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其中,有不少古代修建的关隘作为遗迹留存下来,成为我们凭吊古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在这些遗址中,既有山海关、嘉峪关、玉门关等闻名遐迩的“天下雄关”,也有如肩水金关这样被埋没于史籍中的千年关隘。
在甘肃省金塔县县城东北、黑河东岸约200米的砾石戈壁滩上有一座小土包。1930年时,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一座汉代关隘,其主要建筑包括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从而揭开了肩水金关的真实面目,使这一雄关名扬命海内外。回顾历史,关隘到底有什么作用?汉朝又为何要修筑起肩水金关?
“关”字的本意,《说文解字》有明确的解释:“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即用横木将门卡住,以断绝出入。在军事领域,就是指设在交通要道或军事要冲的防御设施。“隘”则义同“塧”字,是指地形狭迫的险要关口。古代文献中有“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说法,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异曲同工之用。由此可见,隘也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设施。二者结合之下,关隘就是指人们利用自然地形(如山间隘口等)加以整修来达到某些特定目的的建筑。关隘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出现。先秦时期,国家与民族观念刚刚形成,人们对地理的认知水平还十分有限,所以关防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唐人徐坚在《初学记》中记载:“春秋之时,骑境皆有关门,以察行李。鲁有六关,楚有昭关,秦地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临晋关,南有峣关、武关,为关中。”其中,昭关是吴国与楚国的分界,位于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北小岘山附近,著名的“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即发生于此,可见当时楚国利用昭关进行防御的史实。到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烈度的扩大,各国普遍在其边境和交通要道上利用地形之险建设关隘,并且在重要的关隘派兵驻守。对此,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记载道:“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了维护天下的统一,一方面,他曾下令“隳(huī,指毁坏城墙或山头)名城”,毁掉了东方六国设置的一些关隘;另一方面,也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设置了一些新的关隘。汉朝继承了秦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隘体系。秦汉王朝建都关中,十分重视关中的防卫,故历史上有“百二秦关”的典故,“关中”一词的由来便与此有关:
“东有函谷、蒲津,西有散关、陇山,南有峣山、武关,北有萧关、黄河,在四关中,故曰关中。”这一时期,对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帝国。匈奴骑兵不断南下骚扰,严重威胁边境地区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防御匈奴,秦汉王朝在北方边境构筑起“长城防御体系”,成为秦汉时期最重要的边防线。据考古发现,汉长城是以垣墙为线,以城障、关隘、墩台、烽堠、粮仓和武库等为点,串点成线的军事防御体系,各建筑体高度关联,互为倚仗,组织严密,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关隘作为长城边防体系的重要部分,犹如一粒纽扣,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等建筑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在传统观念中,长城这样的关隘似乎天然地与“防御”联系在一起,之所以如此,大概因为长城是固定的工事,修筑者据关固守,依靠它来抵御长城之外的进攻,给人以“封闭”与“静态”的印象。实际上,长城的修筑发生在农耕国家将疆土向外扩张之后,是为了巩固对新占领区的控制而修筑的,所以长城其实是进攻性的设施,而不是防御性的。只不过后来农耕国家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守住了长城一线,长城内民族融合、经济发展,长城就变成了新的边界标志,人们也渐渐忽视或遗忘了长城地带曾经是扩张的战利品。就像田余庆先生指出的那样:汉朝向西推进的程序,首先通过军事行动占领据点,然后在据点的后方修筑亭障,接着向据点的更西区域扩大声威。可以说,没有这些关隘,也就没有汉在西域的经营。
作为汉长城的一部分,肩水金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肩水金关是汉中央政府在丝绸之路主干道河西走廊一带所设置的四座重要关隘之一。这四座关隘分别为玉门关、阳关、金关和悬索关,均设置于交通要道上,靠近汉长城塞垣内侧,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发起河西之战,一举将匈奴逐出河西走廊。此战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设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从此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但“占领”只是第一步,从“占领”到“占有”还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苦心经营,即需要在此设置郡县,将其纳入国家的直接统治和管理之下,然而对边境新拓地区的统治要达到能设置郡县的程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在军事上征服了新土地之后,对新拓边地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需要修建边塞亭隧防御系统,以求安全上的保障,然后才能屯田、移民实边,繁荣经济和社会,这两个方面互相依赖。因为只有边防体系有效运转,国防安全有保障,边民的生产和生活才能安定,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移徙过来;同时只有边地的人口增多,生产发展,为边疆防御体系提供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防御体系才能有效运转。因此,为了巩固胜利成果,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太初三年(前102)时,汉武帝派李广利征大宛,同时又派路博德到居延筑塞,以防匈奴从居延道南下袭击酒泉,抄李广利的后路。肩水金关就在这一时期修筑而成。
根据考古发现,肩水金关遗址位于今甘肃省金塔县与内蒙古额济纳旗交界处,地处黑河下游。发源自祁连山的黑河由南至北,从合黎山与马鬃山之间流淌而出,长期的水流冲击,在合黎山与金塔北山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冲积扇平原和平坦戈壁,成为北方民族南下河西走廊的唯一通道,也是匈奴偷袭汉王朝的主要孔道之一。
同时,受地势影响,河道在此陡然变窄,最窄处两岸相距不到300米,成为横渡黑河的最佳区域。肩水金关与其关联的肩水候官障地湾城、肩水都尉府东西大湾城等肩水塞主体建筑在此地选址修筑。一方面,可正面防御从漠北沿黑河两岸形成的孔道来侵袭的北方游牧民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北方游牧民族西渡黑河,从黑河西岸长驱直入鼎新、金塔绿洲;同时,还可有效利用西面金塔北山地区,东面合黎山天然屏障,中间以宽阔的黑河为险,共同构成上下纵横、互为联动、组织严密的防御体系。除方便构筑军事防线外,肩水金关附近地区同样有利于移民屯垦。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和边塞关塞的构筑,汉朝开始大规模移民实边屯田。河西走廊地处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多风,因此“逐水而居”“依水而建”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然选择。纵观汉长城在河西地区的构筑分布,城障、烽燧的构筑大多靠近河流或接近水源补给地,坚持“靠近水源”的原则。这样既可以为戍卒驻守提供必要的水源补给,也有利于控制水源,从而以最少的驻守成本,实现最大面积的地区控制。沿黑河流域形成了较大的冲积扇平原和湿地,尤其是黑河的尾闾地段形成的东西两大湖泊,汉时被称为“居延泽”,周边均为水草丰美的绿洲,十分有利于在此发展农牧业,为屯田军民就近提供粮食、牲畜的供给,达到长期驻守的目的。
正是在黑河的滋润下,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左右,以屯田为目的居延县因此设立。据地方史记载,居延屯田是当时汉朝国内最著名的一处屯田,参与屯田的军队和民众一度达到了十余万人。广大军民能够安居乐业,为保障河西地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汉朝的西北部边防正如肩水金关之名一样固若金汤。
行文至此,对于“肩水金关”一名的内涵,我们或许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水,寓意弱水(上游称黑河)。肩水,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弱水的肩膀上,这与弱水流域有关。在肩水金关的上游,弱水流域较宽,恰似人的身子,到了肩水金关处流域变窄,恰似人的脖子,而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肩膀上。“金关”之名,一方面突出了肩水金关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此处设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汉王朝对此处的重视,为了保障河西的安全而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实现固若金汤的目的。作为汉王朝在黑河通道设立的唯一关口,肩水金关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防御还是开发西域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绝不亚于玉门关和阳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陶玉乐:《肩水金关的历史地位》,《陇右文博》2011年第1期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薛小林:《争霸西州:匈奴、西羌与两汉的兴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王双怀、董海鹏:《中国古代关隘及其地理分布》,《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4年第1期丁玉虎:《肩水金关历史溯源及研究利用探索》,《丝绸之路》2024年第2期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