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法治中国”论坛之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问题

文摘   2024-11-15 17:00   上海  


 江 湾 光 华 



2024年11月12日,复旦大学法学院”法治中国”论坛之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问题专题讲座在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成功举办。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智慧法制实验室主任许多奇老师,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软件学院副院长韩伟力老师,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研究员杨庆峰老师,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文杰老师,四位专家教授作主题演讲。丁文杰副教授同时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近200名校内师生、校友参与了本次讲座。


主题演讲


许多奇教授: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法律科技



许多奇教授围绕“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法律科技——现状、趋势与限度”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演讲内容涵盖了法律科技的现状、法律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趋势,以及其所面临的限度三大方面。许教授指出,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法律科技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通过列举自身的亲身经历,许教授描绘了从早期的法律电子化到如今的智能化转型,这一过程中,科技发展不断推动着法律行业的进步。同时,许教授还剖析了法律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趋势,她认为大语言模型凭借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具有快速响应法律服务需求的能力;与此同时,大语言模型也面临着数据标注、逻辑推理、伦理道德争议等诸多挑战。对于这些挑战,许教授认为人类作为科技使用与发展的核心主体,在法律与科技相交融的新时代应更加清晰地界定并履行相关责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充分利用科技推动司法公正,探索法律与科技的无限可能。


韩伟力教授:

跨部门金融案件协同服务与

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韩伟力教授在演讲中为大家介绍了正在开展的跨部门金融案件协同服务与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技术与法律的深度融合,破解金融案件处理难题,有效降低法律风险。韩教授指出,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范畴,已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议题。金融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因此急需技术力量的赋能。在当前金融案件处置难度日益加大、风险防范化解形势愈发严峻复杂的背景下,该项目将利用隐私计算等技术构建协同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业务智能与风险预警,其目标在于为金融案件处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最后,韩教授为大家逐一介绍项目涵盖的关键技术和内容,包括数据共享和知识服务、协同审判与预警、综合研判与风险预警等多个方面,并期望通过该项目实施,能够在金融法制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杨庆峰教授:

人工智能的三种叙事形式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深入理解这一新兴领域?杨庆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叙事及其三种叙事形式的深入剖析。杨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叙事旨在将AI融入我们的文化之中,其类型包括科学化、诗意化与科幻化三种叙事。其中,科学化叙事由科学家主导,基于科学发展的视角,为AI的定义、功能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提供理性阐释。这一叙事形式的伦理判断往往影响着法律规范的制定。而诗意化叙事则更多地由哲学家所主导,他们思考AI的边界,探讨诸如超级智能等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科幻化叙事则借助电影这一媒介,将超级智能可视化,从而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影响社会对AI的整体态度。杨教授强调,人工智能叙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AI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面对未来的AI挑战。


丁文杰副教授: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著作权法



在生成式AI迅猛发展的今天,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愈发引人关注。丁文杰老师在演讲中深入探讨了这一议题。丁老师以“Zarya of the Dawn”案例为切入点,指出生成式AI作品在外观上与人类创作作品并无明显差异,但人类创作的贡献度却显著降低,这给传统的著作权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工具论”认为,AI仅是人类创作的辅助工具,其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人类独创性智力投入。然而,丁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贡献论”的观点。他认为,在判断生成式AI作品的版权归属时,应综合考虑人类与AI的贡献程度。在立法层面,丁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法律是否应该赋予相关主体额外的奖励机制,需要视现有机制是否能够充分保障AIGC的生成而定。此外,针对AIGC冒名等侵权问题,丁老师强调,必须采取制度性的应对措施来加以遏制,以平衡各方利益,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



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四位老师围绕跨学科研究、AI偏见及AI发展规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许多奇教授分享了与韩教授的合作经历,强调了在跨学科交流中的换位思考和直面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要通过开放式的课程研究和多学科合作来规避AI偏见的方法。韩伟力教授则对比文理科学科特点,详细阐释了文理学科之间的思维差异,并指出跨学科合作需尊重差异、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以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杨庆峰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经历,强调了树立交叉学科思维在实际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指出了AI在地域、性别等方面存在的偏见。丁文杰副教授指出,法律和AI的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学科沟通、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等诸多挑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思考。



提问交流


(右滑查看更多)


在提问交流环节,现场的同学们还就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法律职业的冲击、人工智能能够为哲学提供怎样的新视角等方面踊跃提问,四位老师给予了详尽解答,增进了大家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最后,在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学员感想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肖文卉(2023级博士生)

杨庆峰教授对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讲解深刻而精辟,使我受益匪浅。讲座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哲学、社会和技术挑战,并系统梳理了科学化、科幻化和诗意化三种AI叙事视角。AI的不可解释性问题对法律的透明度、公正性以及个体权利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透明性和关联性作为AI伦理的新支撑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以更有效地理解和规范AI技术,确保其发展既符合法律规范,又顺应社会伦理。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我对AI伦理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人工智能领域跨学科研究的热情。


董志强(2023级研究生)


在参加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问题”讲座后,我深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在法律领域内引发了深刻的讨论和挑战。讲座中,专家们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伦理层面的交汇点。随着AI技术在司法、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决策过程的透明度、责任归属以及数据隐私等问题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AI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引发了对传统法律责任体系的重新审视,这要求法律专业人士不仅要理解技术细节,还需深入探讨其伦理和法律后果。


唐朝(2023级研究生) 


人工智能时代下,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伦理、隐私保护、责任归属、知识产权等。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AI技术对传统法律体系的挑战,如许多奇教授认为法律科技与大语言模型带来了革命,法律大语言模型当下发展的趋势是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相结合;杨庆峰教授谈到了诗意化叙事中的争议话题;丁文杰教授列举了“Zarya of the Dawn”经典案例,表明AI可以轻松生成大量内容,但这些内容的创作过程缺乏人类创作者的深思熟虑和独特表达等。因此,我认为法律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明确AI生成内容的权利边界。同时,相关的版权政策也应兼顾创作者的权益,防止AI技术滥用,从而鼓励真实的原创性创作,让科技发展与法律保护相辅相成,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倪昀韬(2023级研究生)

在聆听了本次讲座后,我深切体会到智能互联技术的飞跃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交流的边界,更在个人信息保护的领域内掀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探讨与反思。研讨会上,各路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互联技术在个人隐私权益上的复杂交织。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社交、购物、金融等多个方面的深度渗透,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与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保障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界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智能互联技术的无孔不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隐私保护框架,这要求法律从业者不仅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深入理解其运作机制,更要勇于开拓,积极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确保技术进步的同时,个人隐私权益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与维护。




文字| 童启真
编辑| 吴虹颖
审核| 张港悦

复旦大学法学院 第 498 期


复旦大学法学院
定期推送法学院新闻、活动咨询等,打造属于复旦法律人的线上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