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该行动方案提到:要培育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服务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到2026年,成为联通港澳的创新资本集聚地和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发展高地;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力争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万家。
整体来说,深圳市发布的这个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内容非常全面,覆盖了创投机构募资投管退全链条,对于地方政府大力促进创投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和服务方案,是促进深圳创投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和行动纲领,对于国内其他地区也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行动方案内部比较全面,具体内容可以详见《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因为行动方案第一次在国内正式提出了“大胆资本”,也引起了创投圈的关注和热议,本文仅就“大胆资本”进行点评。
谈一谈资本“大胆”的逻辑。
首先,做创投的人本质上其实都是非常谨慎的,做得好的投资人都是对高风险的投资具有敬畏之心。往往在投决和扣动扳机那一刻,投资人往往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投资人要为LP的钱承担信义义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仅仅“胆大”的投资人不会得到LP的持续青睐的。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有专业的投资人,练就火眼金睛,才能敢于和勇于做出决策,甚至是敢于“反共识”。
所以:“专业性”是“大胆”的基础。没有专业性,谈大胆,往往会沦为胆大妄为,往往会亏了夫人又折兵。纵观国内12000家创投机构,真正具有真本事和专业性的创投机构又有多少家?在创投高质量发展时代,创投机构存量出清和优胜劣汰正在加剧,早期往往凭借“大胆”起家的机构,如果没有“专业性”,没有创造价值的真本事,大概率会沦为“僵尸机构”,被市场所逐步淘汰。
其次,资本“大胆”,也要有可投的,好的投资项目。毕竟大部分资本是要收益的,才可持续。这就涉及到创业环境和创业者、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与尊重。
最后,资本“大胆”,对于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来说,也面临不一样的挑战,关注点和痛点各不相同。
对于民营资本和民营创投机构来说,是否“大胆”,大家更关注的是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是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法治环境是否能够解决后顾之忧;市场环境是否一视同仁。这些环境构成了民营资本和创投机构“大胆”投资的信心基础。
对于国有资本和国有投资机构来说,是否“大胆”,大家更关注的是国有机制和体制对于投资行为的束缚和天然的矛盾,以及在激励、容错和尽职免责缺失或者可操作性不强的现实背景下,审计、纪检监察等对于投资行为的评价和追责。
当然,在深圳这次的行动方案中,也原则性提到了与探索容错机制相关的内容:“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整体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区分基金属性,提升投资积极性。” 这些都是十分原则性的表述,还远远无法解决国有投资机构从业者的后顾之忧。希望国家相关权威部门和地方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和各部门认可的实施细则,推广相关的成熟和成功案例,形成机制和制度上的保障,才能有利于国有投资机构从业者敢于“大胆”,勇于创新,勇于投早投小。
在激励容错机制方面,LP投顾与中国创投委连续三年联合组织调研,研究分析国有创投机构和政府引导基金“激励与容错机制”制订与实施情况、痛点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布调研报告,为政府政策制定和机构制度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点击参与国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优秀案例征集)。今年以来,中央和各地政府在建立完善激励容错免责机制上明显加速。
11月份,LP投顾与中国创投委将联合举办“国有投资做好耐心资本最佳实践研讨会”,并将在会上发布《2024年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组织国有投资机构高层进行研讨,深入倾听业界声音,将研讨成果提供政府主管部门参考。
中国创投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还面临一系列机制和体制的束缚。深圳这次出台的行动方案为优化创投行业政策环境提供了非常好的深入探讨和破局的机会。
创业行业涉及的面比较广,涉及的相关政府部门也比较多。相关政府部门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上对创投行业施加影响和管理都十分必要和正确,但要避免九龙治水,形成合成谬误。要突破创业行业面临的痛点难点,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形成合力,勇于进行机制和体制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