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诞辰纪念日 | 人生大美,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

文摘   2024-10-22 00:59   山西  


弘一法师,俗姓李,名文涛,字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出家前,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出家后,是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

 

作家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

 

冷峻如鲁迅,从内山完造那里“乞得”弘一法师手书一张,喜不自禁,在日记里写下:“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

 

高傲如张爱玲,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俯首低眉,说了一句:“我是如此的谦卑。” 

 

但最中肯的评价,却来自他得他亲炙的丰子愷,只有八个字: “他是一个像人的人。”

01


法师生平

公元1880年农历9月20日,法师生于天津,俗名李叔同,号息霜。出身官宦富家,父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母亲慈惠开明,从小家教严格。6岁始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学习儒家经典诗词,兼习辞赋、八股,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


1898年至上海,参加上海书画公会、沪学会,就读于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美术学校和音乐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1906年创办业余话剧团体春柳社,开中国话剧之先河。1910年后,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师。


弘一法师叙述出家经过


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此后几十年,他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奉为“南山律宗第十一祖”。



02


头陀苦行 人天师表

弘一法师墨宝


“以戒为师”是法师始终遵循的法则,马一浮曾挽诗云:“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


法师每日只吃早午二斋,过午不食;衣无过三件,寒冬亦如是。一件百衲衣,有224个布丁,皆亲手缝补。一双僧鞋穿了15年,一把雨伞用了13年。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


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皆谢绝。他常说自己无福消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


法师对微细的戒行同样也是行守无亏。


法师每次在坐藤椅之前总是先摇一下,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某年借了温州某寺一副碗筷,回杭后即托人带还;又净人摘了几颗桃供养,法师依律法要通知常住采摘分配,方可接受。借用常住经书,凡有破损,一定要修补才送回去;洗衣、缝补及日常洒扫,都自己动手,决不假手于人。每到一处,临别时必将所住房舍打扫洁净。


法师对于金钱尤为看淡。因请经费用较大,夏丏尊等发起“晚晴护法会”护持,但法师除请经之外,概不动用。学生丰子恺寄去一卷宣纸,请法师写佛号,多出几张宣纸亦回信问多余宣纸如何处理。


1937年5月14日,弘一大师(二排左二)赴山东青岛湛山寺讲律,临行前在轮船码头与众法师和居士留影


对于世俗应酬,尽量回避。1937年,弘一法师应青岛湛山寺之请讲律。行前约法三章: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名。为防人接船,特临时改搭他船。青岛市长沈鸿烈和朱子桥将军设斋邀请,法师特写“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的偈句来婉谢。


弘一法师常说,戒律是为律己,不为律人,“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带春风”。他平时持戒甚严,口里却从不臧否人物,不说人是非长短。若要说批评人,他就自己不吃饭。但他的不吃饭并不是与人呕气,而是在替那人忏悔,恨德性不够无法感化。


弘一大师晚年在福建旧影


他曾自号“二一老人”,此号取自古人的两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他说回想自己近十年所做的事,深觉自己德行欠缺,成功的事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虽然事实上,他的功德已遍布天下。


03


与印祖的师徒缘


左:印光大师 右: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和印光法师是当代南山律宗和净土宗的祖师,印祖一生发愿不收出家徒弟,而弘一法师却是其破例收下的唯一出家弟子。

 

弘一法师墨宝


民国九年六月,弘一法师闭关,特请马一浮居士为关房题写了“旭光室”的匾额,以表遥习蕅益大师,近效印光祖师之志。闭关前印祖回信告训:“闭关用功,关键在于心要专一。未得一心之前,不能急着求感应,否则就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念佛得一心后,自然会有感应,并没有起心动念,心却如明镜当台,映照出森罗万象。”

 

法师多次向印祖写信请教,印祖都悉心指导,如印祖不赞成用行书草体抄经,认为抄写经文是将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的行为,比上金殿考状元还要严格恭敬。得印祖的点拨,法师的书法更加一丝不苟,被誉为“佛书”。

 

法师发心刺血写经,印祖回信开示,“刺血抄经耗血伤神,反成障碍,身安而后道隆,不要盲目效仿法身大士的苦行,只要念佛得一心,自然法法圆融。”

 

弘一大师为《印光法师文钞》题辞


法师恳求印祖收为弟子,屡屡被拒,便在佛前燃臂香请求加被,至晚年才如愿。民国十三年五月,法师礼印祖为师并随侍七日。法师虽振兴南山律宗,但以净土为归,并随缘随分,尽力弘扬印光大师的念佛教义,常劝人读《印光法师文钞》,高度颂扬印祖的盛德。


弘一大师致王心湛居士书

(信中称赞印光大师“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04


念佛 爱国

弘一法师墨宝


法师倡导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题房室名为“殉教堂”,誓为诸寺院护法,与共存亡。某天用斋时潸然流涕,对弟子们说:“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行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从此节衣缩食,积攒钱物,悉数奉诸卫国将士。


05


佛门贡献

佛教艺术



一、书法


弘一法师墨宝


弘一法师出家后,惟书法不辍,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强调书法如佛法:“见我字,如见佛。”弘一法师书写佛经,一幅一行、一字一款、一笔一划、一章一印,都凝神静气,恭敬认真以求。法师的墨宝、诗词,人见人爱,历久不磨,不少人因为珍爱法师书法,对墨宝中妙理有所感悟,最终皈依佛门。

 

二、护生画集



法师与弟子丰子恺合著《护生画集》,弘一法师在跋中曰:“我依画意,为白话诗;意在导俗,不尚文词。普愿众生,承斯功德;同发菩提,往生乐国。”并云:“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护生画集》用艺术形式展现佛教慈悲护生的精神,既是佛教艺术的一种探索,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三、《三宝歌》

《三宝歌》作于1930年,由弘一法师谱曲,太虚大师作词。两位高僧共同合作完成,因缘殊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现代梵呗,也是对古代梵呗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

 

弘扬律宗



弘一法师墨宝《华严集联三百》


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法师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法师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

 

法师自专研南山律后,曾对天津新刊的《南山三大部》,与日本请回古版的《南山三大部》等相互检阅,进而逐一整理、校释,以便于后人的学习。

 

法师穷研《四分律》四年,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晚年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为法师弘扬律宗两大名著,同时又编写了《道宣律师年谱》、《灵芝律师年谱》、《蕅益大师年谱》、《见月律师行脚图》、《寒笳集》等。


1942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摄于圆寂后一日

悲欣交集,大师遗墨真迹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弥留之际,书“悲欣交集”四字,是为绝笔。

 

弘一法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作偈相赠:

以教印心  以律严身

内外清净  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作诗赞曰: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佛教慧日
神鹿闻琴而忘世,寰宇依智而亘久。 躬迎上宾,列座畅饮法乳;击节隽俗,拈花共笑菩提。 秉慧日之古风,摇朱华于绿池;闻法师之正见,苏德善于当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