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现在的IPO审核就是邀请制,点到谁谁才能上市。小兵觉得这就是瞎说,我觉得现在IPO审核就是纯粹开盲盒。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不知道哪样的符合要求,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符合要求。不管怎样,IPO审核目前就是这个样子,就算是A股真的雄起了,IPO审核恢复了常态,那你猜,是一年五百家的常态还是一年一百家的常态?
2.IPO的现状,给了北交所大好的前进追赶和完善的机会,先不说超越沪深,至少应该是减小差距,全方位多角度的。北交所一直对外宣讲,我们跟沪深不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沪深IPO可以随时停,但是北交所不会停,会一直审核下去。北交所为什么会有优先待遇,一来北交所是三胎是小儿子国家要大力支持发展,关键是北交所认为自己就不是IPO,所以所有的IPO限制规则对我根本没用。
3.尽管,实践中北交所IPO并没有走出独立行情,没有出现井喷的情况,不过总体还是比沪深多审核了一些的,尤其是最近三周连续排了审核会议,虽然两家暂缓,至少感觉有点稳定预期。既然如此,机会大好,那么小兵觉得北交所也应该要把质量提上来。
4.不是有很多沪深撤回来申报的吗?不是有很多利润过亿的大块头申报吗?不是申报的大多数都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吗?当下那就应该挑选点让人眼前一亮能作为标杆的、能直接跟沪深对打的企业来北交所发行上市呀。要不技术牛逼,要不规模巨大,反正先占一头。现在大家都清楚,现在能接受审核的IPO都是精挑细选家里压箱底的企业,沪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北交所呢?
5.精挑细选的就是这样的企业吗?温温吞吞,你可以说代表了北交所基本的审核标准,但是绝对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司,不论从技术水平,行业地位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一致认为,现在能接受IPO审核的企业不是交易所IPO审核的下限,也不是中位数,而是上限。如果北交所每次接受审核的企业要不四平八稳没啥亮点,要不就是存在重大业务独立性或者内控方面的硬伤,那真的未来也很难追赶了。北交所可以跟沪深差异化竞争,但绝不能备胎化发展。目前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感觉基本上就是沪深淘汰下来的或者说,是完全不符合沪深IPO标准的企业。
6.话已经说到这里,具体到本案例发行人,这里不做判断了,只是把基本情况简单给大家做个总结,各位可能也会有自己的判断:
①发行人主要的产品就是薄膜电容器,这个产品工业上也算普遍产品,发行人产品主要应用在新能源和家电领域。
②报告期内,发行人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5亿元、5.1亿元、5.7亿元和2.9亿元,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新能源行业的爆发。
③报告期内,发行人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088万元、2745万元、4486万元和2264万元,也就是只有2023年净利润超过了4000万元。必然会让人关注:这样的业绩增长是否能够持续,是否存在业绩大幅波动的情形?
④报告期内,发行人经营现金流一直低于净利润,甚至2022年还是负数接近300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2023年靓丽的财务数据,不论是收入利润还是现金流,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真的实现了质的突破呢?是不是可以等一等2024年全年的数据?不止要净利润规模,更要看经营现金流情况。
⑤2012年至2023年,发行人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1,691.11万元、15,940.01万元和19,518.89万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幅度高于可比公司。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98.70%、98.44%和 71.57%。
⑥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3.27%、22.42%、27.21%和25.24%。2021-2023年发行人毛利率变化为-5.35%、-0.80%、4.82%,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仍为材料成本,分别影响为-3.93%、-7.51%、2.90%,产品价格调整对毛利率的影响为-1.50%、4.51%、-1.55%。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二、主要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