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每天学个热搜药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国内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也使得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发生改变,并诱导耐药性的产生,如何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成为关键问题。
无症状菌尿又称无症状尿路感染,即尿标本中分离出一定量的细菌,而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下面两类患者需要筛查和治疗。
▌妊娠期女性
怀孕期间治疗无症状性菌尿可使孕妇继发肾盂肾炎的风险从20%~35%降低到1%~4%,也能改善胎儿的状况,减少产出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的概率。患有无症状菌尿或有症状尿路感染的孕妇应该接受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
▌需要泌尿道手术操作的患者
此类患者术中有黏膜破溃、细菌入血出现菌血症的风险,需要进行筛查和治疗。术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相关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体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
抗生素应用方案:术前1d或手术前即刻应用均可以,术后如果未留置尿路导管可以不再使用,如果仍有导尿管留置,术后直至导尿管拔除方可停用抗菌药物。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必须符合:尿路感染6个月内发作≥2次,或1年内发作≥3次。即使对于尿路解剖和功能正常的健康成年女性,RUTIs也是很常见,约27%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可在6个月之内发生再次泌尿系感染,而6个月内3%的患者感染可超过3次。
在急性发作治疗后1~2周,尿培养阴性后可以开始低剂量、长疗程抗菌药物预防疗法。持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性交后2h内单次使用抗菌药物可预防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
▌第一种用药方案:
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TMP/SMX)40~200mg口服,每24小时或48小时1次;甲氧苄氨嘧啶100mg口服,每24小时2次,头孢氨苄125~250mg口服,每日1次;头孢克洛250mg口服,每24小时1次,呋喃妥因50~100mg口服,每24小时1次;磷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每10天1次。以上所有药物疗程为长期服用3~6个月。
▌第二种用药方案:
性生活后单次服用,包括:
TMP/SMX 40~200mg口服;环丙沙星125mg口服,头孢氨苄250mg口服,诺氟沙星200mg口服,氧氟沙星100mg口服或呋喃妥因50~100mg口服或磷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
有症状念珠菌尿均需要接受治疗,需要参照标本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
▌膀胱炎和肾盂肾炎
氟康唑400mg口服,每天1次,2~4周;氟胞嘧啶25mg/kg口服,每天4次,7~10d;两性霉素B 0.3~1.0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1周。
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需适当延长治疗疗程。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5~7d)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有效,可有效清除念珠菌尿,但很快复发。
▌前列腺炎和睾丸附睾炎
氟康唑400mg口服,每天1次,4周;有脓肿形成需进行外科引流。
▌真菌球
氟康唑400mg口服,每天1次,2周;氟胞嘧啶25mg/kg,口服,每天4次,2~4周;两性霉素B 0.3~1.0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7d;结合外科引流。
▌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
多数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低,推荐两性霉素B治疗;有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调整抗真菌药物剂量,氟康唑可经常规血透清除,需血透后给药或追加剂量,两性霉素B不被血透清除。
\ | /
★
布洛芬 | 阿奇霉素 | 酒石酸美托洛尔 | 非那雄胺 |
去乙酰毛花苷 | 氟桂利嗪 | 多潘立酮 | 左氧氟沙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葡萄糖酸钙 | 阿托伐他汀钙 | 普瑞巴林 |
左甲状腺素钠 | 乳果糖 | 单硝酸异山梨酯 | 非布司他 |
多巴胺 | 异丙嗪 | 苯溴马隆 | 间苯三酚 |
磷酸奥司他韦 | 甲硝唑 | 阿昔洛韦 | 蒙脱石散 |
富马酸酮替芬 | 倍他司汀 | 甲氧氯普胺 | 孟鲁司特钠 |
▲点击药品即可跳转合理用药专区
(排名不分先后;更多用药专区,持续更新ing,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