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阴道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妇产科网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陈飞教授,针对阴道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教授:阴道镜在妇科肿瘤的诊断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宫颈癌为例,它可以及时地诊断出宫颈的癌前病变。这些病变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通过阴道镜的早期发现,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规范的治疗,从而预防和阻碍宫颈癌的发生和中晚期宫颈癌的发展。此外,阴道镜在规范化治疗中也有用武之地,它可以帮助指导切除范围。在治疗后的长期随访中,阴道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教授:阴道镜诊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其主观性。因为阴道镜检查依赖于医生对涂抹醋酸和碘溶液后图像特点的观察和解读,比如识别醋酸白上皮、未着色区域等。尽管有国际评分系统作为参考,但最终的诊断还是基于医生的个人经验和判断。这种主观性可能导致初步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存在出入,评估不准确。针对此现象,我们也在积极地研发人工智能阴道镜辅助诊断技术等,并对初学阴道镜的医生进行适宜技术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尽量减少误诊漏诊。
陈教授:在阴道镜检查中,如果我们发现病变的特征较为严重,比如怀疑是癌症,但活检后的病理诊断并不支持这一判断,可能只是癌前病变甚至没有病变,这时我们就需要评估患者的风险。我们会回顾患者的细胞学结果和HPV检测结果,并结合本次阴道镜的评估印象和病理结果,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例如磁共振成像或者盆腹腔的超声检查,所以这种时候,影像学的其他辅助诊断是有帮助的。
陈教授:这个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患者的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以及就医态度参差不齐。有些患者对自己就医目的非常明确,也十分关注检查结果。而有些患者可能更关注HPV的阳性状态。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要结合阴道镜报告、病理报告以及以往的筛查结果,向患者详细解释目前的病情,是低级病变、高级病变还是癌症,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措施。同时,我们也会针对患者关心的HPV感染问题,解释我们的筛查目的是发现高风险的病变,而不仅仅是HPV感染本身。通过耐心沟通,让患者了解病情,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北京协和医院宫颈癌筛查培训基地组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妇科学专业编委会主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专业组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宫颈癌筛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生殖道健康分会(CRTHA)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委会(CCNC)副主委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常委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肿瘤预防与治疗》等杂志审稿专家、编委
❖主编《中国子宫颈癌三级防控蓝皮书》、《实用阴道镜技术》(人卫出版社)
❖参编参译多部等专著
本平台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妇产科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妇产科网】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妇产科网】”。
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平台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平台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责编:煎薯片
审核: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