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得更多精彩!
(书画家廖理邦作品)
那天,80多岁的岳母来到我家。
妻子陪着她出去吃早餐回来,我从家里出来遇到她们。
看到妻子拉着母亲的手往前走,我对妻子说,你把手放开,让母亲自己走回去。
妻子说,这里人多车多,路也复杂,怕母亲找不到我们家。
我说,不要太担心,你跟着就是。
妻子见我如此一说,也不好拒绝,于是放开牵着母亲的手,让母亲在前面独自行走。
过不多久,妻子打电话告诉我,母亲准确无误找到了家。
我对妻子说,之所以要母亲自己去找家,就是因为她在我们这里生活,一定要自己能找到家。如果她自己找不到家,在这里如何生活呢?因为行动自如,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带着她。如果她连家都找不到,那如何有生活质量呢?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放手,其实只要父母生活能自理,我们也应该适时给父母“放手”。
给父母“放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老年生活质量。
(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在这方面,陈司寇老师是个好榜样。
她是北京101中学的教师,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
赵宝煦教授是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生前为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享年90岁。
赵宝煦教授走后,此时的陈司寇已经91岁了。
陈司寇是个苦孩子出身,1921年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偏远农村,家庭清贫,上面有哥哥姐姐,父亲偶尔会外出务工养家。5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从那以后,她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有时甚至还会给忙到深夜回家的父亲做饭。
在父亲的支持下,她通过勤工俭学,走进了北大,后来到北京101中学当教师。
陈司寇的孩子们觉得母亲是个吃过很多苦的人,应该照顾好她的晚年生活,提出要把她接到身边,方便照顾,但被拒绝。
为什么要拒绝呢?
她说:“我不需要。”
儿女见陈司寇态度坚决,只好改口道:“那给您雇一个保姆可以吗?”
让人没想到的是,老人家依旧拒绝了。
94岁那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心里话——
任何企图依靠在其他人身上养老的梦想都要落空,无论是再好的医生、再负责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
要有毅力,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
所以,陈司寇一直坚持生活自理。
拒绝了儿女的请求,她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起床后会去散步,再买菜做饭。8点钟吃完饭后,坐在阳台看书,只不过从两个人变成一个人了。
90多岁的她,甚至还自己洗小件内衣。
对于这种生活,她也坦言:“我当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让保姆为我做。但是只要一开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我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开这个头。这样我一直坚持到目前,还是如此。”
她推心置腹地说——
你认为自己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你。儿女都有儿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时,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顾了多少?
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维。
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她一直坚持自己的事,只要自己能做,就自己做。
这种豁达、理性和睿智的态度,让她一直保持着快乐幸福。
96岁那年,她安详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陈司寇老师的故事,使我突然想到我已故80多岁的奶奶。
奶奶的后辈很多,但奶奶一直像陈司寇老师那样,80多岁时仍坚持自己独立生活,独自承担着自己的事情。因为是独自生活,她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自己做饭,还每天喝点小酒,我每次回去,看到奶奶都是开开心心。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在我看来,她可以活到一百岁。
如果条件允许,放手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其实是对他们的关爱。
生理学上有用进废退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一些事情,对身体机能减慢衰退大有裨益,这恰恰可以延年益寿。
对父母过度关心,让可以自理的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会让他们失去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拖累,影响他们的心情。
在微信视频中,我看到两个98岁的老太太都坚持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谈到她们长寿的秘诀时,都说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父母老了,爱他们的正确方式,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学会适时“放手”,让老人们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不要在“溺爱”中,夺取他们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敬请转发,点文后在看)
热文推荐,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