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其次是建立以CHS-DRG重点病种为基础的临床路径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分工:
各临床专科成立临床路径六人工作小组,人员构成包括“科主任-临床路径责任医师-专科经营助理-疾病分类编码员-医保管理员-临床药师”,负责专科对应DRG组的临床路径建立和优化,以及标准诊疗项目、药品、医用耗材的建立、医保政策解读工作、用药指导。医院还在此基础上成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负责临床路径审查执行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指导临床路径动态优化,实现PDCA循环提示等职能。具体分工如下:
临床药师:负责合理用药指导和处方点评。
3.基于CHS-DRG重点病种临床路径全流程信息系统改造
4.基于CHS-DRG重点病种临床路径全流程信息管理
5.基于CHS-DRG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的管理面应用
基于DRG进行病组成本分析,通过对住院日、例均费用、DRG标杆医院费用进行比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临床路径的费用、时间进行管控,对于诊疗标准例如检验检查进行调整,药品用量调整、缩短住院周期,对于超时患者下转社区机构等。
同时,对分组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不合理的情况查找病案首页问题点并改善。
6.应用效果分析——妇产科附件手术
以妇产科附件手术为例,建立DRG支付下因应方案,妇产科价差率-4.98%,附件手术价差率-3.99%。
平均住院日长。我院平均住院日8.5天,比标杆医院长1.5天;差距主要在术前平均住院日。
住院费用高。我院例均费用19850元,比标杆医院高3300元 专科费用结构不合理:手术耗材费占比20%(标杆医院15%) 术前化验费占比14%(标杆医院9%)
诊疗缺乏同质性。包括专科诊疗和麻醉诊疗(麻醉费用 2500元~4200元之间)
问题总结:平均住院日长、费用结构不合理、临床路径差异大、麻醉方式不统一
附件手术单例由2019年每例亏损-2099元(价差率- 14.99%),改善至2022年正式实行DRG付费改革后,每例盈余+500元(价差率3.5%)。
整体对DRG重点病种实施临床路径后,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日间手术占较实施前提高2.5%,高权重病例占比提高0.32%;运行效率与效益方面,时间消耗指数和费用消耗指数分别下降0.09和0.08;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临床路径入径率由70.95%提升至95.02%,低风险死亡率降低0.01%。医疗服务能力维度方面,日间手术占比较实施前提高2.5%,微创手术占比较实施前提高0.85%,高权重病例占比较实施前提高0.32%,病例组合指数(CMI)和DRG覆盖率无显著性差异。经济运营指标正向变化科室16个,占比达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