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阵子的文章中,我们提到——
然而,这个时代也有一个与传统基建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
我们需要更高的资源投入,顶尖的人才,自由宽松的文化、还有一个能够激发创新、特别是鼓励颠覆式创新的生态系统……
更难的是,资本的投入跟产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是说像之前开工厂建房子一样,投入一定会有产出,
在创新时代,可能投入了一辈子都不会有看得到的产出……
我们得学会承受这其中的不确定性,并且创造出一种包容的文化环境,鼓励宽容失败。
既然,未来城市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力,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创新状态是不一样的,未来的城市空间一定要能激发人们的创新力。
而城市的形态,城市的逻辑在下一个时代也需要发生转变——
从规划确定性到规划不确定性转变
过去几十年,我们大部分城市还是按照类似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的思想来规划的,大体分别是居住、工作、休息娱乐,以及交通这四部分,这四部分的功能严格区分开——学校是学习用的,医院是治病用的,购物商城是购物休闲用的,办公楼是工作用的,然后修很多条宽阔的大马路,用汽车把各个割裂的部分连接起来,当然,在每一片土地中,我们也要拿出相当大一部分空间来用于停车。
这样的“习惯”遗留下来,形成了制度,造就了一个个系统。
这些系统看重的是——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思维基于对现有条件的预测和精细控制,旨在通过规则和约束来维持秩序、减少风险,并确保城市功能的高效运转,进而打造理想的城市形态。
这种确定的规划模式无疑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基础设施需求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僵化的一面——
首先,因为这样的城市规划把所有的问题都分解和满足得特别清楚,以至于没有给居住在其中的人留有任何的冗余度,也没有给未来留下更多迭代变化的可能性,这就导致城市本身对未来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适应度都非常低。
更重要的是,这样被割裂的城市大多很冰冷,没有温度,特别是忽视了人的体验与感受,而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像是硬件,我们每个人的体验是由在其中的企业、技术和文化互动而成的动态网络而提供的,过度确定性的规划反而抑制了城市的灵活性与创造力,缺少了容纳颠覆式创新的可能。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FTA与TOP研究院最近几年一直在呼吁的就是——
规划应该要转了,
要从规划确定性到积极规划“不确定性”。
而如何规划这个“不确定性”呢?
咱们还得从城市的复杂性讲起……
luis bettencourt博士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在圣达菲研究所研究复杂自适应系统。2021年,他出版的《城市科学导论》中,研究了城市复杂性↓
图片截图自santafe.edu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异质性heterogeneity、相互关联性interconnectivity、规模性scaling、循环因果性circular causality,和演化性evolution。细究起来,个人、公司等组织形态上都不同时具备这5大特征。
1:异质性。大城市极为多样化的事实,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同的职业、文化、种族、语言、经济等,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城市中的空间也是如此。
2:相互关联性。城市中的个人、组织、基础设施之间都形成了一张网络,网络上的节点彼此连接相互依赖。
3:规模性。城市规模越大,密度更高,对基础设施使用强度也更大,个人/公司的创新与生产力都有所提高。点击下图可以阅读旧文:城市人口扩大100倍,基础设施支出只需扩大50倍,产出及创新却能扩大200倍!
4:循环因果性。一个事情的出现即可以是因,也可以是果。举个例子,一个城市富有,是因为有好基础设施?还是因为城市富有,所以基础设施好?
5:演化性。城市像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生命体,随时都在演化。任何新信息、新投资、新观念都会左右城市的未来,而且演化是非线性的,谁也没有办法完全准确预测。
城市就是最典型的复杂系统,而复杂系统是涌现出来的,最初看起来好像有规律,好像可以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变量在有序和无序的条件之间来回切换,根据自己偏好自由调整策略,并受到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影响,演化出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状态。
既然我们的城市像一个复杂的生命体一样,不受我们的控制,能自己演化,那么我们设计师的作用,就不是准确预测复杂交互的终局(城市的复杂性让任何模型都拿它没有办法),而是遵循演化的思维;设计师与城市主官也无须太过关注形态,而应构件城市的价值观与原则,这才是设计的先决条件。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好的城市规划案例中,有这几个特点——
1)引入更多的玩家,主动设计“混乱”
设计“混乱”首先要拥有“涌现”思维——在城市设计中关注小规模开发、独立参与者、丰富多样性和自下而上的增长,进而实现更具人性化、适应性强、富有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企业都市主义” ,但你肯定见过那些大规模的、高端的开发项目,那些根据宏伟愿景与规划塑造的地区,那些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龙头开发商“倾情开发”的地方。
我不完全反对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有其经济逻辑与巨大的社会价值。
但这些项目塑造的就是“企业都市主义”。
“企业都市主义”或许会让人感觉到城市的雄伟,人们的生活是高大上的,精致的;但跟普通老百姓距离较远,高昂的价格与鳞次栉比的奢侈品品牌甚至让人心生自卑与焦虑。
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办法让人感觉到城市的温度、社区感、自发性、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质和惊喜。
与“企业都市主义” 不同的是“街道模式”,这倒不是说你把高楼中间加了街道就可以了,真正的“街道模式”,是有众多独立参与者,独立运营商,他们以平等的方式合作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创造了一种本地化的集聚经济,导致城市地区的规模远远超过其微小部分的总和。
2)拥抱弹性与灵活
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专家更倾向于用台风路径分析法来看待城市的发展。
台风会往哪条路径走?其实我们并不是完全能预测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路径节点离我们越近,因为数据多,我们就越容易精确地预测;而随着路径节点离我们越远,我们准确预测路径的概率就越低。
城市设计也是一样的道理——
越是小尺度,就可以让规划越为精细,而对于大尺度的规划,就不会在细部技术指标上做很明确的规定。
比如,我们参与设计的“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为一处综合性科创产业聚集区域,1100亩的设计区域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设计中选择适当的首发地块,成为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域,一可以产生示范效应,二可以减小试错成本,三可以增强区域信心。
再比如,我们在做小米北京这个近1平方公里总部园区规划时,不仅要确保项目的“确定性”——即那些可以预测和掌控的部分,还特别需要关注项目中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创新的潜力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数”。
这种不确定性往往才是创新能否发生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城市规划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即在不完全确定未来用途的情况下,保留一定的开放空间和功能弹性,保持对未来文化、科学与技术领域变迁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具备因应的能力,以便未来随时满足城市更新活动的空间新形态、新单元需求。
这些创新空间往往并不依赖于精细的功能划分,而是通过容纳多种用途,鼓励跨领域协作和创新互动,从而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城市活力。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在极强的执行力之外也注意留有余地,保有一定的弹性。例如,在土地利用上,规划安排了大量的预留地,以便用于目前不可预见的用途;在道路交通方面,预留了将来发展轻轨交通的用地,在主干道交叉口预留了将来建设立交的余地等措施。
这样的“留白”得城市能够根据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系统,而不需要大规模拆除和重建。
更多阅读点击下方图片
↓
创新是高度不确定的,创新区的空间也应具备对环境灵活的应变性,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当下,城市更需要颇具弹性和适应性的规划模式。
不确定性规划强调的是开放和包容,而非严格的控制和预测,这种思路并不是放弃规划,而是通过增加弹性来面对未来的变化和不可预知性。
3)跨界多元
现在,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更青睐城市的活力与多元,城市的魅力也来源于跨界多元——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堆砌和合并,是基于区域整体氛围的和谐发展的理念;跨界多元的设计策略更能带来丰富,独特,有趣和安全的场景体验,它自然而然地促进了人们的连接,也为人们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灵感,这些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才与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成功的创新区再也不是割裂的粗暴分区模式,而是越来越多地利用充满活力混合用地模式,比如——
“15分钟城市”、“混合社区”、"live work play / LWP建筑"
甚至涌现更加“硬核”的混合:
举个例子,我们在小米北京的园区规划中引入了生产工厂,形成研发、生产、市场“三位一体”的闭环。这不仅能够缩短研发与量产之间的时间差,还有可能将整个区域升级为一个“科技工业旅游热点”。
很幸运的是,北京的城市规划者最终也认同了这个建议。
目前小米黑灯工厂建成投产,绝大部分工作由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24/7小时不停运转,年产能1000万台旗舰手机。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未来城市的规划需要打破传统的空间布局思维,
“突破次元壁”,跨界多元。
跨界多元也成为了FTA在园区规划中的指导理念。
未来的园区不会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企业内部部门、企业之间、甚至科学领域之间的“跨界协同平台,只有打破传统壁垒,让科研、生产、市场、甚至学术与商业无缝联动,园区的生命力才能被最大化。
这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不仅仅需要依靠传统城市规划中的建筑师、工程师等特定领域的专家来设计和实施规划,其复杂性需要更多学科的交叉合作——社会学、环境学、经济学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专家需要共同参与到规划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城市的发展需求。
比如旧金山的规划部雇用了100多人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包括城市规划,经济和交通,为旧金山的城市发展制定了原则:保护、维持和增强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审美价值。
有没有针对某个特定地块给出具体的用地说明?没有!
每一块用地都是逐案评估的,没有固定的标准,有的仅仅是这个大原则。
未来的规划,不仅需要在技术上、空间上做创新,
更需要组织、流程,思维上的重构,才能主动设计“混乱”,积极规划更多的“不确定”,拥抱多元跨界。
其实,所有真正复杂的事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需要尊重演化,并且创造有利于演化的条件——当有了这样的环境,创新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最后,关于文章中提到的几个FTA实践的案例,
如果各位有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TOP读者群交流互动,期待跟您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