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政法第一线
守护民生三十年
他说,夕阳是美丽的,也是无私的,它在落山之前,把最后的光辉献给大地,装点江山。他在政法一线默默耕耘了30余年,就像美丽的夕阳一样,把光和热献给了挚爱的司法事业,守护吴中百姓的一方安宁。
吴
龙
九
· 他的平凡履历 ·
他叫吴龙九,1951年12月出生,1969年2月入伍,1971年10月入党,1985年7月从部队转业扎根基层人民法院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在职期间,他是一位公认的最严谨、最务实的法官,历任吴县法院黄埭法庭书记员、审判员,蠡口法庭副庭长、庭长,吴中区人民法院民庭庭长、审监庭庭长;退休以后,他积极投身司法调解为民解忧,成为一名特邀调解员,以实际行动关爱民生、心系百姓,发挥一名法院人的余热,践行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
· 他的闪光足迹 ·
在多年的政法工作中,吴龙九脚踏实地,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先后获得苏州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吴县市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吴中区先进工作者、吴中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在担任蠡口法庭庭长期间,蠡口法庭获全省先进人民法庭、全市优秀人民法庭、县先进集体等荣誉。
退休以后,他又担任人民调解员,用一生积累的实践经验回馈司法事业,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苏州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吴中区“最美老干部”。这些红彤彤的证书,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熠熠生辉的亮色。
· 他的边防故事 ·
17岁半,吴龙九离开家乡北上参军,来到中蒙俄边境的空军雷达部队成了一名雷达兵,守卫着祖国的北大门。当时阵地的艰苦环境和极端气候,不仅磨炼了意志,也铸就了钢铁身躯,他在雪地里泡过脚,在原始森林迷过路,身穿军装手握步枪睡觉的日子是他军旅生涯的常态。
服役期间,他的父母相继离世,处于一级战备的他,连父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着,那一刻,他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忠孝不能两全”。他从士兵到雷达技师、副连长、连长,用部队17年的无悔坚守,换祖国空疆的和平安宁。直到现在,那山区草原的地形地貌,原始森林的一草一木,全连战友的一言一止 ,激战中的口令声、枪炮声还时常会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 他的百姓情怀 ·
吴龙九在法院工作的26年里,始终耕耘在民商事审判第一线,凭着对法官职业的热爱,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2001年,他审理了一起原告张某起诉被告殷某(外籍)加工承揽合同纠纷,由被告提供面料、样品,让原告根据其要求进行刺绣,但欠下45万元加工款后,被告不见了。案件的背后涉及几百名农村绣娘的利益,那是她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血汗钱,绣娘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也不懂法,只会哭着坐在法庭,吴龙九看着她们焦急又无奈的眼神,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在证据欠缺、被告逃匿的情况下,他多次奔波相关领事馆、外事办、上级法院、公安机关等,启动了苏州首例“边控”,在那个非信息化的年代,办事全靠两条腿。多次到相关领事馆沟通协调后,副领事亲自带着被告和钱款来我院参与调解直至晚上九点,最终达成和解,当场履行。原告拿回了加工款,绣娘们如愿以偿。她们对着吴龙九深表感谢:人民的好法官,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 他的民生故事 ·
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个案件的背后都是一段百姓人生。在他担任吴县市人民法院民庭庭长期间,收到一起全国首例艾滋病医疗损害赔偿案,原告(一家三口)起诉两家医院、三家血站、一家药房,该案仨原告均感染艾滋病毒,传染风险强,案件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在审理过程中,原告(母亲)死亡,原告(父亲)情绪激化,到处上访。吴龙九是该案审判长,他深知原告作为弱势群体,举证能力较弱,便带领合议庭做了大量协调工作、调查取证,运用举证倒置原则认定责任。判决过后,经过两省三级法院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对责任方的执行,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属获得了应有的赔偿,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 他的司法匠心 ·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事无巨细地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虽然已逾七旬,他经常在调解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了解案情、倾听民声、组织调解、化解纠纷。
每当收到劳动争议等涉及民生案件,他总是努力为劳动者争取合法权益,收到了不少当事人送来的锦旗。在他担任调解员的5年时间里,共计收案4843件,结案4821件,调解成功1530件,司法确认653件,调解成功率45%,平均每月调解案件近40件,可想而知,他为司法调解工作倾注了多少时间与精力。
不仅如此,他还不忘为司法事业育新人,分享初心故事,传授调解经验,并热衷于“传帮带”,将自己多年来的审判经验和工作方法倾囊相授,为吴中法院的人才培育和梯队建设贡献良多。
供 稿 | 叶 晓 燕
编 排 | 陶 萌 璘
审 核 | 史 华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