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得更多精彩!
程门立雪和卧薪尝胆,是两个成语!
程门立雪,知道的人不是太多,它的主角是杨时。
现在知道杨时的人也不太多,如果回到北宋,他是响当当的人物。
作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23岁进士及第。历任多地的地方官和朝廷大员,直至龙图阁直学士等职。被称之为“包青天”的包拯,曾经就当过龙图阁直学士。
龙图阁直学士位居三品。
生前的杨时已深居高位,即便是病逝后,也备受推崇。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杨时病逝,享年83岁。南宋朝廷赠左大中大夫、谥文靖,加封太师,又追封吴国公。
到了明代,还获封将乐伯。
杨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为密切联系,请点关注,“设为星标”)
杨时有如此大的影响,当然与他自己的努力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成就还来源于两个人。
他们叫程颢、程颐,这两兄弟都曾就学于周敦颐,是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程颐与哥哥程颢同为理学大家,但弟弟的寿命比哥哥长20多年,因此二程弟子中的大多数学生为程颐的学生。
杨时23岁考中进士后,他没有放弃继续学习的脚步,甚至为了继续求学,还暂时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到河南去拜二程为师。
有一天,杨时去拜见程颐,在窗外看到老师在屋里打坐。他此时本可以敲门叫醒老师,但觉得不能打扰老师的休息,而不想放弃求教机会的他,只得站在门外等待。
此时大雪纷飞,杨时却不惧大雪,静静等待。
程颐醒来后,才赫然发现门外的雪人,得知他已经来了很久后,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
得到老师的倾心相教后,他不负众望,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学者。
程颐、程颢两兄弟的直传弟子很多,较有名的有80余人,大多有史可査,其中杨时与吕大临、谢良佐、游酢被称为“程门四先生”。
“程门立雪”被传为学界佳话,成语也由此而来。
我们虽不能说,就是因为这段故事,成就了杨时,但杨时此时的等待,一定感动了程颐。自此以后,程颐对杨时厚爱一层的情感因素,则是人之常情。如果当时杨时不是适时等一等,而是推门而入,粗暴打断老师的睡眠,程颐虽不会不高兴,但一定不会有厚爱一层的情感。
适时等一等,其实是人生大智慧。
人生漫长,我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发展的道路上也有坎坎坷坷,职务的变化有快有慢,待遇有多有少……遇到这些事,有些事可急,有些事要等一等。
正所谓,事缓则圆,静待花开。
杨澜曾说:“不要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不要认为上天不眷顾你,更不要因此自暴自弃。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其实机会在等你与它相遇,沉住气,做好准备,说不定下一个就是你。”
沉住气,就是要学会等待。
等待可怕吗?不!
有时善于等待,才有抵达目标的机会。
有的人为一件事,也许要等十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如果勾践自杀了,历史将会重写。
这时勾践的谋臣文种劝住了他,他接受文种的建议,向吴国投降,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一番运作后,夫差答应越国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三年后,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他们被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发愤图强,准备复仇,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摄影家谷桂生作品)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这次看到还灭不了吴,决定再等一等,同意议和。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拔剑自杀。
如果勾践没有等一等的想法,没有历经十多年卧薪尝胆的等待,当时就自杀了,哪里还有打败吴国的机会呢?
在适当的时候,善于等待的人,才是真正沉稳能成事之人。
等待,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未来的路,能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阻力,能让我们悟出人生幸福的真谛……
我们应该记住,水到渠成的生活,一定有需要等待的时刻。
(敬请转发,点文后在看)
热文推荐,点击阅读
林新华:关爱健康,这是最好的三不!
冬天,从被窝里爬起来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