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县城——八十个春秋的蝉变

文摘   2024-11-15 18:10   河北  

文/张敏

我们居住的这座县城,从1944年8月至今,已走过80个春秋,经历三次“飞跃”,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我展示部分照片,利用回忆对比的方法,讲讲小城的蝉变。
19553我生在这座小城,又一直工作在这里,从1995年担任《邱县志》主编开始,随县城发展的脚步搜集拍摄了许多照片,见证了县城几十年的变迁和风土人情。

小城由来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邱县,县城原在今邱城。元至元二十七年在平丘山高处建土城,明成化五年(1469)重建,周长八里,城墙高一丈六尺,开设四门,城内建有孔庙、县衙、文峰塔、牌坊等,毁于水患战乱

邱县老城示意图

19448月县城迁至马头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散在“三衔一关 ”借用民房办公(详见示意图)。

城区变化的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  

1950年邯临线从街里改道今新城街,始称南马路,为建新城带来机遇。最早油棉加工厂、县供销合作社在两侧圈地建设,当时都是盐碱荒地,几元钱一亩。19537月之后,县委、政府、人武部、县医院等单位陆续迁往新城街两侧,直到1992年,县城还是“一条街,楼两层,人稀少,没路灯”,城区版图像个平放的手枪。

第二次飞跃

1992年县委提出并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陆续修了迎宾街、曙光街、东方大道、南天门、文化广场,县城框架形成“六纵三横”格局,城区控制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 

第三次飞跃

2010年旧城改造大拆迁,2013年大广高速过境,新一届县委修改县城规划,东部办公商住楼日新月异,西部工业园区迅速崛起,城区控制面积继续扩大 

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记忆中的南马路是一条沙石路,过往的机械车辆稀少,最多的是“拉脚”的人力和畜力车。公交车一天一趟,车站最早在新城路与育新街交叉口西南角,1963年迁至城市广场北门位置,2015年在邯临路建新车站。短途运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要靠人力,县里有个搬运工会,汽车长途运送大型物资,还要靠人力装卸。
1980年后,个体运输业蓬勃发展,最早买汽车的专业户赚了大钱。路况过去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季泥泞难行。姥娘家在今城市广场位置,三间门面做卖水烩干粮小生意。童年记忆门前牛拉木轮大车轧出深深的沟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往拉煤炭的排子车停在路边,烩一大碗干粮,喝一壶开水,车下和衣而卧,热量散后,继续前行。邯临线过去是砂石路,新城街路段几经修补,1972年铺沥青路面,“邱县公路疙瘩蛋”成为历史。如今“十纵八横”,路平灯明。

基础设施的巨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流传“马路不平,路灯不明,小楼两层,自来水常停”一点不夸张。最早的县委大礼堂,政府大院建的“明三暗五、前出后努”县长办公房是标志性建筑。个体户“保增楼”曾名震一时。高大建筑属油棉厂、糖厂的大烟囱和水塔。建在新华街的人民剧场初期是个竹框架席棚顶,1964年改建成砖木结构。“名招”演古装戏、县梆子剧团演样板戏留在许多人的记忆里。1981年建电影院,过去是在文化馆大院露天放映。如今娱乐场所多家,县文化中心大楼和广场昼夜热闹非凡。 

1984年建政府办公楼,1988年供销社大楼落成,至1999年底,城区陆续建成税务、人行、农业局、保险公司等48座大楼。县城居民用水1965年以前主要靠几眼砖井,最忙碌的是一中西北角墙外的砖井,昼夜不停水声,旱五更抢水吃。1965年县财政局大院打深井建水柜,供县城居民吃水。1976年建水塔,周围机关用上自来水。1981年后陆续打了5眼深井,多井并供,1995年才实现供水昼夜不停,如今吃上了长江水。1990年以前雨水和污水顺其自然,大雨多次淹城。马路砖砌边沟经常堵塞,1986年新城街开始铺设地下管道,流入合义渠。1994年后其他街道陆续修建排水系统,19  年建污水处理厂。这些年我照了不少照片,三次登农行楼顶拍县城,前后对比,县城变化太大了楼越盖越高,东区发展日新月异!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县办工业从少到多

上世纪五十年代县城只有一座油棉加工厂,小时候午夜常被油棉厂放蒸气鸣笛声惊醒。后来有了机械厂、化肥厂、钢窗厂、纱厂等。1969年城西建砖瓦厂,人工挖土、脱坯,工人能吃苦,厂子管理严,效益一直很好,1977年增造纸车间,1988年改为造纸厂,最高时年上缴利税1000万元。县里有一个印刷厂,手工铅字排版印刷。手工业记忆中有老戴修表、老郑掌箩、周家小打炉、郑家磨面房……。如今城西有省级工业园区,先后入驻固定资产千万元企业数家,千亩百亿食品产业园落户邱县。

商贸服务业兴起

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以国营商业为主,供销合作商业为辅。新城街两侧大部分门店归商业局和供销社两家占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百货公司是县城购物中心,从“三大件”到针线扣,居民生活必需品都要到那里购买。特殊时期,很多商品凭票供应,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紧缺很多年,有一段时间,妇女“坐月子”开信才能买到2市斤红糖。饮食业1978年以前县城只有回、汉两家食堂,赶集上会进饭店用餐的寥寥无几。

服务业的国营照相馆、理发馆稳固经营了几十年整座县城只有一个大众浴池,且仅在春节前开业,跟老姥爷去过一次。一口大锅上架木板烧水,只能容纳十人左右,温度难控,气味难闻,但当时舍得花角钱泡一次澡也算是一种奢侈享受。如今洗澡桑拿进入寻常百姓家。旅馆过去金三角位置只有一个宋家马车店,后来有了政府招待所。1975年在政府大院东侧建招待所大院。改革开放后,建贵宾楼,大礼堂、餐厅。过去年终开三干会,睡地铺、大锅菜,县城最热闹。干部穿布衣,扎羊肚子毛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县城流动人口增加,大小旅馆、饭店、商铺、维修服务等行业与日俱增,应有尽有。

文教体卫今非昔比

文化 过去县城文化娱乐活动单调,尤其晚上靠煤油灯看书闲聊度日。最享受的是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戏。记得戏院大门口有发电照明灯,常集聚很多人等看“解放戏儿”。 

1969年大郭斗变电站建成,县城才有了电。电扇、收录机开始销售。1979年我在广播站当编辑时,才有了邱县第一台黑白电视,夜里放在窗口,围观上百人。1984年我家购买了环宇牌黑白电视看春晚。如今家家户户有彩电,尺寸越换越大。1995年县城“大款”有了“大哥大”,二十多年弹指间,智能手机成年人几乎人手一部。

教育 县中学建于1951年,位居县城中心,占地80余亩,时称邱县初级中学,当年招生100名。1956年更名县一中,发展到7个教学班,1958年始招高中班。1972年我上高中时,发展到6个高中班,4个初中班。学生背干粮上学,住大宿舍,冬季室内结冰。工宣队管理学校,学工学农、勤工俭学,艰苦中完成学业。1971年以前县城没小学,干部职工子弟都要去街里马头完小读书。1971年才在县城育新街菜市场北侧建红旗小学,1989年定名实验小学。如今县城多处学校,在校生已达到 万名,实行八年义务教育。幼儿学前教育班也越办越多。 

卫生 1950年在马头东街牛家药铺改建县卫生院,1954年迁至新城街东头改称邱县人民医院,几十年分合变化,小县城现有两家大医院,多处门诊,实行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城镇居民平均寿命大幅度提升。

体育娱乐  1968年始建文化馆大院,1976年建电影院。1983年在文化馆大院建灯光球场。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气功、“驴友”等协会应运而生,体育竞赛经常开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1993年举办首届青春风采时代小姐比美赛,更新观念,舞厅增多。1997年之后文化广场、平恩公园、盛水湖公园市民文化中心相继成,城镇人口增多,广场舞兴起,全民健身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1978年县城居民多为干部职工家属,非农业人口4625人,加上马头三街一关和新华街,不足2万人。城镇居民生活靠供给制,有购粮证、煤证、各种票证指标低时不够吃三年困难时期,父亲卖掉自行车,40元换回一袋红萝卜,度过寒冬。居民身穿粗布衣,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多数人才穿上“洋布”。“尿素裤装干部”是难忘的辛酸历史。文革中清一色绿军装。干部居住宿办室,职工居住大宿舍。出行自行车,远途坐公交。1983年县委政府号召农民进城经商务工,转城市户口,1995年城镇非农业户口增至12839人。条件好的单位开始建家属院,后来允许建私房买商品楼。1999年我家在柳辛庄河边建了单门独院。如今城镇居民有车有楼有存款,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顺风耳、千里眼,智能手机的产生使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街道十纵八横,地绿天蓝,车流不息商场饭店遍布,吃啥有啥,天天像过年,公园广场休闲散步的成群结队,居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去年城东重点打造了老沙河观光路,西城区增添了鲲鹏展翅的幸福里,居民旅游休闲有了好去处。

回忆,方知小城巨变;对比,倍感今天日子甜。我们都是追梦人,共同努力,砥砺奔跑,明天小城会更美好!


滹沱读书会
读书品书,知书达理,塑造一种通达圆融、分享奉献的世界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