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凤凰单丛》
这是一本有关凤凰茶的书籍
出版于2022年4月,2023年12月第2次印刷
隆铭 柯定国 著
该书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操君喜、单丛“茶仙”黄瑞光高度赞誉及肯定。
单丛微课堂
主讲潮州凤凰单丛茶的点点滴滴
作者:隆铭
学习单丛又一方式
凤凰单丛茶
019 |
乌岽单丛名老丛的共同特点
乌岽山上的名老丛之所以受资深茶人喜爱与赞誉,在其具有优于其他普通乌岽单丛的特点。乌岽山上所有名老丛,都具有共同特点。
(一)丛味独特
名丛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丛一味”,即每一株名丛的丛味都不相同。这一特点,使所有名丛彼此区分,各具独特性。集名丛与老丛于一体的名老丛,丛味同样具有独特性。
丛味,一般体现为品种(品系)味、地域味以及丛龄味等多种味道的综合。其中,品种(品系)味最能体现其特点,如果在独特的地域味之外,加上独特的老丛味,丛味更与众不同。
名丛特别是乌岽名老丛的丛味独特,一般只有经常品鉴乌岽名老丛的茶人方能体会。
(二)极耐冲泡
凤凰茶区出产的凤凰单丛,一般都具有耐冲泡的特点,但由于特定产地和树龄更大等要素,各区域出产的单丛,耐冲泡程度仍有差别。乌岽山树龄100年以上老丛特别是树龄300年以上古茶树成品茶,更耐冲泡——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在于茶叶积聚的营养物质丰富。
一年只采一次春茶的乌岽单丛,其营养物质远多于茶树一年采多次的。
古茶树的树龄长,茶树本身积聚的营养物质或山川灵气精华(包括“山之气”),非普通茶可比。
古茶树单丛的成品茶,在比重上要明显不同于普通茶。
从成品茶的体积而言,一定重量的成品茶(如1斤以上),产于高山特别是乌岽山的单丛,与产于低山的单丛相比,在体积上明显要少许多。产于高山特别是乌岽高山的古茶树单丛,与产于低山的普通单丛相比,体积上的差别更加明显。
从成品茶的手感而言,古茶树单丛比普通单丛更有沉重感,类似拈量黄金与铜、铁的手感区别。与低山普通单丛对比拈量时,这种手感区别更明显。如果同时用手拈量古茶树单丛与其他茶叶如低山普通单丛,会发觉古茶树单丛沉甸甸而低山普通单丛轻飘飘。这是古茶树单丛叶质密度高之故。[1]
基于上述特点,乌岽山古茶树单丛在洗茶之后,冲泡第1-2遍时,因茶叶中所含营养物质尚未完全浸出,茶汤色味均淡;第3遍,一般开始“出味”;第4-19遍时,品鉴效果一般最佳;第20遍时,丛味和山韵一般仍明显;第30遍时,丛味和山韵一般犹在。
(三)隔夜不馊
隔夜不馊,凤凰茶区出产的凤凰单丛多数可以做到,乌岽单丛都能做到,乌岽名老丛更能做到。
乌岽名老丛冲泡后,在不保鲜的自然条件下(即使广东地区夏天室内不开空调)存放,次日继续冲泡,一般茶叶颜色依旧,汤色也依然金黄(橙黄)清亮,丛味山韵依然与昨天无异。
由于乌岽名老丛特别珍稀、珍贵,不少茶人都特别珍惜。根据多数茶人的反馈,如果当天只冲泡几遍,一般可留着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继续冲泡,用开水冲掉一两遍后,可正常冲泡。对此,还有资深茶人提出,用开水冲掉一两遍有点浪费,用“蒸”的办法更合适。
有品鉴者反馈,其将仙豆叶单丛冲泡几次后,有事外出,等第三天回来后,发现茶叶色泽不变,依然鲜活,故继续冲泡,汤色依然金黄,香味山韵仍然不变。[2]
【注释】
[1]上述有关手感判断属一般情形,有例外。凤凰单丛中的个别品系如“贼屎”(孝敬香、礼义香)单丛,即使树龄不长,用手拈量也有沉重感。
[2]有一年的9月30日晚,笔者冲泡乌岽单丛,至第4遍后因故未再冲泡。10月1日一早,全家外出。10月7日上午10点多,回家发现那泡茶的叶色清亮鲜艳,与刚冲泡的基本无异,惊奇之余,淋三遍开水后继续冲泡,感觉茶汤色、香、味、韵依然不变。将此事(附照片)通过微信与多位茶友交流,多表示对一个星期前冲泡的乌岽单丛色、香、味、韵不变已经有过经历。
以上节录自《中国凤凰单丛》一书。
凤凰单丛
书籍相关信息,可淘宝搜索 “与凤凰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