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 800 字,阅读约需 1.5 分钟
我国中山大学团队研究发现,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如果来上听课、电话随访等干预,控制血糖是有效的,虽然说夫妻联手控糖也没比单独控糖效果好多少。
研究怎么做的?
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 2020 年至 2022 年,在广州市 14 个社区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试验共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配偶共 207 对夫妻,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干预。
在干预 6 个月和 12 个月时,研究人员再对这些参与者进行面对面的随访评估。
夫妻共同干预组:患者与配偶一起参加 4 周的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糖尿病知识、饮食运动技巧,并制定共同目标;后续2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夫妻双方)巩固行为改变。
患者单独干预组:仅患者参与课程和电话随访。
研究结论要怎么看?
首先,两组人群血糖情况都好了,不过,两组差异不大,只能说如果只是一起参加健康教育课程,学习一些知识、进行电话随访,是有效的,不过夫妻一起干预的效果也比较有限。
但,如果原先糖化血红蛋白在8%以上,这些之前血糖控制不太好的人群,经过一些健康教育的干预之后,是确实受益的,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结论。
这些人血糖控制不好多跟饮食不够自律、没有规律吃药这些都有关系。
针对这些老年人,日常的饮食、运动、用药监督这些,场景主要都是在家里,所以如果能够让ta的伴侣一起参与血糖管理效果还是不错的。
能怎么做?
🔸患者负责监测血糖和用药,配偶协助记录数据、提醒复查时间,避免漏服、漏检。
🔸每周一起规划 3次每次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
🔸多用全谷物替代精白米面,增加绿叶蔬菜和优质蛋白(鱼虾、豆制品、鸡蛋、牛奶等)。
🔸避免单独为患者准备特殊餐食,全家人共同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隐形糖摄入(如酱料、加工食品等)。
🔸配偶通过鼓励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挫败感,增强控糖信心。
🔸配偶可能因长期压力产生倦怠,患者也应主动表达感谢,定期安排“放松日”,比如一起看电影、朋友聚会、外出旅游等。
最后,汇总了我之前写过的糖尿病文章,方便大家查看参考。
参考资料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
编辑:鱼藻
想看有声版科普
快关注我的视频号吧 ↓
关注我,你想了解的营养科普
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