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万刀买只香蕉,他曾就读港中大,已移居香港

文摘   2024-11-25 08:32   中国香港  
Bitcoin价格迭创新高,直逼10万美元大关。另一边厢,苏富比拍卖会刚以620万美元(约4825万港元)拍出一只「新鲜香蕉」,买家是「新香港人」兼波场币(TRON)创办人孙宇晨(Justin Sun)。事实上,随着币市暴涨,现年34岁的孙宇晨最近一年身家急增逾10亿美元,豪掷几百万美元「买只蕉」只是湿湿碎。再者,受惠于「天价香蕉」新闻疯传,吸引更多人关注TRON,可望令该款加密货币在今趟币市狂潮赢得更大份额,难怪「孙神」乐于「吔蕉」。

随着Bitcoin和ETH不断破顶,一众第二梯队加密货币近期亦开启暴涨,孙宇晨于2014年创办的TRON正属其中表表者。TRON最近一个月急涨逾31%,按年升幅接近100%,目前总市值约187亿美元,属全球排名第十大币款。除了作为TRON「大户」,孙宇晨还持有WSTETH、USDD等其他资产;据Business2Community估算,其目前身家达24亿美元,在过去一年增加逾10亿美元。

TRON创办人孙宇晨身家涨

生于1990年的孙宇晨原本是「文青」出身,尽管当年高考只得650分,但凭着赢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历届赢家包括韩寒、郭敬明等),成功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转到历史系,并曾于2009年赴香港中文大学交换一个学期。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孙宇晨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修读东亚研究硕士,偶然间在该校著名的沃顿商学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亦即股神毕非德母校)选修一个课程,接触到美国顶尖的投行及私募基金,最后毅然「弃文从商」。

从宾大毕业后,孙宇晨在美国加入Ripple瑞波币(目前全球第六大加密货币)母公司,并获派遣回到中国、担任Ripple在华业务代表,他亦借此打进中国创科圈子,搭上startup浪潮。及至2014年,孙宇晨自立门户创办波场币(TRON),成为首批诞生于中国的加密货币之一,在2017年进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成功集资7000万美元。

在技术方面,TRON标榜权益证明(Proof-Of-Stake)机制及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功能,跟ETH、Ripple等其他加密货币差异不大。不过「才子」出身的孙宇晨很擅长炒作营销,例如他在2015年考进湖畔大学成为首届学员,被媒体形容为「马云最年轻的门徒」,并得以结交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蔡洪滨、邵晓锋、钱颖一等「湖畔大老」,从中获得不少直接或间接的资源支持。

此外,孙宇晨在2019年以457万美元投得「毕非德慈善午餐」权益,尽管后来因故未能亲身出席(适值中国内地自2018年起严打加密货币活动,有传孙宇晨当时被「边控」无法出境,但他后来否认),却已让他及TRON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不只中国内地,全球各地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皆未完善,相关企业很容易惹上「涉嫌洗黑钱」等罪名指控。继币安(Binance)创办人赵长鹏(CZ)因触犯《反洗黑钱法》在美国被判监4个月后,当地不少华裔「币圈大佬」也感到人人自危。

孙宇晨曾向身边友人透露,2009年在香港中大交换一个学期,对其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很大。恰逢港府锐意「抢人才」和「抢企业」,孙宇晨去年1月在Twitter宣布移居香港,并在港设立办事处,今后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留在本港,皆因他深信香港将会是全球最重要的加密货币中心之一。

无论如何,凭着擅长营销,TRON自创办以来一直跻身于继Bitcoin和ETH后的第二梯队加密货币行列,与瑞波币、Solana、狗狗币(Dogecoin)等互争长短。孙宇晨在币圈名气甚大,可是争议亦不小。每逢TRON价格急升,很多粉丝把他奉为「孙神」;但TRON若然跑输大市,部分投资者就会称其为「孙割」,暗喻他经常炒作币价「割韭菜」。

投得《谐星》 除笨有精

这趟孙宇晨豪掷620万美元,在苏富比纽约拍卖会投得意大利艺术家Maurizio Cattelan概念作品《谐星》(Comedian),基本上就是一张胶纸加上一只新鲜香蕉。孙宇晨扬言会把该只香蕉「食落肚」,他并解释:「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艺术、迷因和加密货币社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我相信这件作品在未来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并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讲到底,「孙神」坐拥24亿美元身家,斥几百万美元「买只蕉」只是湿湿碎。更重要的是,币市狂潮来到现阶段,二线币款继续上涨很依赖「出圈」,即是吸引币圈以外的更多资金。随着「天价香蕉」新闻全球疯传,可令更多人关注TRON,让其在这轮牛市赢得更大份额,实属「除笨有精」。历史系毕业的孙宇晨或许很明白,人生无非一场戏,与其扮演悲剧角色,倒不如担任「谐星」娱人娱己。且看他会否「直播吔蕉」,把这场炒作推到最高潮。

信报手笔
《信报》提供专业资讯和独家评论超过半世纪,屡获殊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