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端赛道到小众品牌,从商业地产到供应链,中国时尚集团在 2024 年的资本扩张显得尤其大步流星。2025 年,凭借资本化战略,中国时尚产业在国际舞台或将实现自下而上的渗透。
一方面,跨国跨界进行品牌并购、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迅速补齐集团的文化活力和增长机会;另一方面,不拘泥于品牌组合而是价值组合,从商业地产到供应链,为集团搭建“自给自足”的商业资源同时,也成为业主或供应商,面向各领域凝聚更多样的合作资源和创新经验。
在 2024年,中国时尚集团们的资本策略充满着想象力。但高端化、小众性、细分性,成为中国时尚产业向外扩张的三面大旗,也分化出依集团迅速吸纳多样文化活力和市场机遇的发力方向。
正如新年伊始,雅戈尔集团刚刚完成了对法国童装品牌 Bonpoint 100% 股权的收购;江南布衣对先锋家具品牌 Established & Sons;比音勒芬收购国际品牌“ Cerruti 1881 ”和“ Kent&Curewn ”的全球商标所有权;或是波司登集团在全面布局多元赛道的同时,依旧持续押注着核心市场优势羽绒服赛道,在 2024 年 10 月对加拿大奢侈羽绒品牌 Moose Knuckles 进行战略投资......
对于中国时尚集团而言,海外品牌具有不同区域市场、人群、赛道的消费号召力,势必能为其注入大量的市场活力。反观之,中国时尚集团在本土甚至亚洲市场的零售资源与供应链基础,也为仍处成长期的海外品牌开拓市场,提供了“一举多得”的支持。据悉,Bonpoint 最初吸引了几家主动提出的收购要约,而雅戈尔集团则凭借其零售专业知识、制造能力和在美容赛道的深耕,战胜了其他潜在竞购者,这些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动 Bonpoint 在亚洲市场的进一步强劲增长。
诚然,面向海外或是新锐品牌或是小众品牌的资本策略,能够即刻享有国际市场份额和客群资源,但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背后,品牌经营思路也是摆在中国时尚集团面前的一道难题。即便是做本土市场的生意,但如何兼顾本土消费体验和国际品牌质感,是敏捷扩张的下一步。
除此之外,在全球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之际,快速整合布局优势赛道、并令更多中国品牌聚沙成塔,也成为中国时尚集团们实现全球化突围的一张张名片。
2024 年 8 月,江南布衣宣布收购新锐运动男装品牌 Omg 及其旗下儿童运动品牌 Onmygame ,品牌主打健身场景下的运动服饰,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Onmygame 则是近两年才入驻天猫的新运动童装中高端品牌,根据品牌创始人先前透露,2024 年预计天猫成交额将达1.2亿元。2024 年 8 月,雅戈尔集团也再次投资国货美妆品牌林清轩。此前在 2020 年还通过子公司出资 1.5 亿元获得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 2.31% 的股权。
从清一色的海外高端品牌再到本土品牌,中国时尚集团的收购密码全权围绕着“高端”“小众”“年轻化”概念,并几乎覆盖所有目标人群。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市场面临的是大众化考验,如何弥合曲高和寡的“小众红利”与“大众文化”,同样是中国时尚集团日益壮大的关键考量。
正如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所言: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动荡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时尚集团们也试图把握住“不动产”经济。
随着不同集团定位各异的品牌矩阵逐步完善,寻找未来增长的同时,中国时尚集团将商业地产作为生存法则中的压舱石。
从零售资源方面看——一方面,拥有地产资源后,集团旗下品牌无疑得到了优先布局核心摊位、掌握消费注意力的优先权,尤其是面向新兴区域;另一方面,成为业主的中国时尚集团,也将通过零售模式创新、面向各个领域不同定位品牌的合作,吸纳租金的同时也在吸纳资源和经验,以此焕活传统企业在过去所面临的种种桎梏。
此外,从企业管理层面看,产品、品牌、集团得以全面焕新的前提,是管理经营视野的开阔,这也是为何通过买楼迁移总部的目的。
2024 年 12 月,雅戈尔集团与银泰管理团队宣布,将以 74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阿里巴巴及另一名股东手中全面接管银泰百货的所有权。作为中国时尚企业中最早一批开始投资收购各大中国品牌的集团,雅戈尔通过收购银泰百货,不仅增强了其在零售布局中的优先话语权,还为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提供了新契机。
除了雅戈尔, 2024 年 4 月,合生商业集团宣布与老佛爷百货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满足国内高端需求。同年 9 月,安踏集团宣布与厦门国际体育综合体五缘体育公园达成合作,预计将融合体育、商业、酒店和办公等多种功能业态。
若想要取得真正的商业成功,又要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创新”困境,似乎只有一条道路:不断深度融合创新体验,进行高效的运营管理,让体验成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否则在如今竞争与厮杀更加激烈的时尚“战场”,终将“出局”。比如,此前山东如意集团在一系列收购与扩张后,目前仍深陷财务困境;贵人鸟也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收购扩张后,陷入经营危机,目前已将业务重心转向粮食贸易领域。
规模庞大的供应链如同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一样,始终是中国时尚产业不可撼动的基本优势。而实现全面突围的窗口同样在此。市场严寒之际,当国际品牌高管不断释出“下一个中国依旧是中国”的信心时,全球供应链转型升级,必然也聚焦于中国。
此外,从中国时尚集团到中国供应链,二者成为过去几年中国时尚产业把握国际话语权的两把利剑。不论是时尚企业的资本布局,或是本土供应链与国际奢侈品巨头的资本合作,均在不断夯实中国时尚产业与国际舞台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同时也在供需合作中淬炼更精湛的品质规格和价值诉求。
今年 12 月,奢侈品巨头香奈儿旗下子公司 Barrie 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引入新澳股份。新澳股份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羊绒纱线生产企业邓肯公司旗下的公司,成为其整合全球羊毛市场资源的优势所在。
近十年间,中国消费者对来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羊毛制品的需求显著攀升。此次香奈儿的投资入股,对邓肯公司来说,能够发挥其海外产能与供应链优势,扩大业务规模;对新澳股份而言,它借此从羊绒行业的“传统贵族”升级为“皇室贵族”,打开国际市场。
2024 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利用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海澜,凭借自有资金 8800 万元对斯搏兹品牌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实施了股权收购。据悉,斯搏兹主要开展的业务为授权代理阿迪达斯等国际一线运动品牌的鞋服业务,在中国大陆地区负责这些品牌的市场拓展以及零售相关事务。海澜之家借此收购之举,进一步夯实自身在运动品牌供应链布局方面的实力。
此外, 2024 年 12 月,鲁泰纺织在埃及投资 3.85 亿美元的供应链项目,抓住了国际市场对灵活、高效、可持续供应链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其全球供应链布局;Shein 也在广州设立供应链总部,助力全球销售并促当地产业发展。
无论是与国际品牌的链接,还是对本土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合,当下,供应链的变革不仅为中国时尚集团从本土走向全球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中国时尚产业修炼内功预留了转型周期。
从品牌化到集团化,中国时尚产业数十年的转型浪潮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拼图。而当时间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四分之一,资本浪潮中,中国时尚集团们或许将能看到更多的蜕变窗口。W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