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亭招仲梁饮
元好问
孤城郁郁山四周,外人到此如累囚。
半山亭前淅江水,只可与君消百忧。
江山百年有此客,云树六月生凉秋。
世上红尘争白日,一丘一壑去来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从大处着眼,写诗人所处城池的自然环境,一座孤零零的城池被四周繁茂的青山包围。
B.面对所处城池的独特地理环境,诗人认为别人来到这个地方,会觉得如同成为囚犯,进了牢笼。
C.淅江水从半山亭前流过,亭子周围满是树木,山林中云雾缭绕,时值六月,正是酷热难耐的时节。
D.诗歌第四句中的“君”指诗人好友仲梁,“只可”二字,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16.诗的最后两句,用对比的方式,表明诗人心境,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C“半山亭酷热难耐”错误,诗中提到的是“云树六月生凉秋”,用六月的情景生出秋天的凉意,体现了半山亭的环境清爽宜人,而非“酷热难耐”。
16.①世上之人在尘世中追逐功名利禄,争斗于白日之下,而“我”则在这一丘一壑之间,去留随意。
②诗人将自己与世人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争夺功名利禄的厌倦。
③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追求闲适自在生活的超脱心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诗的最后两句“世上红尘争白日,一丘一壑去来休”,前一句描绘了世上众人的状态,他们在滚滚红尘之中,为了功名利禄而你争我夺,如同在白日之下的角逐。后一句则写诗 人自己在山水之间,面对一丘一壑,心态悠然,来去自由。
②诗人通过将追逐功名利禄的世人与自己寄情山水的状态进行鲜明对比,把尘世的喧嚣和山间的宁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摆在读者面前。在这种对比中,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 间人们汲汲于功名的否定和厌倦。
③这种对比凸显出诗人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心境。他不被功名利禄所牵绊,而是在山水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闲适自在生活的高尚情怀,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内心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和珍视。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好问与好友在半山亭聚饮的情景。在诗歌开篇,诗人描述了孤城四面环山的幽闭环境,借以烘托外地人对此地的无奈困顿之感。通过“淅江水”的描绘,他传达了与好友共处时的宁静与怡悦。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红尘争白日”与“一丘一壑去来休”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与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充分流露出其内心的淡 泊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