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在全国初中起始年级投入使用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简称“新教材”),是在2017年全面投入使用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简称“原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教材“坚持‘稳中求进’,在保留原教材特色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在保持原教材主要精神、基本设计、重要特点、主体框架等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程标准”)的精神,聚焦核心素养,调整、补充、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整体提高教材质量。总体而言,新教材看起来与原教材差别不大,实际上却进行了诸多系统调整和细节完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认真分析、全面把握。
教材工作有其发展规律,“由于教材成长过程的反复性,就时常会遇到教材的相对稳定和不断发展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教材所固有的······我们只能在相对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新教材“稳中求进”,以稳为主,以进固稳,主要着力坚持三个“基本”:坚持原教材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基本导向,保留原教材广受一线认可的基本内容,沿用原教材使用的较为科学的基本结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管用最有效的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原教材在引导语文学习方面的基本导向是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为此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实践体系。阅读部分以课文(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学习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实现了从学“法”到用“法”、从课内到课外、从单篇到整本的结合,让学生在多样态、有序列、多场域的阅读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新教材保留并完善了这一体系,对每篇课文后按照“1+X”理念推荐的拓展篇目予以保留和优化;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名著导读”调整为“整本书阅读”,适当减少推荐书目,改进了这一板块的内容结构,强化了读法指导,以求减负增效。原教材的大多数课文在教学中受到师生的欢迎,包括单元导语、预习、旁批、注释、课后练习、阅读提示、写作实践、链接、补白等在内的助学系统,也经历了教学的检验。这些基本内容,新教材予以整体保留。就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来看,“课文增删、调换的比重不是很大,新入选的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8%”。在保持基本内容稳定的同时,专门组织专家对原教材中的所有古诗文进行全面校勘,校正了一些作品中的文字,并采用多种方式对一些重要的异文作了提示;对教材中外国作品的译文进行了全面梳理,调整了部分不够准确的翻译,对其中一些不够权威的旧译本作了调换;减少了课后练习的层次和数量,适当降低了一些练习的学习要求;优化了自读课文的旁批;组织专家对教材中的注释作了全面的梳理和研判,完善、修正了部分注释。除了内容,结构对教材同样有着决定性作用。新教材在基本结构方面主要坚持并完善了三个方面。第一,阅读和写作各有序列、互相配合,但不作系统的结构性整合。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多数单元独立设置写作专题,而不将写作融入“单元学习(研习)任务”中。视单元情况的不同,“读”和“写”的整合程度也有所不同。“活动·探究”单元不单设写作专题,读写整合;部分一般单元读写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读写配合;另一些单元读写之间相对独立但有关联,可以视为读写呼应。单元读写关系的弹性,为教师的使用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第二,三个年段的读写学习各有侧重、螺旋上升,与学习任务群灵活对应。七年级教材不分文体,文言文和白话文混编,学习一般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以记叙能力为主,培养通用性的写作能力。八年级教材以阅读实用性文章为主,如新闻、传记、演讲词等,穿插安排说明性文章、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在写作方面兼顾通用性写作和实用性写作。九年级教材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重点学习议论性文章的阅读;在写作方面重点安排思辨性写作和文学写作。由于“学习任务群与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自然单元不存在对应关系”,新教材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方式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总体来说,七年级新教材的多数单元兼顾两个或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八、九年级新教材的多数单元集中体现一个或两个任务群的内容。第三,沿用并调整双线组元的单元结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是原教材的重要特点。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对应着核心素养中的“文化自信”,构成贯串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在内的语文要素,被分解成若干知识或能力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均匀分布在不同单元,对应着另外三个核心素养,也构成了教材的隐性线索。双线组元凸显了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特点,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有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序列更为清晰。新教材坚持了双线组元的单元结构,通过单元导语等内容的调整,进一步凸显人文主题的思想教育、文化自信元素,同时适当完善语文要素。
新教材的“进”,主要表现在:凸显育人为先、落实课程标准。前者主要是强化语文教材培根铸魂的功能,进一步落实主题教育;后者则以核心素养为纲,积极落实学习任务群。具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系统调整和细节调整。新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突出体现育人为先,大力充实德育要素,合理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内容,力求更好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坚定的文化自信打好基础。新教材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加大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选直接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反映新时代、新成就、时代楷模的文章,义务教育阶段“全套教材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共计54篇”。同时,进一步充实了表现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的选文,义务教育阶段“全套教材反映革命文化的选文达到91篇”。此外,新教材增加了不少弘扬民族志气、骨气、底气的选文,以及一些当代著名学者、作家的优秀作品,教材的思想性、时代性得以进一步增强。除了选文的调整,新教材还通过征引重要讲话(文件)、提供学习资料、设置学习活动等方式,在教材的各个位置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内容。将各项主题教育元素自然地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在课程标准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中,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占了半壁江山,也自然成为新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重点。新教材主要通过新单元编写和新栏目设置两个方面来落实。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任务群“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这与原教材在八、九年级设置的“活动·探究”单元高度契合。这四个单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重点,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新教材在七年级增设两个“活动·探究”单元(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使以完整系统形态落实学习任务群的单元增加到每册一个,提高了教材的整合度。具体而言,这两个新设单元在基本的单元结构上与原教材的同类单元保持一致,即“文本阅读—实践活动—表达交流”。其差异主要有两点:一是七年级的两个单元横跨多个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不同于八、九年级的四个单元集中于某一个任务群;二是八、九年级的新闻、演讲词、戏剧等体裁,本身具有某种活动性,其文本的形成、功用都指向活动。因此,单元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任务二”中的活动)来自文体本身的活动性。七年级“活动·探究”单元的文章,就其体裁本身来说并不必然具有活动性,因此这两个单元主要以“外设活动”推动单元学习。其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任务二”的核心活动“亲近—观察”,本身就是从几篇课文(特别是《我的白鸽》《大雁归来》)的内容、写法特点中抽取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文本创作过程的动态回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任务二”,要求学生围绕“中国的科技成就”主题,选择某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搜集并整合与之相关的信息,编制一份表格。这一任务主要从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发出来,比较接近于以主题整合的“专题学习活动”(原“综合性学习”)。2. 新设体现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阅读综合实践栏目新教材在非“活动·探究”单元增设“阅读综合实践”栏目,与调整后的单元导语配合,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单元的阅读学习,自主、合作开展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设计三个活动,活动一指向人文主题,活动二指向阅读欣赏,活动三指向语言运用。活动设计兼顾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单元核心任务的落实,重视真实情境的设置和学习支架的设计。同时,“‘阅读综合实践’不仅是阅读,还是经由阅读吸收指向梳理归纳或表达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或能力框架”,以建构听说读写融通的语文学习经验。新教材还有一类“阅读综合实践”的三个活动前后衔接,各有侧重而又一以贯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三个活动分别是:研读课文,体会想象的神奇,思考想象和现实的关系;参考链接材料改编课本剧;小组合作排练并表演课本剧,小组间互相评价。这三个活动既体现了人文主题、文本阅读、语言运用的不同指向,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前两个活动为第三个活动做准备,第三个活动综合、验证、深化、沉淀前两个活动的学习成果。“阅读综合实践”有着很强的核心素养属性,是教材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重要设计。每一个活动本身都可能关涉四大核心素养,但从活动一到活动三,各有自己核心素养指向的重点,分别侧重于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语言运用。(三)积极凸显“语言运用”的基础地位,构建语言学习系统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语言运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分别在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中处于基础地位。“语言运用”是语文课程综合性的基础、实践性的关键,也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同样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的重要标志。新教材继承并发展了原教材的相关设计,构建了“点”“线”“面”结合的语言学习系统。“点”是指随文设计的语言学习活动,关注本课典型的词、句、段运用实例,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熟悉语言现象,同时通过学习语言运用,提高文本解读与鉴赏能力。“线”是指“阅读综合实践”中专设的语言学习活动,一般是活动三,活动类型丰富多样,既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有结合篇章的语言赏析、对语言规律的适当探究,还有以表达为指向的语言实践。“面”是指知识补白,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调整、补充、完善,强化了补白与所在单元课文的联系,适当补充了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四)提取课程标准各部分中的写作要素,调整优化写作内容新教材沿用了写作专题与融合式写作任务相结合的基本设计,使写作融入整个语文学习过程。新教材提取课程标准总目标、学段要求、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描述中的写作要素,对其做指向、领域、内容、要求、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当前写作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结合教材使用调研的情况,删去“仿写”“续写”等改编式写作专题,新设“考虑目的和对象”“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负责任地表达”“学会深入思考”“学写小小说”等五个专题。同时,将“写人要抓住特点”与“写出人物的精神”合并为“写出人物特点”,将“文从字顺”并入“语言要连贯”。在写作部分,新教材“重点改造写作实践题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写作实践的思想性、时代性,充分利用写作本身综合性、实践性强的优势,将主题教育元素、时代要素融入其中。二是强化写作实践的情境性,发挥真实情境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作用和对学生写作实践的引导、支撑作用。三是重视写作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既从这一角度改进写作实践题目,增强思想性,也进一步完善写作实践的“提示”,增强对学生构思、运思、启思的指导。四是进一步丰富写作实践题目的类型和题材,将比较新颖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对象化写作、跨媒介写作等引入教材。“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在六个学习任务群中整合程度最高,适合用专门板块加以落实。新教材将原有的“名著导读”修订为“整本书阅读”,“综合性学习”修订为“专题学习活动”,直接落实这两个学习任务群。同时,以整散结合的方式,在教材其他板块相机推荐相关经典名著,设置跨学科学习活动。新教材将每册教材推荐的整本书减为两本,这不等于不再提倡多读书,而是把改革的愿景与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新教材将两本书区分为重点导读和自主阅读,尽可能将每册的两本书的阅读方法贯通起来。重点导读的图书,强化读法指导和阅读活动设计,重在以一书,得一法;自主阅读的图书指导相对简略,重在得此法,读此书,让学生不断强化对读法的掌握。如七年级上册的《朝花夕拾》《西游记》,虽然本身差异很大,但阅读方法基本统一于精读、略读、浏览。新教材以“专题学习活动”取代了“综合性学习”,不仅强调板块的活动性,还突出了内容的专题属性。由于语文课程的工具属性,基于生活实际、设置真实情境、围绕特定专题的专题学习活动必然带有跨学科学习的特性。新教材的“专题学习活动”减少了活动次数,将部分原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融入“阅读综合实践”等栏目,同时在三个方面做了加法:强化了主题教育元素,如在七年级上册“少年正是读书时”中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的重要论述;强化活动的思辨性,如在七年级下册“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中,既强调传承“孝”文化又提示去其糟粕,既突出理解古人又引入当代视角,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加了跨媒介学习的内容,增强活动的时代性。(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组成员)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
微信编辑 | 李中华
微信监制 | 赵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