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之光:破镜中的臆想人生
文摘
电影
2023-11-17 22:00
上海
看《白塔之光》有点像在看一面蒙尘且破损的镜子。蒙尘,所以获得的是模糊且陈旧的自我观照和印象。破损,可以实现人与人乃至代际之间的超现实主义同框和对话。谷的姐姐念顾城的诗——谷的前妻在顾城出生的医院就医谷的模特租客在走廊来回踱步——谷的前妻的现任在医院走廊踱步
太多的呼应,明显且刻意,再加上几处超现实主义的蒙太奇,仿佛在说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下的相似空间中,感受着相似的情绪,重复着相似的命运。其实情绪可以重现,血缘可以延续,命运可以轮回,但我不喜欢代代相传的是这么一种疏离感、迟暮感和丧。这种萧索的我们称之为看透或无为的态度,放在如今萧索的大环境下,更加让我感觉无望继而生气。我不反对电影表达负能量,但并不喜欢满满都是无为的负能量。我也赞同生活要有诗和远方,但诗人请去写诗,不要借电影和其中的芸芸众生来吟诗。谷和女儿在窗前一起背现代诗(谷还特意有layback)
班花一大早平静地告诉谷她曾经被留洋仔给办了然后留洋仔今天在巴黎被车撞死了然后平静地骑车走了谷的前妻的现男友说韩语中“爱”和“傻瓜”是同一个词或许因为男主曾经是诗人,又有房产放租,女儿又寄养在姐姐家,所以饿不死的生活境况,加上漫无目的的无聊感,将属于文人的清高,结合代际沟通的拧巴,发酵成了一股为赋新词的做作逼样儿。这是电影层面的解释。实际情况我觉得是导演在借电影公器私用,实现个人的情绪表达和描绘他臆想中的诗意哲学人生。我查了下导演是70后,我从没见过一个70后如此沉湎于如此老旧的怀旧情绪中。导演可能想给北京这座城市写首情诗,但在我看来了无生气更像墓志铭——老旧的弄堂、昏暗的过道、老式的电视机录像机和木制家具我不会管这种无精打采了无生趣的人生状态叫豁达。所谓的白塔是被扭曲的镜中影像,是个被刻意理想化诗意化的臆想世界,臆想中的白塔何时何处都没有投影,因为那股强光能亮瞎我的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