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称赞过这样一位黑人女作家:“她是语言的魔术师,她明白词语的力量。她以此让我们不安,唤醒我们,教导我们,帮助我们抓住最深层的伤痕并试图理解它们。”
她就是托妮·莫里森。作为美国文学良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在文学中省思性别和种族偏见。也正因此,奥巴马才会说,她的写作以美丽而深刻的方式考验着我们的良心和对道德的想象。
《托妮·莫里森:最后的访谈》收录了莫里森在《出版人周刊》《采访》等杂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广泛覆盖美国民众的媒体上的谈话。在跨越四十余年的访谈中,托妮·莫里森分享了她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
今天,大方推出《托妮·莫里森:最后的访谈》序言,以飨读者。
《托妮·莫里森:最后的访谈》序言
尼基·乔瓦尼
当然,我们会为“爵士乐”倾情[1]配上一部电影和一两个讨论。姑且称这里为“莫里森餐厅”。这里有伏特加,尽管我更喜欢价格更实惠的香槟酒。水的话只有瓶装的。倘若托妮的家向美食家敞开,那里肯定一直煎着鲷鱼。人们都会觉得油炸食品对心脏什么的不太好,可是美国黑人不吃油炸鲶鱼和猪小肠,又怎能熬过奴隶制和种族隔离的黑暗岁月?鲷鱼是用来款待客人的。格林尼治村有家餐厅,里面有时卖点鲷鱼,我知道托妮喜欢吃这个,便在自己去纽约的时候捎上她一起。诗人可实在吃不起这玩意儿,不过她消费得起,她可是托妮·莫里森啊!我开着自己的轿车到她家接上她,然后一起去餐厅。不太记得我们聊了些什么,吃完饭,我开车送她回家。她总是说她可以坐自己的轿车回去,但是我明白,如果我让托妮自己回家,我奶奶肯定会大发雷霆。于是我送她回了家,对她道完“晚安”,再开回曼哈顿。她肯定知道诗人没小说家有钱,但是她也清楚我们都是南方人,这是我们的惯例。
[1]原文为 Belovedly,一语双关,既暗指莫里森的作品《宠儿》(Beloved),也有“深爱倾情地”意思,为了译文的顺畅,译者保留后一种意思。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这些访谈曾见于《出版人周刊》《采访》等杂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广泛覆盖美国民众的媒体,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在不同时期的谈话中,托妮·莫里森分享了她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以及这些经历对她写作的影响。她谈到《宠儿》和《所罗门之歌》深受家族故事的影响,也谈到自己的写作抱负和黑人身份之间的关系。托妮·莫里森深刻省思了美国社会的性别和种族偏见在文学中的根基,她是当代美国文学的良知。
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
跳岛FM(Talking Literature)是一档文学播客,一份可以听的文学杂志。节目每周更新,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入选“苹果播客2020年度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