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以“七七事变”命名的轻机枪

文摘   军事   2023-07-07 11:51   广东  


86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畔骤起的枪声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悍然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起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为了铭记国耻、支援抗战,浙江铁工厂生产了一系列武器,统一命名为“七七式”,其中就包括这挺造型独特的轻机枪。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全面抗战开始之后,国民政府只给正规军队发放枪械。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黄绍竑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解决抗日武装的需要,在丽水筹建了“浙江铁工厂”,收留了从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撤出的工人和机器。(陈建波. 瓯江水运[M]. 2015 建铁工厂)

起初,黄绍竑向工人们展示了一支比利时步枪、一挺捷克造轻机枪和一颗手榴弹,问是否能仿造。在热忱的驱使下,工人们毫不畏缩地齐声答道:“能!”然而实操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工人们经过三个月试验,才造出一支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后者时有卡顿,无法连续开火。所幸的是,从厂长到工人,无一人因此灰心,一时的挫折反而激发了他们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工人们时常坐在一起交流意见,共同探讨枪械的改进和设计。碍于材料的困难和加工的不便,厂里决定基于捷克造ZB-26轻机枪进行改良,由胡四兴、彭益楚设计。新枪的试验结果很理想,被采用后投入了量产。为了铭记“七七事变”的国耻、激发人们抗击日寇的热情,黄绍竑亲自将这挺轻机枪定名为“七七式”。(黄绍竑著;广西文史研究馆编. 黄绍竑回忆录[M]. 1991)
右二是浙江铁工厂生产的七七式轻机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七七式轻机枪大体基于捷克斯洛伐克ZB-26——当时我国最常见的轻机枪之一。和原版不同的是,七七式的弹匣不再是从机匣顶部插入,而是改至枪身右侧,然后从左边抛壳。
弹匣位于右侧,插入弹匣前,需要推开弹匣井上的防尘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导致它的重心偏向右侧,操作起来较为别扭。

右置弹匣导致重心向右偏,操作起来较为别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七七式的准星和照门也因此移动到了居中位置。表尺上刻有200米至1500米的分划。

调节表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拉机柄呈橄榄形,刻有防滑纹,可以向前折叠收纳。上膛时,向后拉动拉机柄,手臂并不会被装在右侧的弹匣阻挡。

上膛时,向后拉动拉机柄。这挺七七式缺失了复进簧,拉机柄无法复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总而言之,在艰难处境下诞生的七七式轻机枪不失为一件优秀的设计。随着员工和机器的增加,浙江铁工厂在1942年春天每月可生产五十余挺七七式轻机枪,除了装备本地的抗日武装外,还远销广西、贵州、甘肃等省份,大大加强了抗日军民的火力。

1939年,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来到了东南抗日战场的前哨——浙江,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对联“成败区区君莫问,中华终竟属炎黄”。在浙江铁工厂,周恩来和工人们一一握手,来到靶场前观看了工人们射击七七式步枪和轻机枪,哒哒的机枪声在山间轰鸣。周恩来说到:“这名字起的有意义。‘七七’抗战嘛。”临走前,他鼓励厂内的工人们:“浙江还可能会有更多的困难,但只要工人、农民和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坚持到底,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七七式轻机枪蕴含着兵工人员的努力和智慧,折射出了我国人民坚持抗战、奋斗到底的决心。八十多年前,它曾是先辈们抗击日寇的利器。八十年多年后的今天,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们拥有了更多、更强的武器捍卫我们的国土,七七式轻机枪也没有了用武之地,静静地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二层的革命展厅内接受人们的观赏。

老枪备忘录
19世纪40年代~20世纪40年代的老枪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