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丹麦采用了来自隔壁国家挪威🇳🇴的克拉格-约根森(Krag–Jørgensen)步枪,成为了首个列装克拉格-约根森的国家(没错,比它的发源国还早)。这款栓动步枪因为别具一格的装弹方式(打开弹仓侧盖后,挨个放入子弹),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源自挪威的克拉格-约根森栓动步枪,打开弹仓侧盖来装子弹的设计非常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侧开盖的弹仓作为克拉格-约根森的最大特色,似乎也成为了它最大的短板。美西战争期间,装备克拉格-约根森的美国陆军在轻武器上落了下风,被西班牙军队用毛瑟步枪压制。在互联网上,克拉格-约根森几乎成为了老式栓动步枪中的反面案例。说到“落后”、“落伍”,人们总能联想到克拉格-约根森,踩一脚克拉格,捧一下毛瑟,把它当成了夸奖毛瑟步枪的垫脚石。
既然如此,为什么丹麦🇩🇰、美国🇺🇸和挪威🇳🇴接连选择了克拉格-约根森步枪呢?毛瑟它不香吗?(瑞典🇸🇪:毛瑟确实香,我就不喜欢克拉格)而且,丹麦可是拒绝了“地表最强栓动步枪”的老李,选择了克拉格-约根森
10发弹容太多了,给我砍成5发!
桥夹?任何能够快速装填的工具都是异端!
所谓的弹仓/弹匣步枪,只是一个带有弹仓/弹匣的单发步枪;
平时当单打一来用,紧急情况下才能启用弹仓/弹匣!
克拉格-约根森精度吊打老李?
大栓“巅峰”的老李:
丹麦战败后,许多军事专家将失败归咎于轻武器上的落后。于是,丹麦军队吃一堑长一智,迅速开始更新武器装备,试图避免在未来的战争中因为轻武器水平落后而再次遭受失败。
在考虑新式步枪时,丹麦人不仅要求它能从后膛装填,还率先想到要采用一种带有供弹系统、能够储存多发子弹的“连珠步枪”。
改为后膛装填、发射定装弹药的M/1848/65步枪。
美国的皮博迪单发(单打一)步枪。
斯宾塞连珠步枪,管状弹仓位于后托内。
亨利连珠步枪,管状弹仓位于枪管下方。
尽管斯宾塞和亨利的射速力压群“熊”,丹麦测试委员会认为二者的弹仓容易损坏,还导致整个枪的重心不平衡;亨利步枪发射的.44英寸边缘发火弹威力太小,且枪机的结构无法适应更大威力的弹药;在丹麦量产斯宾塞步枪成本较高……委员会认为,现在还不是采用一款连珠步枪的时候。
丹麦采用的雷明顿M/1867步枪。
瑞典雷明顿m/1867步枪。
挪威雷明顿m/1867步枪。
挪威桑伯格连珠步枪。
挪威克拉格-彼德森连珠步枪,已被挪威海军采用。1877年底,丹麦生产了113支克拉格-彼得森步枪给本国海军测试。它虽然未被正式采用,却在丹麦海军中服役到了1891年,并且促进挪威军官克拉格与丹麦海军测试人员建立起了友谊,丹麦人还给克拉格颁发了丹麦国旗勋章。
瑞士的鲁宾-维特利步枪,发射8mm(压缩黑火药)弹药。
奥匈帝国的弗鲁维特卡宾枪,带有管状弹仓且不同于亨利、温彻斯特、维特利的设计。这种弹仓后来被克罗巴查克改进,并被运用于毛瑟M71/84、勒贝尔M1886、村田22式等步枪上。
法国海军已经采用了克罗巴查克式弹仓,将格拉Mle1874单发步枪改为了连珠步枪。
美国的雷明顿-基恩步枪,管状弹仓位于枪管下方,被护木包裹。
美国的温彻斯特-哈其开斯步枪,管状弹仓位于后托内部。
美国的埃文斯步枪,后托内部装有筒状弹仓,子弹呈螺旋线排布。
在测试期间,委员会认为:埃文斯设计复杂,淘汰!克罗巴查克是弗鲁维尔的升级版,弗鲁维尔淘汰!温彻斯特-哈其开斯和克罗巴查克的管状弹仓容易损坏,并且对整个枪的重心产生不利影响,淘汰!
美国的雷明顿-李步枪使用了可拆卸弹匣,以便清洁和维护。该枪没有配套的漏夹或桥夹,依然需要一发一发塞入子弹,而不是弹匣打空了换个新弹匣插上去。
挪威的雅曼步枪,管状弹仓位于枪管下方,被护木包裹。
比利时的纳甘-雷明顿步枪,即比利时枪匠纳甘兄弟改进的雷明顿滚轴闭锁式步枪,改为联动击锤、自动待击,提高了射击效率。
测试期间,负责实际测试的丹麦射击学校更喜欢温彻斯特-哈其开斯和雅曼的枪机系统,但委员会认为,它们要么把管状弹仓改进一下,要么就换成别的供弹系统。射击学校认为斯皮塔尔斯基是唯一适合列装的连珠步枪,但委员会觉得它的蜗式弹仓太过复杂,维护和操作都需要较高的训练水平。
斯皮塔尔斯基步枪的蜗式弹仓。
英国在1888年采用的李-梅特福Mk I弹匣式步枪(MLM Mk I)。
由于之前和丹麦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挪威军官克拉格听闻丹麦军方正在努力寻找一种新的供弹系统,就将自己最新的弹仓设计图交给了丹麦步枪委员会,勾起了对方的兴趣。克拉格设计的U型弹仓(Kapselmagasin)半包围式地装在机匣下方,能装10发子弹,可以适用于任何系统,将单发步枪改成连珠步枪。
克拉格在挪威的雅曼步枪上尝试了他的U型弹仓。上图是1880年挪威测试的克拉格B型步枪,即一支改用克拉格U型弹仓的雅曼步枪。
听闻克拉格的U型弹仓在挪威的测试中表现良好,丹麦工程师看到了它的潜力,迅速对着图纸造这种弹仓,但造出来的成品差强人意,总是出现供弹故障。不过,丹麦人对这个设计仍然充满兴趣,建议克拉格回去完善一下,再提交过来。于是,克拉格叫上了他的好朋友、一位颇具天赋的挪威枪匠——约根森,来协助他改进U型弹仓(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都能猜到,也就是克拉格-约根森步枪)。
可就在这时,丹麦战争部长杰斯迫·巴恩森(Jesper Bahnson)等不下去了,敦促委员会跳过试验程序、尽早采用雷明顿-李步枪。巴恩森部长认为,截至目前,军方已经花了二十年来挑选一支合适的连珠步枪,怎么说也该出成果了,何况雷明顿-李步枪足够可靠。
委员会回应道,丹麦尚不能采用任何一种测试过的步枪作为新式武器,毕竟别的国家有能力每隔几年生产新的步枪,以便对现有武器逐步改进升级,可是丹麦不足以做到这点。如果一支步枪今天得到采用,明天就变得过时了,丹麦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新一轮的换装。
通过多年的观察,委员会敏锐地意识到,枪弹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必须确保丹麦采用的新武器不会在短时间内过时。
这一把,委员会赌对了——1886年,法国采用了发射无烟火药枪弹的勒贝尔M1886步枪。1887年,无烟火药在枪弹领域的成功应用变成人尽皆知的事实。无烟火药的到来让轻武器行业迅速变天,过去的一些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比如可靠的自动武器),而一些倒霉蛋设计的武器也因为无法适应无烟火药的膛压被扫进了故纸堆。
接下来,两款步枪的决战时刻来临了——李VS克拉格,谁更胜一筹?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