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下生殖道疾病领域,光动力疗法已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妇产科网非常荣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邱丽华教授,带来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与宫颈癌治疗中的预后情况的分享,以及对于光动力疗法在宫颈癌临床诊疗中的宝贵建议。
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前沿的光化学治疗方法,巧妙融合了光、光敏剂与氧这三大核心要素,形成了一种药物与光疗相结合的微无创治疗方式。
目前,这一疗法在下生殖道疾病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宫颈、阴道、外阴的癌前病变、轻度上皮内病变,以及针对尖锐湿疣、外阴硬化性苔藓等疾病的治疗。
邱教授介绍,光动力疗法最初由皮肤科引入妇产科领域,在尖锐湿疣的治疗中已成为皮肤科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宫颈疾病领域,据相关报道,该疗法的总体病变缓解率高达约80%,HPV病毒清除率约60%-80%。
针对宫颈癌前病变,光动力疗法主要适用于宫颈病变上源及转化区完全可见,且排除宫颈管内病变及可疑宫颈癌的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疗法的病变缓解率可达70%至90%,充分证明了其卓越的治疗效果。
光动力疗法作为宫颈病变治疗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其疗效显著,已在全国范围内两百多家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和应用。
邱教授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各位医生首先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对存在隐匿性宫颈癌的患者,应谨慎考虑,避免采用光动力疗法。
此外,与患者充分沟通至关重要。医生应提供多种疾病治疗方案,包括宫颈癌前病变的多种治疗选择,并明确告知患者光动力疗法的治愈率与潜在风险。
总体而言,在治疗期间,医生和患者应建立充分的知情同意和沟通机制。医生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光动力疗法以其独特的微无创特性和显著的疗效,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尖锐湿疣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应用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期待光动力疗法能够继续发挥其在宫颈癌等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宫颈癌学组组长
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
浦东新区宫颈联盟主席
责编:清欢
审核: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