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时不时写点格律诗,写副对联,但完全合律的几乎一首(副)也没有。当然,今人写格律诗或对联,不需要像古人那样太过讲究。伟人写《蝶恋花》,明知出律,但作了律不害意的说明。因此,有人(如胡适)借此讽刺伟人不懂格律,那完全就是不怀好意,心术不正。
之前发表的镜湖明月创作的七律,如以中华新韵衡量,韵律问题较少,倘以平水韵衡定,则最后一字“夏”出韵了,平仄也多有问题。但笔者认为只要诗好即可,完全不必拘泥格律。笔者只是为了符合公众号原创要求,故以严谨的格律对镜湖明月的诗作予以改写,只讲完全合律,不求诗意浩荡。事实上,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笔者改诗不如原诗,因为笔者过于拘泥韵律,导致了表意受损。特别是多人指出,莫言没有初心,或初心就是一个坏字。小时偷(莫言自述“捡”)公社麦穗,十年期间不但通过开后门进农场入部队,而且还斗老师(此皆莫言自述);十年后又写了系列美化日军、抹黑八路军、侮辱开国领袖、污蔑民众、胡评解放战争的小说散文对联(皆有莫言作品为证)等等。因此,笔者以“已忘初心”来为莫言画像,不确切。笔者非常认可读者的评价,确实,我的改写属于以律害意了。
但既然是以律害意,自然韵律上肯定特别讲究。然而,莫粉却又来出洋相了。居然认为笔者的格律这不对那也错。当然,在我们公众号上胡说八道,我们不精选罢了。但那个玩写作的莫粉,居然一本正经地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文批评。那就属于误导读者,有必要说道说道了。
你说这个莫粉不懂吧,估计他去网上查过格律,也懂得“仄仄平平平仄仄”;说他懂吧,他只是机械地套用。看得出,属于临时抱佛脚之类。更要命的是这个玩写作的莫粉居然不知道“吟”是平声还是仄声。不知道,本没关系。他只要花个5秒钟上网一查就知道,吟字在任何一种韵律分类中都属于平声。但莫粉的特点就是懒、不严谨,故他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会搞错,你能相信他真懂什么叫“仄起仄收”吗?自然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居然还敢装模作样,说三道四?自己丢脸无所谓,误导读者罪莫大焉。
由此,我们再强调一下:凡在网上瞎BB的莫粉,绝大多数文化素养是比较差的。但凡文化素质稍高一点的,谁会公开为莫言辩护?毕竟莫言的问题客观存在,无可置辩;如果针对批莫者的文章来护莫,基本只能是违反逻辑,强词夺理,出口成脏。所以,像季红真之类的教授莫粉是不会针对反莫志士的文章去为莫言辩护的,而是自己胡造或乱引一些概念,自顾自地吹颂。即便如此,仍漏洞百出(投笔请缨连写九篇文章批驳,就是明证)。倘她真想有理有据回击反莫者的观点,那只能是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因此,玩写作的莫粉出如此洋相,就没什么可惊讶的。只是笔者想教莫粉一招:要学格律诗,你完全不用像古人那样去死记硬背格律。看一首格律诗是否合律,你只要拿到网上在线检测一下,也就一目了然了。下面就是笔者对镜湖明月大作改写后的诗作的一个格律检测结果:
其实,莫粉真的要攻击,只能从那些多音字中找毛病。笔者是以东阳方言来判断的。专家们是这样评价东阳方言的:“东阳方言保存着大量的古语成分,一些古语在现代传媒语境中已经很少使用甚至完全不用了,但在东阳方言中还鲜活地保留着。例如:五更、幽盲、浼侬、爊羹、食官饭等等,称得上是古语活化石了。”因此,以东阳方言来判断平仄基本不会出差错。当然,东阳方言也不能百分百合律,万一有一个出错,也总算是莫粉们可显摆的地方。不过,我可肯定,本诗八个多音字,一个也没用错。也就是说,莫粉想拿韵律问题来攻击笔者的改诗,那是想多了。
现在,莫粉们懂了吗?学会欣赏甚至创作格律诗实非难事。用点心吧,小可爱莫粉!记住:懂装不懂是智慧,不懂装懂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