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未发明器械之前,应该是用双手来保护和捍卫自己的尊严。远古时代没有工具,只能用双手进行实战,是在生活中逼出来的本能反应,也是武术的雏形。进入到石器时代才开始使用各种工具和器械。最初的兵器就是石头,人类使用石器劳动防身的目的无非是想在生产与格斗中加大力量与长度而已,尤其是在格斗中石器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威力。人类以石当武器应在上古时代,以石砸人是为了延长手臂的攻击距离,是为了加大攻击的杀伤力,这也能说明先有拳,后有器械。明正德万历年间的军事家何良臣在《阵纪》中写道:“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戚继光《纪效新书》中提出了众多拳法名称:“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今绘之以势,注之以诀,以启后学。”
明代出现内家拳的记载,据《王征南墓志铭》载:“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内家拳”的记载,将拳法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侧面说明拳法在习武者心中的地位。王芗斋先生《论拳与器械之关系》讲,古云:“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若能获得拳中之真理,复对各项力之内能与节段面积之屈折,长短、斜正之虚实、三段九节之功用、路线高低之方向和接触时间之火候,果能意领神会,则无论刀枪剑棍种种兵器,稍加指点,俱无不精,即偶遇从无见闻之兵器,且执于使用该兵器专家之手,彼亦不敌。王芗斋先生对武术的深刻理解,拳法的步法、身法、身体的协调性、全身的整劲练好,使用器械才会得心应手。再说拳和器械在实战方面的用法是一样的,将拳练好自然就会使用器械,无需专练器械。
讲究“三华贯一”的中国名拳之一的华拳。其拳法多长拳而兼短拳,结构紧密,拳势舒展。拳路里包含着柔韧、刚猛。拳谱中的名称很有意思值得我们研究。华拳拳谱中多次出现器械的名称,如:“二郎担山一条鞭”“苏秦背剑下仙山”“张飞骗马举铁枪”等。这也能说明拳法与器械共为一体,其实拳法与器械是一不是二,拳法怎么用器械就怎么用,只不过器械是加长版的拳法而已。综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拳法在先,器械为后。但在习武过程中器械也能帮助习武者提高功力,在格斗中提高打击效果。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以器械为主,拳法是为器械服务的。而在当下,以拳为主的今天,器械便成了练习拳法,增长功力最好的辅助工具。(小编注:本期内容摘编自网络,小编倾向此文观点,欢迎大家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