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深邃的目光,都会邂逅上“红尘之眼”
↑↑↑关注我们哦~
「院子杂谈」
文 | 院子
编辑 | 院子
新一代iPhone发售前,苹果公司突然改变屏幕设计,要求深圳的富士康突击赶工。一天午夜,一群工头叫醒了熟睡的8000名工人,给每人发了饼干和茶。半个小时后,一条生产线开始以24小时1万多台的速度生产iPhone。
中国第二大单体铜矿玉龙铜矿,看上去是一座传统的矿山,可内部的采矿场景完全让人意想不到。在智能采矿办公区,六七块监控屏幕上各种生产数据、设备信息不断跳动,只要几个工程师,就能远程操控进行挖掘和钻孔、推土作业。
这两个例子是快速发展的中国不同阶段的缩影。
面对急剧变化的局面,不安,迷惘,困惑充斥着整个时代。年轻人纷纷以“上岸”代替“下海”,大家都拼力寻求不确定世界中的所谓“确定性”。争先恐后“抢滩上岸”的背后,就是安全感缺失。
当前的时代节点下,很多各种各样的努力,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看局,识局,破局。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更多靠的是格局。
很多事情,都可以扯上格局,因此格局成为了人们心灵鸡汤的主配料。
有人说,允许一切发生,生命里一切酸甜苦辣都照单全收,享受得了最好的,也能承受得住最坏的,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能不抱怨,不放弃,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不顺和困难,这就是格局。
也有人说,担大事者,会跳出纷繁复杂的日常管理事务,思考关乎组织存亡的重大抉择,这种大胆超越就是大格局。
有人说,有了格局,才能远离烂人,远离破事。生活中很多人都见不得别人的好,你稍有一点“好”,别人就见不得你,就来攻击你。
如果你的格局能够打得开,就会心无旁骛地超越他们的攻击射程范围。你超过攻击者十米时他会骂你,超过他几十米时他会用石头砸你,超过他几百米时他会用枪从背后打你,当你领先他一万米、两万米的时候,他就会转变态度,啧啧称奇,把你叫作外星人了。
总之,对于格局,各人有各的解读。那么,到底什么是格局?
如果从命理学的角度看,格局是对八字进行区分、汇总、提炼,然后进行定格与合局,最后变成格局。
从入世的角度看,格局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个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聚光灯能照射到的地方,都有演戏的。
台下的从来不缺看戏的,台上的人哭他们也跟着哭,台上的人笑他们也跟着笑,很多传奇总信以为真。写戏的总躲在美好幻象背后,编写出华美辞章,将不为人知的目的和机心尽藏其中。
任何一个人,都要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存在不同的道理。如果条条道理都要兼顾,就会无所适从。其实在众多的道理中,往往有且只有一条最核心的道理,那就是大道理。
善于抓住大道理的思维,就是一个人的格局。
人的追求,看上去复杂纷呈,如果抓大道理,就是追求生存和延续,所有的行为和目标,都围绕着这个人生大道理来进行的。
世界是复杂、辩证、动态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多种矛盾同时存在的,但是必定有一种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抓住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就能抓住大道理,并打开个人的格局。
格局,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个人怎么看,怎么想。
有人说格局这种东西太虚无缥缈了,实际上格局恰恰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能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势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往往能事半功倍。反之,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1938年,世界局势动荡,德国大军正盘踞在德、捷边界,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欧洲上空。
危急关头,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法国总理的支持下,主动求见希特勒,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为代价,图谋媾和。
随后,在英、法的联手威胁和劝诱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接受了割地的建议,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共同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将原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希特勒最后才撤军。
从慕尼黑回到伦敦的张伯伦,非常欣慰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假如你恰好是那个时候生活在慕尼黑的犹太人,你是会长舒一口气,继续安心留在德国生活,还是感觉到大难将至,赶快移民呢?
事实上,留给你做出生死决断的时间,仅仅不到几个月。一个人的格局,可以帮助你对天下大势的理解和洞察,这正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不仅是非常之世,就算是在和平世界里,一个人如果认不清自己在天下大势中所处的位置,总会无限度地自我合理化,绞尽脑汁为自己的失败或者错误寻找借口,最终的结果也注定是悲剧。于是,有了一种说法:人这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格局的打开,是认知次第提升的过程。
认知的第一个层面,是看山是山,也就是只看到山的一个面。如果一个人认知处于这种层面,偏偏又能调动巨大的力量,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认知的第二个层面,是看山不是山,看到的不再是眼前的山的这一面,而是一个个侧面。
认知的第三个层面,是看山还是山,看到了山的朴素整体,看到了山里各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看到了山外的更广阔的世界。
认知的每一个层次的提升,相当于推开格局一道道门。
格局的第一道门是见自己。一个人只有接纳自己的缺陷,甚至是致命的缺陷。不要回避自己的缺陷,更没有必要惧怕自己的缺陷。生活中,很多遍体鳞伤的人,到后来,那受伤的地方,最终会变成他最强壮的地方。
接纳得了缺陷,同时又能看见自己的长板,然后倾听内心的声音,最终才能见自己。
格局的第二道门是见天地,不断扩展自己所能看得见的天地的边界,洞察事物的底层逻辑。
一个人如果始终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限,而无法认识到世界的广阔,认知能力也将永远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
格局的第三道门是见众生,见众生就是通晓人性。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最大的变数是天意,能测者少之又少。人心看起来可察,但变数非常多。只有人性能够击穿时空,永恒不变。
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只有人性变动很少。洞察人性,是格局的基础。
洞悉人性,都会相互成全。你为我搭台,我给你让路。你让我心里舒服,我也不会给你添堵。相互成全,就是一种格局。
格局,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结局。因为格局是让一个人从知道到懂得的跳跃,现在人们知道得越来越多,却懂得越来越少。特别是现在社交媒体的过度发达,让人们常常感觉很多东西都“看得见”却“够不着”,茫然而痛苦。没有相当的格局,根本算不了生命这一本账。
况且,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掌握信息的多寡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只知而不懂,即使非常勤奋,也会被时代所淘汰。社会就像一个筛子,米往哪里走,糠往哪里走,沙子往哪里走,最终都会各归其位。
全文完,如果您觉得有收获,请点赞和在看,欢迎转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