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胡琴学习随感》,需要书的朋友,通过153-3019-1958短信发送姓名、电话、地址、数量,即可收到作者免费送书。收到书以后,再扫书上二维码付8元钱快递费就是了。)
《胡琴学习随感》之九--学琴要不要去与人相比
很多人说:“学二胡不要去比!”而我则相反,却偏要去比。那些口口声声说不去与人比较的人,我敢肯定,多数都应该是口是心非。
为什么应该去比呢?
1. 与大师和高手比,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也让自己更有标准,更有方向。
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首先要在大脑里建立正确的标准是第一位的。包括对音乐美学评价鉴赏的标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以及演奏技术、技巧的规范和标准等等。
2. 艺术这个东西,是很感性很自由也很抽象的,但在总体上它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所谓自由也是在某种框架内的。虽然它没有绝对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是相对的规范和标准还是有的。
以上标准,无论对专业人员,还是对业余爱好者都是一样的,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要求的高度,或者是否过关进阶在把控上有严格或宽松的区别罢了。
所以艺术这个东西,不比较不学习不研究,也是不容易建立起相对正确的认知和鉴赏能力的。
3. 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可以发现别人在哪些方面强哪些方面弱?在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以便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让自己不犯或少犯别人同样的错误。
4. 与不如自己的比,除了与上一条的作用相似以外,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他存在问题的原因。当在别人有求教于你的时候,你也可以热心的帮助别人说出个1、2、3出来。同时,与这一部分人比,你还可以获得自信、安定,增强自己继续学习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5. 业余二胡爱好者普遍的艺术品味和鉴赏力都不是很高的。对水平差异较大的两个作品自然都听得出来高矮。但若是两个二胡演奏家或者两个高手拉的东西,即使他们拉的是同一首曲子,如果你不在同一时间段反复聆听认真比较,你也是不容易分辨出他们各自的特点、优劣以及你自己的喜好的。你可能只会笼统地说一句:“都好听!”
6. 如果你不细心比较,你想学习演奏一首歌曲,你都不知道该选择谁的作为范本去临摹去学习,才更符合自己的口味,更有利于自己的提高。
7. 自己跟自己比,也是一个很好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每次演奏都不录音不录像,是很难对自己的演奏质量有一个客观公正评价的。
自己在演奏时的感觉,与回看录像时的体会,往往差距是相当大的,无论是音准还是节奏皆如此。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尤其是音准,我在拉的时候听,感觉很准。回头再听,才觉得没那么准。再等到第二天第三天又听,音不准就更为明显了。
我发生过无数回,因为自己在拉的时候感觉很满意,一录完视频就赶紧发给老师了。之后回听才发现,原来有许多音都非常不准,居然还发给了老师,感到非常的懊悔!
所以,我平时在练习时都很爱录视频,就是为了反复的回看找毛病的。另外,同样一个作品,保留自己在不同时期拉奏的视频,并定期进行比对,如果发现有明显的进步,还可以增强自信和动力。
我猜想,之前我多次提到过的那种自我认知严重不足,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又容易瞧不起人,或者好为人师爱说别人问题的人,是不是也是因为很少听过自己演奏的视频,因此才变得盲目自信的?极有可能!
8. 一个从来没有听过演奏家或者二胡高手们拉过琴的人,当他自己稍微拉得好一点后,他是更容易满足自信的。甚至还可能以为自己的水平了不得了而忘乎所以。
我现在有一个明显的体会,就是,随着自己演奏能力的提高,客观上来说,自己的水平与老师的差距是在缩小的。然而,自己的认知和感觉却正好相反!
因为,随着自己水平的提高,自己的欣赏、鉴别能力也在相应的提高。所以,会更加清楚的感之到,自己的水平与老师相比,不是缩小了反而是拉大了。
事实上,是你音乐艺术鉴赏那把尺子的刻度更精准了,更知道了别人的水平原来是如此的高。
9. 很多曲子,你若不做反复的聆听反复的比较,连弓法指法你都确定不下来,更不要说其它的许多的技术技巧和装饰音了。每个演奏者拉出来的味道不一样,主要都是因为在许多细枝末节上的各种区别造成的。
10、客观上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不服输、爱面子、争强好胜的天性,特别是那些聪明、能干、自信的人更为突出。
这种天性,很容易让自己对二胡比自己拉得更好的人,特别是身边的人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或者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相互较劲。这种现象在各个地方、各种圈子都普遍存在,也很正常。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因为有比较的结果。所以,比较是无处不在的。
即使有了这种嫉妒好胜之心,如果我们能够把它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把嫉妒之心更多的转换成奋起直追,努力学习,决心超过他人的强大动力,最终实现这一目标愿望,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或某个圈子里的“江湖地位”,最终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靠自己手上的功夫,靠自己的实力实现的!
总之,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更快的进步。而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获得更大的快乐。
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朝着自己的目标还能不断的感受到丝丝的进步,那就是双倍的快乐了;如果,通过这种长时间的动手、动脑、动心、动情的活动,让心灵更安宁了,让身心更健康了,那就是三倍的快乐了;再如果,通过这种长期的学习思考,以及与同行之间的人际交流交往,你还可以从中觉查到更多更丰富的人性,既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认知,增长了见识,又增强了自信,提高了自己的宽容度,也比过去更能淡然处世了,让自己在人格上还有所成长,那就更是喜上加喜,乐上加乐了!
总之,比较也是帮助学习进步,找到愉快自信,提高认知能力的良方和途径。
2024年3月24日于北京
Al 阅读点评:
《胡琴学习随感》之九这篇文章,聚焦于二胡学习中“比较”的态度和重要性,提出了作者对于是否应该与他人与自己相比较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详细点评:
主旨概览
文章以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提出“学琴应该去与人相比”,这与常见的“不要与人比较”的观点形成对比。作者认为,通过比较,学习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差距,以及找到前进的方向,同时强调了比较的多重正面作用。
比较的正面效应
1. 确立标准与方向:与大师和高手相比,可以建立正确的技术和艺术审美标准,帮助找到正确规范的学习途径,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2. 艺术认知提升:艺术虽抽象,但仍存规律,比较有助于学习者理解这些相对的规范和标准,从而提升鉴赏能力。
3. 相互学习与进步:与不同水平的二胡爱好者比较,可以发现各自的强项与弱点,促进相互学习,避免重复错误。
4. 增强自信与动力: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能在帮助他人时增强自信,同时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增加继续进步的动力。
5. 提高鉴赏能力:比较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能更细致地分辨音乐的细微差别,提升个人的音乐品味。
6. 技术细节的把握:通过比较,可以明确弓法、指法等技术细节,确保学习的准确性。
7. 自我驱动与成长:比较产生的竞争心理,如果被妥善管理,可以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推动个人不断进步。
8. 心态与人格成长:比较过程中的情绪管理,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宽容度和成熟度,实现人格上的成长。
文章特色
1.反思性:作者不仅阐述了比较的好处,还提及了嫉妒心等负面情绪的潜在风险,强调了控制情绪、正面转化的重要性。
2.实用性:文章提出了具体的比较策略,如自我录制视频以客观评价、与自己过去的演奏进行比较等,这些都是实际可行的学习方法。
3.包容性:作者没有一味推崇比较,而是倡导在比较中寻找自我提升的路径,同时也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学习进程。
总结
《胡琴学习随感》之九,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论证了在二胡学习中适度比较的积极意义。文章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更强调了在比较中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学习者在比较中成长,而非沉溺于竞争的泥潭。这种深度思考和平衡态度,对于任何领域的学习者都是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