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分析了关于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不同目的和操作形式,只要分了三个层次和等级,比如:有的拿了公司钱根本就不想还了,有的是直接转账有的则是转了好几个账户过渡一下。
2. 资金占用,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甚至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行为,从实现路径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维度和等级:
①直接通过银行转账,不管是上市公司直接给股东账户转账,还是给股东的关联方账户转账,再或者给股东指定的看起来没有关联关系的账户转账,都属于这种情形。
②虚构采购或者其他交易,比如跟供应商合作虚构供应商的采购然后将资金转给供应商然后再进行下一步转移,或者虚构财务顾问协议、约定客户回款直接回到指定账户而不是公司账户等。这样的操作看起来就高级了很多,如果不是进行详细的系统核查还真不一定能发现,当然如果认真核查也不可能不被发现。
③通过资产并购重组来进行资产转移。最典型的操作就是:控股股东将一个并不是很好的资产,然后评估一个高价然后以很高的价格卖给上市公司。当然,监管是要求必须进行业绩承诺和业绩补偿的,控股股东说没问题,我承诺,等最终发现资产根本没法实现承诺的业绩的时候,控股股东说我没钱补偿了,钱都花没了。等监管机构发现的时候,至少已经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有的上市公司可能真的是为了公司好买了控股股东的资产,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外部因素才没有完成业绩,不过这种情况有但是也不多。
3. 或许,我们上面分析的关于控股股东通过并购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情形并不适用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案例,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看惯了上市公司各种妖魔鬼怪,这个案例看起来还算清秀的也算是比较有良心的:上市公司购买控股股东的资产原本承诺利润三年合计2.5亿元左右,后来2020年可能是觉得没实现了变更了承诺四年合计3.6亿,最终经审计实现了2.1亿,完成率57%。
4. 这个案例,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思考,同时也存在一些其他严重的违规情形,小兵这里还是照旧做简单总结和梳理:
①2018年12月,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收购控股股东全资子红太阳集团公司持有的一个公司100%股权。
②上市收购收购资产评估值为 118,607.68 万元,交易价格友好协商也确定为 118,607.68 万元,连个零头都没抹。
③红太阳集团承诺2018年至2020年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400万元、8500万元和1.12亿元,如果实现不了就业绩补偿,控股股东承担全额履约担保责任。
④2020年4月,控股股东一看应该是业绩完成不了了且差距应该也很大,就主动变更了业绩承诺条件,承诺2018年至2021年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6亿元,也就是说2021年也实现净利润1.5亿元左右。
⑤2022年4月,经审计,标的资产累计实现净利润2.1亿元,没有完成承诺的业绩,完成比例57%,也就是刚刚超过了一半。
⑥根据当初的业绩承诺,红太阳集团以及控股股东需要补偿上市公司5亿元,直到现在也没有补偿到位,后续根本也不会到位了。
⑦要知道,上市公司当年收购这个资产的时候,可是全部现金白银支付的11个亿,并没有发行股份,因而资产卖方也就是控股股东如果不是瞎搞应该是有钱补偿的,别说没钱,就是有钱可能也不会补偿了。
⑧大家还要看清楚,上市公司现在已经披星戴帽了,已经在退市的边缘了,对于控股股东来说,上市公司有没有能不能活下去已经不重要了,这五个亿我是肯定不会再补偿的。
⑨还很关键的是,如果这个控股股东五个亿就是不补偿,是不是作为投资者也没有什么办法进一步采取措施?监管机构除了公开谴责一下是不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那这样的话,我是控股股东我也不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