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普鲁斯特×City walk慢读会第九期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本次活动以“旅行的邀请”为主题,读者在田嘉伟老师的带领下,共同阅读了《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以下为第九期读书会活动回顾上篇。
田嘉伟
文学博士、作者、译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讲师、明园晨晖学者。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巴黎第十大学法国及法语地区语言与文学系。
01| 普鲁斯特的诺曼底之行
其实在我们的印象中,普鲁斯特是一个晚年病殃殃的,躺在卧室里写作的形象,但他早年还是一个经常去旅行的人,而且有的旅行是帮助他疗养的。他不是有哮喘病嘛,所以他会去一些海滩的那种疗养院,特别是温泉疗养院。前段时间法国出了一本书,叫Voyages Géographiques & Littéraires avec Marcel Proust(《和普鲁斯特一起的地理和文学旅行》)。
封面是当时的威尼斯,我们后面会提到威尼斯,它是小说里面一个重要的旅行目的地。但实际上可能大家会发现贡多拉船上的普鲁斯特是P图上去的,因为站在船首的这个是他很晚年的时候去巴黎博物馆的一个全身像。
《和普鲁斯特一起的地理和文学旅行》
那么从雨果曾经流放的根西岛到威尼斯,从阿姆斯特丹到锡尔斯玛利亚,这些都是他去过的地方,从依云(按:可能大家知道依云矿泉水,我去年寒假在瑞士的洛桑旅行过,洛桑的莱芒湖对面其实就是法国,法国的依云晚上万家灯火还挺漂亮的)到卡堡,卡堡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巴尔贝克的主要原型地,从亚眠到贝格梅尔,从贝阿恩到德国的温泉小镇,从迪耶普到伊利耶(按:迪耶普也是诺曼底的一个海滨城市。伊利耶就是后来被叫做贡布雷的那个地方)。普鲁斯特的踪迹出现在许多地方,通常都与他的工作也就是写作有关。
这些旅行往往以艺术为借口,但欣赏风景也是另一个动机,尤其是追随罗斯金的脚步去阿尔卑斯山。我们之前提到过,普鲁斯特跟他母亲一起翻译过罗斯金的一些美学笔记,特别是关于亚眠教堂的,当然罗斯金主要的精力也在关于威尼斯的教堂建筑上。但实际上很有意思的是,我最近在查阅法语新版的第二卷的时候,一个注释里面说罗斯金喜欢谈旅行,但其实他不太喜欢火车旅行。虽然火车是在英国发明的,但罗斯金觉得火车旅行带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好。或是1895年与作曲家雷纳尔多·哈恩(按:一个来自委内瑞拉的长期生活在法国的作曲家,和普鲁斯特的关系也非常亲密,我曾经在维希参观过关于普鲁斯特和哈恩友谊的一个展览)去布列塔尼大西洋上的拉兹角(Raz)旅行。
普鲁斯特也曾为了健康、陪伴母亲或去朋友的豪华别墅拜访他们而走出家门。后来这位宅男也开始利用假期摆脱日常工作。正是在这些夏日旅居中,他结识了“少女花影”,就是这一卷的名字。当然那些少女会在我们的下一讲正式出场,以及为她提供阿尔贝蒂娜模特的年轻人阿戈斯蒂内利(按:其实阿戈斯蒂内利是他后来认识的一个私人司机,阿尔贝蒂娜的很多人物灵感来自于他的司机)。
左边这个图是前两年法国出的一本带着文字和画册的《普鲁斯特在依云》,右边是阿萨亚斯(按:法国很有名的一个导演)拍的电影《锡尔斯玛利亚》,是比诺什和斯图尔特合演的。它在瑞士东南部,有很漂亮的湖光山色。
《普鲁斯特在依云》
《锡尔斯玛利亚》
有许多地方特别激发了《追忆似水年华》作者的想象力,其中依云及其周边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从1899年到1905年,普鲁斯特在夏天经常同父母住在那。《普鲁斯特在依云》精选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文章,这些文章或者写于依云或者直接受依云的人文和风景启发,还通过精选的珍贵插图,再现了普鲁斯特亲身经历的温泉小镇的氛围,并展示了它在作家生涯中的重要地位。
可能大家有印象,那个年代很多作家契诃夫、托马斯·曼,好多都和肺结核有点关系,他们都会去温泉疗养。那么锡尔斯玛利亚,托马斯·曼去过,黑塞去过,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去过,法国的科克托也去过,尤其是尼采曾经在此疗养。据说他最早关于永恒轮回的想法就是在锡尔斯玛利亚(萌生的)。时间关系,我当然今天主要是讲布鲁斯特的诺曼底之行,有几个海滨城市是他常去的,一个叫Trouville-sur-Mer(滨海特鲁维尔),一个叫Dieppe(迪耶普),一个叫Caen(卡昂),最后是巴尔贝克的原型地卡堡。
Trouville-sur-Mer(滨海特鲁维尔)(按:这个照片是我网上找的,因为我没有去到这儿)是下诺曼底大区卡尔瓦多斯(Calvados)省的一个市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是一个渔业发达的港口,19世纪以来一直是巴黎人度假的好去处,因为巴黎往北走一点就到诺曼底(按:大家都知道诺曼底登陆),所以是很多巴黎人度假休闲的主要去处,相对来说比到地中海还是要近一些的。
Trouville-sur-Mer|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多巴黎人将这里当作海水浴场,普鲁斯特把Trouville的海滩称为海滩中的女王,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在Trouville 与 Honfleur之间(按:Honfleur也是也是诺曼底的一个城市,作曲家埃里克·萨蒂就曾住在那)是人们能在最美的乡村中见到的最可爱的景色”,Trouville是当时画家,像惠斯勒、莫奈、科罗、德加都喜爱的风景。我们今年最后一讲,讲这一卷最后的部分的时候,会讲到画家埃尔斯蒂尔和他几个原型人物,其实就是汇集了当时的这些印象派画家,特别像惠斯勒等等。
然后大仲马、福楼拜等作家也曾在此住过,包括后来的杜拉斯也在这里有一个第二住房。沿海地带别墅林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黑石酒店 (Hôtel des Roches Noires),莫奈画过相应的画。1885年普鲁斯特与外祖母住在这家酒店,另外1891年到1895年间,普鲁斯特每年都到Trouville,有时住在Les Frémonts别墅,有时和母亲住在黑石酒店。
然后是Dieppe(迪耶普)。它其实是距离巴黎最近的一片海滩,虽然巴黎每年夏天会有那种人造的沙滩在塞纳河旁边,但是他们更想去真实的海滩。它位于上诺曼底大区。普鲁斯特早在1880年就曾到这里度假,那时候他才9岁,在给自己表妹的一封信中写道:Je pars pour Dieppe et je suis enchanté de pouvoir m’amuser à lire.(我要出发去迪耶普了,很高兴我能以读书自娱)1895年8月,20岁的普鲁斯特,他在Madeleine Lemaire夫人(按:就是维尔迪兰夫人的原型)的Dieppe别墅,度过了三周。作为当时巴黎最知名的沙龙女主人,在她的沙龙里满眼皆是艺术与政界的名人。就像今天这一讲,其实酒店里面住了很多,不管是来自巴黎还是外省的名流或者艺术家等等,比如玛蒂尔德公主,即拿破仑三世表妹,我们说过他的外祖母和玛蒂尔德公主可能还有一点点私交,然后参议员Paul Deschanel以及写《动物狂欢节》的作曲家圣桑和贝戈特原型之一的作家法郎士。
Dieppe|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后是Caen(卡昂)。我们不是讲过这个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大教堂建筑结构吗?一个最重要的参考可能就是卡昂,因为卡昂在法国被叫做千塔之城,就是一个教堂塔楼非常密集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名城。二战诺曼底战役中,它的很多建筑被摧毁,但现在都重建的比较好。Gallimard出版社的社长Gaston Gallimard,我们讲过他1919年给普鲁斯特出过一个文集,叫《拼贴与混合》(Pastiches et Mélanges),里面有普鲁斯特写过的有些教堂在一战中被摧毁的经历,有的就是讲卡昂的教堂被摧毁了。
然后根据哲学家德勒兹的一个分析,卡昂的三座教堂, Saint-Etienne,Saint-Pierre 与 La Trinité 对普鲁斯有着双重意义。作为世俗生活“爱”的符号,它分别对应着初恋吉尔贝特,后面会认识的盖尔芒特公爵夫人(按:其实这个叙述者对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也是有一些微妙的情愫的),然后阿尔贝蒂娜三个女子,而作为艺术的符号又对应着作家Bergotte、画家Elstir、音乐家Vinteuil 三人。主人公从世俗生活中丢失的时间在艺术中重现,因为德勒兹的《普鲁斯特与符号》,它里面会强调生命是一个不断学习符号的过程,有的是这种世俗符号,有的是艺术符号等等。我们可能讲到第四卷的时候还会重点提到德勒兹关于“兰花与黄蜂”的分析。这个是我当时在卡昂旅行的时候的一个照片,是16世纪出生在卡昂的、著名的法国诗人马莱伯的一个雕塑,然后我平时经常戴的这顶帽子也是在卡昂的帽子店买的。
马莱伯雕塑
接着我们就到了Cabourg(卡堡),它就是巴尔贝克的主要原型,在小说中是一个海水浴场。主人公在巴尔贝克结识了阿尔贝蒂娜,然后阿尔贝蒂娜的女生朋友André,然后叙述者的朋友Saint-Loup,也就是后来娶了吉尔贝特的圣卢,画家Elstir等人。顺便说其实我去巴尔贝克那天也是下着雨的,所以我觉得下雨天也是能够看到很漂亮的风景的。然后巴尔贝克附近的一些景点也会成为小说里面的景点。它得到卡昂火车站之后再坐一个小汽车转车。
有人说巴尔贝克也受了布列塔尼大区 Beg Meil 海水浴场的启发,因为普鲁斯特曾在1895年曾游览过布列塔尼,他在《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有一个没有完成的小说叫《让·桑特伊》(Jean Santeuil )中提到过。当然这个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写的,但我们发现《追忆似水年华》后来变成了一个主要为第一人称的小说。
在1907年到1914年间,几乎每个夏天普鲁斯特都要来Cabourg度假,每年都住在Cabourg的Grand Hôtel里面。我们在讲第六讲“地名学”的时候,已经给大家展示过我拍的Grand Hôtel的照片,我现在有点后悔,没有去住一晚感受一下,当时觉得有点贵。你可以在里面看到海岸边的美景,它有好多是落地窗的。然后关于普鲁斯特更多旅行的情况,我最近搜到一个豆瓣网友Mu的分享,我觉得他也讲得很好,我有所参考。你们可以去看看。我甚至觉得以后有条件我们可以组个什么法国旅行团拍个Vlog,追寻一下普鲁斯特的旅行,当然这是一个遥远的设想。
这个是普鲁斯特在Cabourg。当然今天为了纪念他(按:旅游开发不都这样),左边有一个他的雕塑,在大酒店前面,然后第二张照片是他真人去Cabourg度假的时候,和友人在火车站附近拍的一个合影。
普鲁斯特的雕塑
普鲁斯特与友人合影
第三张照片是我买到过的一本书叫Proust à Cabourg(《普鲁斯特在卡堡》),是一个普鲁斯特专家叫Christian Péchenard写的,其实带有一点传记色彩的,不光是讲Cabourg的。第四个是卡堡前市长Jean-Paul Henriet,写了一本 Proust et Cabourg(《普鲁斯特和卡堡》),有点像地方志写作,所以今天如果大家去旅行会发现卡堡有专门的普鲁斯特纪念馆包括一些cosplay“1900前后美好年代”的活动等等。
《普鲁斯特在卡堡》
前市长与《普鲁斯特和卡堡》
1895年8月,24岁的普鲁斯特和哈恩住在Beg Meil。菲利普•杜邦-穆谢(Philippe Dupont-Mouchet)对作家在“南菲尼斯泰尔”( Beg Meil所在省)的逗留进行了研究,他有条不紊地翻阅了作家的信件,并将其整理成书。普鲁斯特在书中写道:
他说步行途中您会经过贝格梅尔(Beg Meil)以前的大酒店,就是Hôtel Fermon(费蒙酒店),他曾经下榻于此,是一个由农舍改建而成的酒店,可以露天用餐,在苹果树下用餐,从树之间可以看到大海。
以上大概就是普鲁斯特作为他本人的诺曼底之行,那么这个书里面我们这100页他是怎么写的?他说这个地区特别是布列塔尼对他来说,巴尔贝克是当时的认知里面的地球的尽头了,其实很多人旅行,他有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甚至最遥远的远方的渴望。
我有一个法国作家朋友Christian Garcin,8月份来过一次上海,我跟他在上海书展上对谈过一次。他全球旅行,比如说他有一次去日本东北部的北海道旅行,他就一定要找北海道最东边的一个角落,然后他就假想自己到了地球最东边,也是某一种地球的尽头。
书里写:
当然辛梅里安他已经在第一卷里面提到了,他是《荷马史诗》之《奥德赛》一个部落真正居住过的国度。我后面会回应到《奥德赛》上面来,因为其实它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打引号的旅行文学最早的一部著作了。他刚才不是提到波德莱尔吗?波德莱尔很有名的这首诗叫《旅行的邀请》(L’invitation au voyage),右边是他的中文译文,当然可能法文原文会更有感觉一些。
Mon enfant, ma sœur, 我的孩子,我的姐妹,
Songe à la douceur 想想去那边共同生活
D’aller là-bas vivre ensemble ! 多么甜美!
Aimer à loisir, 悠然相爱
Aimer et mourir 恋爱,死亡
Au pays qui te ressemble ! 在与你相像的国度!
Les soleils mouillés 湿润的太阳,
De ces ciels brouillés 阴沉的天上,
Pour mon esprit ont les charmes 对我的心有无限魅力,
Si mystérieux 多神秘,像你
De tes traîtres yeux, 不忠的眸子
Brillant à travers leurs larmes. 透过泪水闪射出光辉。
Là, tout n’est qu’ordre et beauté, 那儿,所有的不过是秩序和美,
Luxe, calme et volupté. 奢华,宁静与肉欲。
其实波德莱尔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旅行的人,他在巴黎经常搬家。有一次应该是他的继父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去印度洋上,他走到半路可能走到留尼汪岛,觉得没意思又回去了。虽然他是一个特别巴黎的诗人,但其实也是内心很向往远方、只是不喜欢长途旅行的这样一个诗人。
所以在叙述者看来,旅行有什么特有的乐趣呢?他说:
地理大发现以来,说到旅行,特别加上欧洲工业革命,比如火车这种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可能以前很难想象从上海坐个飞机直航到巴黎只要10个小时。一百年前,我有一个祖先在法国勤工俭学,他以前从上海出发去马赛得坐三个月的船,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通讯软件。
旅行、奢侈品等等都是法国经济的主要收入,其实在很多法国人眼中,世界各地的人都慕名要去法国旅游,特别在疫情之前,不管是中国游客,还是美国游客,很多好莱坞老电影都是拍类似《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这样的,而且比如说要发生点浪漫爱情故事的美国人,美国是清教国家人们不好意思,一定要把故事转移到在巴黎谈恋爱这样的。
但是反过来,其实很多巴黎人觉得美国人有点老土,虽然有钱,也买他们的画收藏什么的。可能内心有一些法国人莫名其妙的骄傲,也许觉得自己历史悠久等等。
02|带着一本书去旅行
通常我们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带一本书去旅行,这也是小说里面写到的。当然今天好多人可能在高铁上也觉得自己能够静下心来看本书,但实际上可能也没法静下心来。窗外也没什么风景,因为车速太快了。
书里面说(按:要注意是他第一次不是和母亲一起旅行,这次是跟他的外婆,当然书里的外婆也有一些他生活中母亲的影子)外婆对我说睡不着就看看书:
所以旅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让人对观察事物的方式产生一些变化。这个波塞尚夫人的回忆录是虚构的,就是在十七、十八世纪是一个法国非常高发的写回忆录的时代,特别在一些贵族圈层。其实在我们讲沙龙的那一期,当时一个很不起眼的沙龙访客比施,他后来摇身一变,或者说发生了质变成为了一个伟大的驻扎在巴尔贝克海滩的画家。普鲁斯特很多关于艺术的评论想法,都借这个人物之口或者他的眼睛来表达出来。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叙述者说:
大家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非常晚于塞维涅夫人的俄国作家,通常我们会说谁谁谁的写作像谁,都是先来后到,比如简单的说莫言是中国的马尔克斯,当然就是先有马尔克斯,后有莫言,但是他说塞维涅夫人是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趣的。其实读她的书信集你会发现跟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得很不一样,而且普鲁斯特的写法也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不一样。
03|酒店这个大鱼缸
他们来到了巴尔贝克海滩的酒店,这个酒店里面当然除了经理这种有钱一点的也有一些小人物。我上个星期在学校课堂下课的时候,有个同学说这个书里面好像小人物写的不是那么多。当然我们不能求全责备的说任何一本小说就要把世间所有阶层的人物都写一遍,他不是先入为主,带着这种想法写作的,而且普鲁斯特结交的圈层确实是以中上阶层居多,但并不代表他对小人物没有很好的观察,比如说他的厨娘、他的司机,然后像这样的电梯侍者等等,还有后面的裁缝师之类的。
上海和平饭店电梯
当时电梯大概的样子,其实和上海和平饭店里的电梯是很像的,这个就是后者的照片,如果大家看过最近一个电视剧的话,这个书里就是说他上楼要坐电梯,其实电梯在当时是一个新兴科技,十九世纪末约等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按:回头有时间还会提到这个事情),普鲁斯特对很多当时的现代科技有很多思考,就像今天AI或者信息化革命时代,人们对新的科技的发展也产生了焦虑和思考一样。他说:
所以每次旅行你总会遇到一些陌生人,一些新鲜的人事物,可能跟宅在家里面的状况不太一样。虽然法国也曾经出过一本书,讲自己在家里房间旅行这样一本书,前两年疫情的时候比较火。旅行经常让我想到苏东坡一句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逆旅,在古汉语里面其实就是旅馆的意思,人生有时候就像住过一个个旅馆这样的。书里说:
他经常会在巴尔贝克的房间里面想起贡布雷的房间,我想在座的不管是为了出差旅行或者回家见亲人,总是会住过大大小小的旅馆,你的身体的感知会连带着你的记忆,对你的人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这种抗拒其实源于惧怕,尤其是对死亡的惧怕。法国在十九世纪末有一个诗人叫Edmond Haraucourt,他不太有名,但是他有一首诗挺有名的,叫Partir, c’est mourir un peu(《出发,就是死去一点点》)。其实你在旅行当中你的时间也在流逝的。
这个酒店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场景,就是餐厅:
【阅读书目】
普鲁斯特×City walk第十期活动以“海滩边的少女”为主题,于2024年11月24日(周日)14:00—15:30在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开展。
以下为第十期活动阅读书目👇
徐和谨 译林出版社 2010年版:P312“我感到自己跟许多人相比,能更好地发挥友谊的作用”——P403“我们在开始时就会轻而易举地把它们忘记,如同忘记其他许多形象那样。”
END
活动回顾(上)|感官的施展是为了进入,为了回到这片名副其实的初始空间
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