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体检已经成为了糖友每年必做的功课。然而,有一些基础项目和小毛病的自检是可以自己在家就能完成的!(注:这些自测仅供参考,不能代表结果,全面的检查还需要到医院进行体验。)
肥胖自查:量腰围
过度肥胖使心脏负担增加,增加糖尿病人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从而很容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更容易引发肾病。
自测方法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的情况下,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被测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终点(通常是肚脐上方大致1厘米的地方,腰部自然最窄部位),水平环绕,在呼气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腰围。
结果
▶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则属于腹型肥胖。
注意:腹型肥胖的糖尿病人,易患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脑血管自查:量颈围
脖子是连接头颅和躯干的生命线,研究表示,脖子越粗,动脉硬化病情就会越严重。
自测方法
被测者身体保持直立,两臂自然下垂,颈部方式,保持正常呼吸,嘴巴可以稍微张开,减少颈部肌肉的紧张感。卷尺放在第七颈椎上缘,喉结下方或颈部最细的部位进行测量。
结果
▶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则说明有动脉硬化风险。
与此同时,一般来说脖子粗是全身肥胖的表现,如果不胖的人脖子变粗,颈前或气管两侧形成肿块,逐渐增大,警惕是否患上甲状腺。
眼科自测:看图
黄斑病变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的并发症表现,初期可无症状,继而视力轻度下降,随着病情发展,视物显著模糊、扭曲、有黑点,直至完全失明。
自测方法
眼睛离方格表30厘米左右,捂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盯住表格中间的黑点看。
结果
图片来源网络
▶正常的视力看到表格中是①这样的
▶如果看到表格中的横线和竖线有扭曲、缺损,和②类似,则说明眼睛可能是早期的黄斑病变。
▶如果发现表格线有扭曲变形,或者有区域发暗、发黑,和③类似,说明眼睛对应的黄斑区域可能晚期病变。
自测方法
糖尿病眼病初期视力模糊时糖友常误认为是年纪大老花,一旦忽视,很容易在几年甚至几个月内发展成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甚至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导致失明。
视网膜病变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
▶正常的视力看到左边这样的。
▶如果看到图片有黑影、飞蚊,和右边类似,则说明眼睛可能是视网膜病变,尽快要去医院检查。
温馨提醒:透过你的眼,预测你的肾。眼睛和肾脏都同属微血管病变,有视力模糊、眼底出血的糖友,可能也已经有了尿泡沫、尿蛋白,眼和肾是由表及里的关系,定期检查眼底,可及早发现微血管受损,也可一定程度上及早发现肾的损伤。
肾病自测:看小便
肾病早期通常无症状,容易被忽视,等出现症状糖尿病人反应过来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可经常观察小便判断自己肾脏情况。
自测方法
尿液是身体的晴雨表,更是反应肾脏的晴雨表。
结果
小便如果出现绵密,经久不散的细小泡沫(像啤酒泡沫的感觉),可能提示有尿蛋白、尿糖升高或尿道炎等异常,要及时去做好筛查。
病足自测:看触觉看肤色
我国大约8.1%的糖尿病人患上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死亡率高达11%,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22%,糖友们一定要提前重视起来。
自测方法1
10克尼龙丝试验,首先脱掉鞋袜,戴上眼罩,然后用10克微丝笔轻触患者脚部的趾腹、足掌、足背等10个重要的着力点,并请测试者记录触碰的次数。
注意:牙刷毛可以作为替代工具使用
结果
如果测试者感受到的次数少于8次,说明该糖友存在糖尿病足的患病风险。
自测方法2
结果
如果发现肤色苍白或紫暗,且指甲肥厚,说明该患者存在糖尿病足的患病风险。
中风自测:看反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全世界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但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却是总人群的2倍且仍在增长!中老年群友,像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普遍,在这里教大家3个自测小方法,随时可用起来。
自测方法1
棉签划脚棉签是神经内科医生的“必备武器”,用它划脚能查出95%以上的大脑或脊髓病变。
拿一根棉签,以由轻到重的力度划受试者足底皮肤。划动顺序为:从脚跟外侧缘向上,至小趾根部隆起处,再转向内侧直至拇趾附近。
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受试者脚趾向内收拢,说明神经系统正常;如果脚趾没有反应,可能说明周围神经感觉比较迟钝;如果大拇趾上翘、其余脚趾散开,是病态的反射,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存在病变。
自测方法2
画图测试,在纸上以5毫米的间隔画螺旋线4到5圈,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间隔中间画一条线。
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不能在10秒内画完第二条线,或者线条不光滑、压到了第一条线,可能提示小脑和锥体外系受损。
自测方法3
敲唇测试,用橡胶小锤或手指敲击上嘴唇。
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出现噘嘴动作,可能提示小血管广泛病变,额叶或双侧脑干受损。
节日期间,有任何糖尿病、健康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到我们二型糖尿病研究所公众号进行咨询,我们会安排健康管理师值班为大家一一回复,为大家保驾护航。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如果您也有血糖问题想咨询
不知道怎么调整用药、饮食和运动
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
添加健康管理师好友
有任何问题咨询
我们都会逐一回复为您解答和调整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加好友
沟通病情是改善血糖的第一步
广州市2型糖尿病研究所
国家民政部门批准专业研究机构
为糖友提供饮食、运动、用药讲解
1对1解答疑惑,教您调出好血糖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点个在看 血糖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