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公布我国七个上榜入选最多,至此总数达15个,世界第一

文化   2024-11-18 07:01   河北  

导语

11月15日,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数量最多的国家。

至此,加上2021年首批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2022年第二批广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2023年第三批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这八个,我国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入选总数也居世界第一。

据了解,联合国旅游组织自2021年起发起“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旨在促进旅游在重视和保护乡村及其相关景观、知识体系、生态和文化多样性、本土价值观和活动以及美食方面的作用。


从2021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全体大会,我国连续四届参与,从正式发布首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起,连续四年中国共有15个乡村入选,位列世界第一,是中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缩影,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魅力和最真实的美丽中国。15个乡村名单和详情:

2021年首批 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

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班主任”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到余村调研,在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余年来,余村关闭矿山,修复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余村案例,也带动了中国广大乡村的积极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递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以徽派传统古建筑和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西递村通过探索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活化利用,“人、物、景”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从一个欠发达的村庄转变为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022年第二批 广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

大寨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充分利用当地的农耕梯田、红瑶文化和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西山韶月”“千层天梯”“金佛顶”等雄奇的梯田景观,通过展示晒红衣、红瑶长发、红瑶织布技艺,举行集体婚礼、篝火晚会等,把红瑶传统文化转变为旅游业态。同时,以旅游收入反哺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实施梯田景观修复。厚重的红瑶民族文化、壮丽的梯田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彰显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智慧。


荆竹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以现代创意活化传统乡愁,一方面保留根植于独特地理文化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引入现代创意再造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当地的瓷砖、木材和夯土墙来呼应和推广村庄传统文化,为古老村庄注入生机活力。荆竹村建成非遗传习所,搭建文化资源宣传保护平台,用村民的老房子、古柴火灶、方桌竹椅、铜茶壶与青瓷杯等打造“归原茶馆”,保护修葺古代商道驿站,打造“荆竹古道”,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第三批 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

篁岭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被称为“挂”在山崖上的村庄,因独特的“晒秋”景观享誉海内外。篁岭村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现存100多栋明清古建,是研究徽派古建遗存的重要样本。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篁岭村注重将传统村落风貌与活态非遗有机结合,为大众创造了体验和享受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近年来,篁岭村凭借“晒秋”IP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文化学者和摄影爱好者,成为很多国内外游客心目中“诗和远方”的代名词,实现将“乡村颜值”向文化价值和乡村产值的转化。


下姜村,有800多年历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毗邻千岛湖,素有“雅墅峡涧”之称。下姜村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2003年4月24日,“班主任”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第一次到下姜村,看到光秃秃的山坡,就告诉村民“要给青山留个帽”。20年来,下姜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实现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曾经“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的穷山沟,如今已变成“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来下姜”的聚宝盆。


扎尕那村,平均海拔2800米以上,藏语意为“石匣子”。这个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村子,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扎尕那村拥有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类型,扎尕那村民在山下耕种、半山放牧、林间采摘,形成独特的农林牧复合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扎尕那村利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发展乡村旅游,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探索出以乡村旅游反哺生态保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


朱家湾村,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被称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朱家湾村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保护绿水青山、涵养出好生态,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阐释了“靠山吃山”的新内涵——将过去单纯靠挖药材、伐木、砍毛竹,变成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同时,朱家湾村近年来深入挖掘融秦纳楚的深厚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秦岭老屋、古道遗迹、柞水渔鼓、民间社火、古法酿酒等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走出一条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水平发展的路子。


2024年第四批 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

云南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核心区。当地村民探索出由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创造出“与自然共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旅游分红的多重收益。


福建官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土楼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大观园”。通过改善和活化利用土楼,融入休闲业态,官洋村正在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中实现乡村振兴的蓝图。


湖南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精准扶贫”理念在这里走向全中国。如今,通过文旅融合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十八洞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乡村振兴新图景。


四川桃坪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是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特色乡村旅游成为当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


安徽小岗村,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小岗村大力发掘在地资源,向国内外游客述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与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


浙江溪头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是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地,并保有世界上规模较大的活态古龙窑群。溪头村依托青瓷文化,建立“不灭窑火”共富工坊,开发传统工艺体验、研学教育、民宿等新业态,打造瓷源文化传承空间、现代艺术创作基地、瓷艺特色文化节庆等旅游品牌。


山东烟墩角村,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是亚洲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有被称为“活的中国生态建筑标本”的沿海传统民居——海草房,是渔家秧歌等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之地。沿海地区村民与海洋环境互动共生,烟墩角村天鹅、海草房等自然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篇章。

素材源自:文旅部官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出处



八界专栏
读懂乡村振兴 | 读懂文化旅游 | 兼听则明 | 文旅提质升级
轻资产100例 | 文旅新质生产力 | 国家级目的地供应清单
-
推荐文章
01文旅乡村暴爽文章
袁家村年收入10个亿的秘密
乡村振兴要实现共同富裕,集体化道路是必由之路
中纪委发文:纠治文旅“新形象工程”!全国整治,文旅乱相!
民宿的五次蝶变
文旅新质生产力的两个父体:一个叫文化一个叫场景
文旅新质生产力的两个母体:一个叫自然一个叫科技
乡村要振兴,何不搞大集
02在这里读懂文化旅游
以文化为制高点,鸟瞰流动的中国
洞察文旅产业的本质,文化旅游的第一课
无法拒绝的感官消费,文化旅游的第二课
感官消费到场景消费,文化旅游的第三课
读懂文旅与文旅规划,文化旅游的第四课
文化走向释放流动性,文化旅游的第五课
03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重塑中国人的根与魂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一课
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二课
组织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三课
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第四课
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五课
闭关锁村,乡村振兴的第六课
有带头人,乡村振兴的第七课
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第八课
乡村振兴不是农村振兴|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延伸阅读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怎么做好文旅顶层设计
△ 市(区县)重点示范村镇怎么做好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文旅顶层设计参考文章合辑



微信咨询
专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领域
传递文旅中国派的价值主张
扫码咨询
文旅/乡村路上少花米少走冤枉路




八界
甦家学派,旅游规划专家,投资顾问;首倡“文旅道治学”,致力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农文旅、城乡、景观建筑、民宿营地街区微改造微提升规划设计等;每年行程20万公里/1000+文旅乡村项目指导服务经验。商务合作:1861201229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