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指导:
“医院应当明确负责运营管理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包括:研究起草运营管理工作制度、计划、分析评价报告等;提出完善运营管理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绩效考核指标等意见建议;组织推动各项运营管理措施任务有效落实;组织开展运营效果分析评价,撰写运营效果分析报告等。”
--《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
医院运营管理中心的核心工作应以医院运营计划的制定、修订、落实为核心,将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与医疗服务业务发展相融合,同时充分利用医院的运营大数据,建立科学的运营分析方法,为医院运营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支持一线业务科室制定本科室的运营计划,在运营计划的执行中及时发现运营,协调解决问题。并对医院运营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
1.医院运营管理计划
制定运营管理计划是运营管理中心的核心职责,运营中心团队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医院运营计划的制定,运营计划的跟踪落实,运营计划可行性评价,运营计划的优化调整展开。
2.医院运营分析
运营分析能力是运营管理团队的核心能力,运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医院运营管理计划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运营计划的制定必须基于对医院运营数据的科学分析,运营指标的设定必须以真实数据为依据。在运营计划执行过程中,运营中心必须时刻关注各项运营指标实时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3.医院运营评价
运营评价是运营中心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运营管理中心要定期开展医院运营管理效果的评价,考核实际产生的阶段性运营结果数据和设定的运营指标数据之间的差异。运营中心的工作成效具体表现在运营计划各项指标的达成率,提高达成率就需要在制定运营计划时,能够提高运营分析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在运营计划执行时,密切跟踪运营情况,通过阶段性运营评价指引医院各个部门关注自己的运营短板,达成各自的运营目标。
4.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和分配是激励医院各个业务、职能部门达成运营目标的关键手段,是运营中心落实运营管理计划指标分解和达成的手段,运营中心通过设定科学的数据指标体系,结合不同的绩效考核分配技术,形成与 DRG/DIP 支付模式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将医院的运营结果与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建立运营管理路径,形成运营指标与绩效指标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