人物个性的刻画,降低了作品的文学性。
国史馆延续中国古代一直以来的官方修史传统,也表现出中国传统史传观念的扬弃。梁启超谈到近代史学进步的两个特征,“其一,为客观的资料之整理;其二,为主观的观念之革新。”[7]总的来讲,国史馆负责收集和整理晚清至民国各种史料,延续了中国史传的传统,保存了大量民国史料。人对历史经验的认识往往是借助大量具体的人和事件,《馆刊》传记叙写了近代以来社会变革转型时期的人物群像,叙写其生平事迹,为人物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表现出人物的生命活力和个性思想。《馆刊》传记不仅是民国史的重要文献,更突显出传记的艺术特征。
人物的选材和塑造
自司马迁《史记》以纪传体始,后世皆沿用这一方式。传记的主体对象是人,记录人物言行和思想,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总体面貌,即梁启超所谓,“正史就是以人为主的历史。”[1]“以人为主”并不意味着史传是为专人做生平谱系,而是将人物作为时代的注脚,反映出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精神。
人物选材体现出修史者的眼光和观念。《馆刊》“国史拟传”主要记述的是晚清至民国这一时间段里的人物传记。邵元冲、居正、方觉慧在重设国史馆的提案中,便表露其初衷,“夫吾国之国史,不中断于千年来君主之时代,而乃中断于民国时期,不特将来之一国文献无征,而民国创造之艰难,与夫开国之丰功伟烈,亦将渐就湮没,实可深恫。夫民族主义之精神,即在民族精神关系至切之国史机关,自应从远重设,俾国史不致中断,关系实异常重大。”[2]一来是不中断国史传统,二来是记录中华民国创业艰难历程,发扬革命的民族精神。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国人不断反省自身,从制度上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追求民族的独立自强。辛亥革命志士心怀民主共和理想,推翻封建皇权,在他们身上,承载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由云龙在《上但副馆长论国史体例书》[3]中谈到立传的人物选材。一是以国民政府明令国史馆为之立传,选取政府褒扬令中的人物,提取传主事略。选材首先关注的是参加革命事业的革命党人,和建设治理国家的政治家。其中多数是革命党的将领,曾参加过兴中会、同盟会,为推翻清政府统治和抵抗外来侵略做出突出的贡献。如《胡汉民传》、《宋教仁传》、《李烈钧传》等,传主早年都曾参加革命党,后又在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塑造了具有强烈时代使命感,献身革命事业的革命家形象。“碑传”则有《故陆军上将吴公复初传》、《烈士刘静庵先生墓碑》等,歌颂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追求生命有为,充满家国情怀。《前江西省长李君墓志铭》则是书写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代楷模,以国家利益为重,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二是有品学事迹优良,有特殊之行谊、鸿传之学问者。如《梁启超传》、《陈三立传》、《严复传》等。此类文人传记,《馆刊》侧重点在考镜源流,对传主的学问成就做总体的评价。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时代的命题。“每个时代中须寻出代表的人物,把种种有关的事物都归纳到他身。一方面看时势及环境如何影响到他的行为,一方面看他的行为有如何使时势及环境变化。”[4]这些人物选材满足民族革命和爱国主义宣传的需要,带有功利化色彩。但从更深层次来讲,将革命志士的生平事迹写进传记,是中华民族精神脉络的延续。许多革命党人献身革命事业,但在传记中可以“重生”。中华民族能够承载千年文化不断,原因也在于此。“竹帛长存,则其人身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5]传记让千年历史不朽,即使人已经身亡,但人的精神不灭。后世能够在前人的历史中不断反思自身,不断传承民族精神。
文言传记篇幅不长,往往是简单勾勒出人物的经历,选取对传主影响最大、最能表现传主性格的核心事件进行描写,采用重点记述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点线结合,以人记事。在传写人物的生命经历时,重点突出核心事件,塑造人物性格。
如《李烈钧传》重点突出李烈钧在“反袁斗争”中的事迹。“反袁斗争”作为传记核心事件,是重点叙述的对象,其他如童年经历、教育经历还有日常生活只做概括性叙述,甚至忽略不计。“反袁斗争”突显出李烈钧的人物形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派人暗杀宋教仁,又勉去李烈钧江西都督之职,翦消民党势力,企图恢复帝制。革命党人义愤填膺,举兵“讨袁”,推举李烈钧为“七省讨袁联军总司令”。但由于兵力悬殊,七省瓦解。“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更加肆意妄为,明令解散国民党,撤销国会。李烈钧“闻之慨焉忧叹”,潜入云南,策动唐继尧起兵护国。李烈钧与蔡锷分任第一第二两军总司令再次反袁。通过描写李烈钧在反袁斗争中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智勇果敢的爱国革命者形象。核心事件突出传主的功绩,作者也常常带有“史官”视角,抒发个人的主观情感判断,“烈钧英迈敢为,大义所在,奋膺而起,不择利害祸福为去取。临敌敏决,骁于智略,忠党爱国,天禀自然。”[6]
《丘逢甲传》[7]则着重描写丘逢甲保台抗日的事迹。甲午战败后,清朝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义愤填膺,首倡独立抗日,与台湾共存亡。丘逢甲“草法制,设议院,规造民主国”,拥护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率领台湾军民抗拒日本。日本进攻台湾,唐景崧不听丘逢甲进言,用人不当,将士骄横,军纪涣散。一旦与日军交战,必然溃不成军。基隆失守后,唐景崧慌忙逃离,台北被日军轻易攻陷。丘逢甲“散家财,益募义勇,日夕激励,至是率以制乱”,但难以力挽狂澜。通过描写这些核心事件,赞扬丘逢甲冒死抗敌的爱国精神,和建立民主国的贡献。
再如文人传记,《严复传》侧重写严复翻译西学的贡献,以及他的“信达雅”的翻译理论。《馆刊》传述文苑硕儒的传记时,则突出人物的文史成就,侧重学问的师承源流。《王闿运传》[8]先略写王闿运刻苦励学,寒暑无间的学习经历,应礼部会试落第,后入曾国藩幕府,不久离去,专事讲学。传记最终突出的王闿运的诗文之功。“平生自诩文言诗,可追唐宋。而出入于鲍谢之间。”王闿运尽法唐诗之美,自成一家风格。“盖闿运壮年颇喜刘体,晚年虽极意仿古。”
其次,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朱大符传》[9]所记,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朱大符逃到香港幸免于难。他的弟弟朱秩符哭着让他不要再去冒险。“大符慨然曰,为人譬犹泥锅,或以炊食,经月历岁而后毁。若实爆药提击贼,随手坏裂,此吾党人常常用之。吾即用提爆药者也,又曰,吾不身蹈险,而乃望诸他人乎?又曰,吾性不喜閒散,唯冒危难杀贼,此心始快,愿弟视我如已死也。”这一段慷慨陈词,表现出朱大符誓死报国的决心,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比作炸药,去击杀贼寇。后来朱大符在护法运动中被降卒狙击而死。孙中山将朱大符视为革命的左右手,听闻朱大符牺牲的消息,他悲痛地和蒋介石说,“执信(朱大符字执信)死矣,哽咽良久。又曰,此革命之最大损失也,今吾党已无坚毅果敢而精明,如执信其人矣。”而后蒋介石进克广州,孙中山又勉励蒋介石说,“执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计吾党中知兵事而且能肝胆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唯子之勇敢诚笃,与执信比,愿继执信精神,努力革命。”蒋介石北伐功成,统一中国后,首令嘉奖朱大符。从孙中山的语言描写中,足以看到朱大符对革命事业的突出功绩,也表现出朱大符坚毅果敢、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馆刊》传记从时代历史的角度,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和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某一事件的事迹,使读者可以迅速捕捉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造成人物单一化的弊端。《馆刊》传记热衷于叙写传主与外部时代的联系,忽略对传主人格丰富性的探究。更多的是作为特定时代具有特殊职能的人的行为和功能,突出人物身上具有英雄气概的一面,而不是尽可能呈现人全面而生动的整体面貌,甚至有些只做年谱式的介绍,缺少具体的描述,导致人物雷同化、扁平化的倾向。《馆刊》传记包含根深蒂固的史鉴意识,宏大英雄史观的建构,表露出英雄崇拜的民族心理。从选材到描写,作者常常带有主观情感介入,赞颂人物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达成劝惩树风的作用。
文言史传的叙事之美
[1] [唐]刘知几:《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
[2] 夏敬观:《张定藩传》,《国史馆馆刊》,1947年第1卷第1号,第76页。
[3] 汪辟疆:《谢晋元传》,《国史馆馆刊》,1947年第1卷第1号,第78页。
[4] 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3页。
[5] 冒鹤亭:《潘树春传》,《国史馆馆刊》,1948年第1卷第2号,第104页。
[6] 韩兆琦:《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7]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73页。
[8] 马刘凤、曹之:《中国古书编例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9页
[9] 但焘:《国史体例杂议》,《国史馆馆刊》1947年第1卷第1号,第12页。
[10] 王宇高:《刘永福传》,《国史馆馆刊》1948年第2卷第1号,第67页。
-END-
青年论坛 I 陈敬言:被“驯化”的历史:九十年代诗歌“历史意识”再探 青年 I 曹羽翔:“沉默的充实”——论《野草》的“沉默诗学”与现代言文创出 青年 I 赵雅炅:“弃文从话”——周作人的文体革命与“文学生活”创造 青年 I 毛金灿:透过“折光镜”的想象——关于“科幻诗”的创作挑战与审美考量 青年 I 李茜烨:共通与共谋——论语派杂志的生成逻辑 青年 I 高岩:海涅译介与鲁迅革命文学观关系考 青衿 I 我的2024被两条主线贯穿:实习和考研——焦虑中的幸福(付艺卓) 青衿 I 2024年7-12月阅读记录(2022级樊冬婉) 影评 I 盖晓星:钟孟宏的“台北物语”——简析《停车》和《瀑布》 影评 I 王俊文:人与鬼的纠葛——论电影《鬼子来了》的内外 青年论坛 I 米兰:从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见史料看王洛宾的音乐创作 青年论坛 I 陈敬言:被“驯化”的历史:九十年代诗歌“历史意识”再探 信札 | 黄立斌:新发现档案里的台静农佚信七通 文学思想史 I 2024年总目录
电子邮箱 Gotham.City@foxmail.com
通过文末二维码,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