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程:一个“英雄史诗”的记录者

文摘   其他   2024-08-13 07:38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韩城,历史悠久、文化绵长,文风蔚蔚、人才辈出,著名作家杜鹏程就是韩城杰出的代表人物。新华社曾撰文说:杜鹏程在中国新闻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两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峰”:当记者,他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写下《红旗插上壶梯老山》,在刚刚解放的新疆写出《欢呼在帕米尔高原之下》等一批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优秀新闻作品,还写了 200 多万字的“战争日记”;当作家,他写出了被誉为“英雄史诗”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到延安去

和他的同乡司马迁一样,杜鹏程成为了一个大时代的记录者,但这背后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杜鹏程

杜鹏程,原名杜红喜,1921年出生于韩城夏阳苏村一个普通贫农家庭。他3岁丧父,苦难的母亲支撑着破败的家,还千方百计将“独苗”送进私塾读书。杜鹏程8岁那年,陕西闹饥荒,赤地千里,伯父和叔父也相继去世,母亲赵氏在拉扯杜鹏程的同时,还要养活伯父叔父留下的三个堂姐妹,即使拆卖了祖上的几间破房,变卖了3亩薄田,依然无法维持生计。于是,杜鹏程便被送进孤儿院。

后来,杜鹏程来到县里一家店铺当学徒,店铺的对面正是一家书店,这让他囫囵吞枣地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开始有了朦胧的追求。随后三年,杜鹏程经人推荐转到西庄完全小学当工友,主要负责上下课打铃。这三年,是他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工作之余,他可以到教室听课,这种半工半读的生活让他有了更多机会去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了思想进步的教师,亲眼见到了红军,使他对红军有了初步了解。

16岁那年,杜鹏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抗日救亡活动。第二年初夏,在共产党员老师的介绍下,杜鹏程踏上了去延安的道路,他和同学跟着一位常去延安卖棉花的老乡,走了整整7天,风尘仆仆投入了党的怀抱,从此揭开了他人生的崭新一页。

杜鹏程雕像

初到延安的两三年,杜鹏程先在鲁迅师范学校学习,后被派到延川县农村参加工作,从此更广泛地读书,更扎实更深入地进行革命实践,由此起步,学习和革命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贯穿了杜鹏程的一生。他在农村什么都干,完全与农民生活在一起。在延川县工作两年半后,杜鹏程进入延安大学深造。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书籍,为以后的工作和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延安大学毕业后,杜鹏程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被服厂,从事职工教育等工作。在这里,他学会了作调查研究,写了不少笔记材料,并为厂里的老红军、老八路写了小传,他的兴趣也逐步从社会科学转到文学方面来,萌发了终身搞文学创作的念头。1945年7月8日,杜鹏程在《解放日报》首次发表了新闻作品——《被服厂成立备荒义仓工人踊跃存粮》。从此,杜鹏程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 一支笔,抵得上一支劲旅”

1947年3月,杜鹏程被调到《边区群众报》的西北新闻社工作(《边区群众报》后改名《群众日报》,为今《陕西日报》前身)。延安保卫战开始后,他又奔赴前线,深入到王震将军指挥的西北野战军下属连队,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一幕幕感人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杜鹏程以笔为旗,随时随地记录那些难忘的战斗场面。战争年代条件艰苦,他有时将挎包放在膝盖上写,有时趴在老乡灶房锅台上写。即使在硝烟弥漫、子弹横飞的阵地上,他也照写不误,采写了许多来自战斗一线的精彩报道。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晋绥日报》《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战斗报》等报纸上。此后,还在《群众文艺》上发表了剧本《宿营》和报告文学《英雄范绍通》,与别人合写了大型歌剧《劳动人民的好子弟》等。

杜鹏程(左一)和战友在一起

有一次,旅政委杨秀山发现杜鹏程写作的“武器”竟是一根将笔尖捆扎在树枝上的东西、需要不停地蘸墨水时,就关切地说:“笔对你来说,和枪杆子一样重要。”于是,他当即批了条子给供给部,指示为杜鹏程配发一支好笔。很快,一支“金星牌”钢笔便送到了团里。当团政委将这支笔转交给杜鹏程时,还郑重地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了一句话:“一支笔,抵得上一支劲旅。”

1948年8月,杜鹏程写下了著名的战地通讯《红旗插上壶梯山》,还怀着对英勇战士的崇敬之情,向彭德怀司令员写了一封长信,报告前线见闻,得到彭德怀亲笔批示,并由新华社以《前线记者反映火线见闻》为题,向全国播发。

抒写“英雄史诗”

新中国成立之初,杜鹏程萌生了将西北战场这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诉诸笔端、昭示后人的强烈冲动,开始构思长篇文学作品,他说:“难道这些积压在我心里的东西,不说出来,我能过得去吗……也许写不出无愧于这伟大时代的作品,但是,我一定要把那忠诚质朴、视死如归的人民战士的令人永生难忘的精神传达出来,使同时代的和后来者永远怀念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楷模,这不仅是创作的需要,也是我内心波涛汹涌般思想感情的需要。”

杜鹏程和夫人张文彬

1949年底,杜鹏程到达新疆喀什噶尔城后,着手创作《保卫延安》,他整理了战场日记,仔细回忆西北战场,构思着他的小说。在新疆,他写了100万字的报道文学书稿,装了两麻袋,用毛驴驮着回到内地。一位商人说:“你在新疆发财了,驮的是金钱吧?”一位大娘说:“你给老娘驮回两麻袋粮食吧?”杜鹏程摇头说:“不是,不是,是两麻袋书稿!”

回忆创作过程,杜鹏程说:“写着、写着,有多少次,遇到难以跨越的困难,便不断反悔着,埋怨自己不自量力。”然而,想起苦难的过去,想起死去和活着的战友,他又鼓起勇气继续写下去。“这样,在工作之余,一年又一年,把百万字的报告文学,改为6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又把60多万字变成17万字,又把17万字变成40万字,再把40万字变为30多万字……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删何止数百次。”杜鹏程,带着伟大的文学梦想投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创作之中。

1954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初版印数达到近百万册,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起巨大反响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以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全面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刻画了一批丰满而生动的解放军指战员的人物群像,描绘出一幅人民战争壮丽的历史画卷,其创作思想在战争小说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杜鹏程。对于一位创作者而言,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杜鹏程文集

《保卫延安》小说出版之后,杜鹏程就正式离开新闻工作岗位,回到陕西作家协会了。他当专业作家,还是保持记者深入生活的老作风,他一连十几年,就在沸腾的铁路工地转。宝成线、三门峡工地、成昆线的大渡河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集《年轻的朋友》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人物的作品,塑造了各式各色人物的形象。

1991年10月,颇具传奇色彩的军旅作家、当代文坛泰斗杜鹏程心脏病突发,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0岁。有悼诗赞曰:挥毫疾写风云史,咏赋浩歌总敞喉,熠熠华章烁睿智,辉煌巨卷耀千秋。

火,是炽热的,催人奋进。202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英雄记者杜鹏程》序言里这样形容他:“杜鹏程这一生的最爱,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宏图伟业。他一生的追求,是为这个大事业尽心力、作贡献。自从走上了革命路,他就把自己的身和心都献给了这个壮丽的事业,激情为他澎湃,热血为他奔涌,翰墨为他挥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韩城市委宣传部供稿)


往期精彩内容
“印”领“渭”来的渭南制造
年轻人办“低碳婚礼”,不只是为了省钱……
“转”着吃的仓颉家宴


渭南宣传
渭南宣传,宣传渭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