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得更多精彩!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想起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是因为这段时间在自媒体上,看到两件令人叹息的家庭悲剧。
一件发生在黄金周期间,说是一对夫妻在出游中,夫妻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丈夫在服务区没有接妻子,自顾自就开车走了。结果不久,妻子得到消息,丈夫在行驶途中发生车祸身亡。
另一件发生在黄金周之后,一对夫妻吵架,结果丈夫因此血压突然升高,出现脑出血,导致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到医院。
这两件事的出现,对这两个家庭而言都是悲剧,带来不可逆转的巨大灾难。
虽然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如果深度分析,还是可以发现悲剧的共性,那就是在处理家事上,没有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
尽管自媒体的陈述,不一定那么精准,也没有细说原因,但窥一斑可知全豹。
家中之事,除了一些不可逾越的人生底线之事,大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即便是遇到人生底线上的事,也可以平静协商,甚至好合好散,没必要以盛怒的心态去应对。
阅读自媒体的描述,估计大概率是一些家庭琐事引起的矛盾。
面对这些家事,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呢?
这是我们经常要遇到,却不是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英国人蒙泰格尼感叹:“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
中国也有句俗话:清官难断家务事!
心理学分析,人性中有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人容易彬彬有礼,对家人往往任性而为。
对越是亲近的人,就越是少了一份忍耐和包容。
有时候,一些家庭常常会因为一些琐事而闹得至亲反目。有些夫妻,往往一言不合就离了;有些父母与子女,往往因一场误会就不相往来……
(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不能正确面对家庭琐事,带来的家庭失睦,实际上是十分愚蠢的。
林肯就说过:“亲人不睦家必败。”
家败容易,兴盛艰难。
家庭兴盛最关键的基础是什么?
北宋诗人林逋说:“内睦者,家道昌。”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家庭幸福的相似点虽然很多,但我认为一个关键点,就是家庭和睦。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也是大家所渴望的家庭氛围。
家和很好,但做到不易。
德国哲学家尼采分析:“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因为家人天天相处,有一种审美疲劳,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中,矛盾多,怨气多,大家越看越不顺眼。与此同时,伤害成本相对于在职场等外部要低,所以常常容忍度低,于是就出现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
心理学家分析,越亲密的人,越容易相互挑剔。大家愿意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喜欢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如此一来,家何以兴?
家是什么?家人是什么?
家,其实是一个合作体;家人,就是合作方。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只是这个合作与许多企业、团队不一样,它有着以爱情、亲情为纽带的特殊团队。
这个特殊团队有共同的基础,就是爱!
以爱为基础,面对家事,我们该以最大的善意去考量。
我们想想,在家里,哪对夫妻不是希望对方好?哪个父母不是希望子女好?哪个子女不是希望父母好?
家和万事兴,如果我们跟家人争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输了伤害的是自己,赢了伤害的是家人。
有人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智慧。
倘若我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都以善意的心态去对待家事,我们还会去斤斤计较吗?
苏轼在分析人际关系中悟出:舒服的关系,贵在不计较!
没有了斤斤计较,自然就有了家庭的和睦。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好家风流传,在这些好家风中,无一例外的都提到了和睦。
黄庭坚就对家庭的和睦看得很重。
他说:遗子万金不如教之敦睦。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黄庭坚,为人正派,才华横溢,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对家里的教育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家族成员如果能够敦睦相处,相互体谅,必定能子孙荣昌、世继无穷。
在他写的《家戒》一书中,就特别提到过“和睦”:“为人子者,告其母曰: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使我兄叔之和也;为人夫者,告其妻曰: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使我弟侄之和也。”
黄庭坚谆谆教导——
做儿子的,告诉他们的母亲说:不要因小财争斗,不要因小事起仇怨,让我们兄弟叔侄保持和睦;为人夫的,告诫他的妻子说:不要心存猜忌,不要计较有无,让我们兄弟叔侄保持和睦。
在《家戒》中,黄庭坚以他几十年的所见所闻,反复向儿孙们说明一个道理:家和则兴、不和则败。家族成员都是骨肉同胞,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相处要以诚相待、宽容大度、互相谦让、互相照顾,不斤斤计较,要和睦相处,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维护好家族的传承发展。
睿智、博学的黄庭坚,用心用情写就的《家戒》,有许多教导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借鉴,这其中就包含着“和睦”。
(敬请转发,点文后在看)
热文推荐,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