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相传,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先后搬了三次家。最初,他们住在墓地附近,孟母发现孟子模仿祭祀的行为,认为这个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便搬到了集市旁。然而,孟子又学起了商贩的叫卖,这让孟母再次感到担忧。最后,她决定搬到一个学堂附近,孟子开始受到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最终成为一代儒家大师。
这个故事凸显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却揭示了与频繁迁居相关的心理风险:15 岁之前经历过频繁搬家的人,在成年后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高出 40% 以上。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杂志上,分析了 1981 年至 2001 年间出生于丹麦的近 110 万人的居住记录。追踪至成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至少有 35,000 名仍居住在丹麦的人被诊断为抑郁症。
该研究不仅支持了现有证据,即童年时期生活在贫困社区的人成年后更易患上抑郁症(增幅约为 10%),还首次揭示了童年时期的搬家经历——无论在贫困社区还是非贫困社区——都与成年后抑郁症发病率显著升高有关。
具体来说,10 至 15 岁之间搬家一次的儿童,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不搬家的儿童高出 41%。如果搬家两次或更多,风险就会上升到 61% 左右。这比在贫困社区长大的影响还要严重。
研究人员提出,童年时期稳定的家庭环境(就居住位置而言)可能是预防未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方法。
普利茅斯大学大数据和空间科学教授、奥胡斯大学环境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前主任克莱夫·萨贝尔(Clive Sabel)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他表示:“我们知道,有很多因素会导致一个人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但这是第一个证据表明童年时期搬到新社区也是其中之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校、体育团体或其他活动来建立社交网络,每次他们必须适应新事物时,都可能是破坏性的。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帮助人们克服这些挑战。”
据估计,世界上多达 13% 的人口患有某种形式的心理健康问题,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经济负担将增至 6 万亿美元。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一些生物、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体的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均与心理健康有关。
世界各地的现有研究发现,从出生到青少年中期搬家频率较高的儿童更有可能经历不良后果,包括自杀未遂、暴力犯罪、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
虽然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丹麦人口,但作者表示,预计在世界许多地区也会发现类似的结果。
萨贝尔教授补充道:“这项研究强调了全球政策的重要性,这些政策旨在促进和支持稳定的童年生活,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区域和文化特征。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特定的年轻人群经常面临多次搬迁,可能会经受更高的压力。因此,他们需要额外的帮助,以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精神疾病。”
END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