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文化是指体现人类艺术属性的体验和实践,如体育、舞蹈、武术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帮助人们创造自己的身体形象,展示人类美的精神,发展人类文化,令人们更加了解和爱护自己的身体。工业文明催生现代教育体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性范式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色,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也极具目的性,注重竞争本身的价值,更多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社会要求,追求的是一种技术和身体锻炼效果,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整个时代。现代武术教育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早期国术馆“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 口到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创编的简化太极拳以及长拳、刀术、枪术、棍术等套路,以及统一编写的体育系武术通用教材等都体现了现代武术教育对武术技术和知识传授的高度重视。由于当前武术教育体系当中技术动作大多来源于传统武术拳种,其在规范性和技术性上与西方体育有着巨大的不同。如果沿用西方体育项目那种教学方式来传授中国武术则必然最终流于形式,不能完全领会到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和技术实质。
传统武术的精髓是建立在身体改造和“重新部署”之上的,可以说身体是武术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要解决武术教育问题必须集中到身体这一原点上。身体的自我感悟是武术教育的切入点,武术归根结底是一种身体文化,没有身体的自我感悟是领会不到武术真谛的,因此要在武术教育中特别强调身体感悟性。
武术产生于中国身体文化之中,中西方身体文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方视身心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合一,而不是西方理解的一个个器官组合成的集合体。以中医为例,它强调的是一个整体医治理论,因此中医主要以治疗效果来说明问题,而不是西医那种将病因不断细化,甚至达到细胞分子、原子水平来解决病症。现代西方体育项目大多是一些标准化、规范化、计量化的技术动作,其动作要求具有极大的外在性,强调的是表面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而武术动作则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的内在感悟。这种体悟往往是学拳的关键,同时也是武术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当然,这种自我感悟首先是建立在长期的身体习练基础上的,人类的身体有较强的记忆性,每一个动作从分化、泛化,再到自然化的过程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身体练习,而传统武术中的技法招式将这种练习推到极致。“老辈拳师多文化程度不高,所传承的古歌诀多字词粗陋,大致意思不错,但无法一个字一个字地揣摩,一定得常年跟随在他们身边,从身教上学。”传统武术中许多师徒都是常年生活在一起,长期守在师父身边学习武术的事例在传统武术习练中并不鲜见。
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和长期的身体演练才达到较高的体悟境界。身体的自我感悟实质上是长期的身体参与才会使身体达到一种超越感觉,这种感觉有时很用语言表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身体感悟只有习练者自己知道,具有单一性,这种身体感悟通过语言表达之后,还存在一个对方接受、理解的过程,对于没有达到相应身体感悟程度的人而言,则很难理解这种身体感受,因为没有练到那个程度,就没有那种身体感受,同样也不会身体上的感悟。而语言本身就具有多意性,体悟者的表达必须要使对方充分理解才能达到一种相通的身体感悟交流,一方达不到,这种交流便只能停留于语言表述这一层面。 同样,当表述者和接受者身体都达到这一程度,或者身体都有这种体悟时,这种语言交流往往只有很简洁的几个字,甚至于没有文字,这背后实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共享与交流。(小编注:本期内容摘编自网络,欢迎大家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