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法 问 道
2024年11月30日中午,复旦大学法学院首届“复旦法学会客厅”活动在法学楼202会议室顺利举行。该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复旦法学学科的学术活跃度,扩大学术交往与朋友圈的范围。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法学论文写作的道与术”,有幸邀请到了三位在中国法学界享有盛誉的学者,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卫东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商研究》主编姚莉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政法论坛》主编刘艳红教授,与我院师生分享其宝贵的治学经验及法学论文的写作方法。我院师生40余人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杜宇教授主持。
陈卫东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陈卫东教授根据自己近四十年的教学科研经历,围绕高校教师的两项天然职责——教学与科研,首先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在教学上,他提倡以鲜活案例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洞察,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授课质量,确保学生了解最新的法学动态和前沿知识。他认为,高校教师应当用心准备每一堂课,不断更新教学材料。在科研上,他指出,科研不仅是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更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源泉。年轻学者应注重培养科研兴趣,培养学术生产的“冲动”,并对论文写作持之以恒。
姚莉教授发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姚莉教授侧重对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行了分享。她强调,研究时要善于把握中央政策文件中的改革方向,并将其提炼为具体的、富有理论性的学术议题。好的研究应当既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又能体现深刻的学术思考,这要求作者不仅要关注热门话题,也要关心基础理论研究,还要避免只指出实践问题而不提出解决方案。
刘艳红教授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刘艳红教授就投稿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提出了实用建议。她指出,年轻学者不应过分焦虑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而是可以先在普通期刊上积累一定数量的成果,然后再考虑向核心期刊投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写作风格,从而在学界建立知名度。当考虑向特定期刊投稿时,则需充分了解该期刊的风格及偏好,根据期刊风格有针对性地投稿可降低被拒稿概率。刘艳红教授还强调既要关注热点问题,又要避免选题过于宽泛或超前。
首届“复旦法学会客厅”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复旦大学法学院未来将继续秉承学科开放的理念,不断推动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与学术界及实务界的广泛互动与深入交流。
复旦大学法学院 第 51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