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立”

学术   2024-11-13 13:48   山东  

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学而优的人们,到底该做什么、会有什么结果?先搁下孔子高足那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名言不论,人欲立则学,学而优则立,这大概是人类成长进步的一条根本途径,也应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古之先贤早有言传身教,大智大慧、博学绝伦的文化圣人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业,三十岁便学有成就。三十而立发轫于《论语》,而立典范彪炳于史册,并且明白无误地昭示后人:人生进入成熟年华就应当有所作为,最主要还是靠学习增强本领、收获成就。不学习,无以立。中华文化自古推崇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论,贵在崇学以立德,勤学以立功,善学以立言。至于说人无信不立,那正是学而生信念、守信条、重信奉的结果。即便是充满了辩证法的不破不立,在之间,也断断少不得架好学习的桥梁、添足知识的砝码。是所谓立足先立业、立业先立学、立学先立志,有志于学,百业可为;不然的话,即使想都立不起来,立起来了也难以巩固,行将不远。学以助、学优而,我想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造化。

第一,学而优兆吉。鹊鸣鸦噪,预兆吉凶,那是古老的迷信说法,毕竟缺乏科学依据和事实支撑。但是,热爱学习和不爱学习,却的确是度人前程、量人高下、兆人吉凶的透视镜试金石分水岭。我所见过那些真正热爱学习,阅读听课如饥似渴,平时手不释卷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几乎都是很有出息的,至少也是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原因无非就是,当一个人真正热爱学习时,内在素质会一天天增强,外在机遇也一天天临近,学养形象在一天天积累,能不兆吉吗?!说句大白话,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再差都差不到哪里去;而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王蒙先生有一段关于学习的精彩论述我是深为认同的:学习最明朗,学习最坦然,学习最快乐,学习最健康,学习最清爽,学习最充实。特别是在逆境中,在几乎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条件下,学习是我的性命所系,是我的能够战胜一切风浪而不被风浪吞噬的救生圈。学习是我的依托,学习是我的火把,学习是我的营养钵也是我的抗体。学习使我不悲观、不绝望、不疯狂、不灰溜溜也不堕落,而且不虚度年华(这一点最难),不哭天抹泪,不怨天尤人,不无可奈何,不无所事事而且多半不会为人所制。不会被人剥夺的事情就是学习,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有道是,寂寞多从不学始,不幸常伴无知来。学与不学,孰优孰劣,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不胜枚举,劝学、励学、习学的箴言实在多得惊人,兆吉卜凶,不是一目了然么。

第二,学而优竟成。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志笃于学,学而有成,这早已是人们所不争的事实。儒家的千古名言学而优则仕,不管后人作何解读,反正是把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它其实只说出了相存相依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道破了学有所成的一大玄机和法门。孔夫子早早同意立下这样一条标准,没想到掩盖了多少学习本来可以提供给人们的好处,湮没了多少学习本来可以带给人们的乐趣,比如说学而优则'”学而优则'”学而优则'”学而优则'”,等等。即便官至宋朝皇帝的赵恒深悟到了学习之妙,忍不住写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的名句,但学而优则仕这根类似于当下高考的指挥棒,终究还是一枝独大,可谓做强做大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业,成就了几多弹冠相庆的芝麻官,可是却异化了学习的功用,弱化了学习的效能,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和失衡。纵古观今,各行各业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又何尝不都是学而优则'”的典型呢。在当今时代,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农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兵学而优则教学而优则医,当然包括学而优则仕等,概言之学而优则'”吧,似已成为从业金律。欧阳修当年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如今大步前进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无处不在的网络,千变万化的传媒,正在不断更新着知识理念,传播着海量信息,丰富着学习内涵,改变着求知方式,但尽管如此,为学之要不变,学而习之不变:人不学,不如物;君子不学,无成其德;不学无术,不习无成;天才纵有十分智,八九分在学问中。有道是,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运幸则早学,智优则善学,志坚则恒学,势迫则苦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而好学,有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有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有如炳烛之明。知识就是力量,这力量有如登高眺远,好比猛虎添翼,让人左右逢源;知识就是资本,这资本作为隐性资产,体现显性价值,创造巨大财富。会学习、学得好、用得活,深得原理相通的奥妙,肯下学以致用的功夫,敢闯继承创新的路子,则必然大获成功。

第三,学而优致和。学既成事,且怡身心。学习是全世界的快乐事,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好书是良友,读好书能养儒雅文气和浩然正气;学习如赴宴,会学习犹饮荒漠甘泉和心灵鸡汤。儒家尽管主张学而优则仕,但《论语》开篇,学而第一,并道出了学习又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这种体会,可见古人早就进入了人类学习生活的快乐境界。虽说大多数初学之人,难免不有常为学累之感,可一旦学习入境,便自有乐从中来,其甘之如饴泉涌脑海,沁润心田,涵养人生,妙不可言。不妨看看那些为人师表的学养大家吧:他们为人是多么的随和,言语是多么的亲和,性情是多么的温和,心态是多么的平和,学问又是多么的醇和……这无疑是学习塑人、知识化人的最好证明。记得曾文正公说过:“养生与力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亦不弱。有人讲现在已到了思想者、图书馆与学习时代,果真如此的话,这应是我们生逢其时的大幸运。博学胜于库藏,富有长伴书香。可以说,充实首在勤学习,作为尤要多读书,学到心平气和时,诗意人生好栖居。


张洪修收藏研究资料分享
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