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面政策虽然频频
但是人民群众的经济就是不见好,大数据是最懂事儿的
一打开社交平台推送的内容都是各种人间故事与伤悲。
比如昨天下午,成都一戴眼镜白衣男子刀了一人后,自己几次试图割喉了断,终被逮捕。
故事的网传起因是这样的,如图:
19岁,实习、欠薪、94元、崩溃
哎,这事儿吧,不做评论了,只能说大家做个好人,还有一直提醒的,出门注意安全。
说点其他的内容,县城工资。
又刷到一个帖子,网友晒出自己回老家时,看到的工资行情:
超市或餐厅服务员,月薪2100-2500;
老小区的保安,月薪1800;
新小区的保安,月薪2800;
美容院员工,底薪2000,
提成另算。基本上,没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工资天花板就是3000左右。
小县城曾是许多人心中的避风港
很多年轻人,一直在一线城市工作,除去生活成本
基本也没剩下什么钱可以存下来,后来自然也会觉得大城市压力大,“奋斗出头无望。
在他崩溃边缘,第一个想到的词语一定是:回老家
想回老家小县城,过上“轻松惬意”的小日子。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所谓的“退路”似乎也要没了。
大城市只是工作机会变少了,某些小县城可是连工作机会都没有。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小县城的就业形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非你有一技之长,会修车、装修、开挖掘机之类的,不眠不休一个月,大概能赚6000左右。
这还得是技术好和口碑好的人。
否则,工资也低得难看。
没办法,岗位就是稀缺、技术含量就是低
小县城的就业岗位稀缺,且多数岗位技术含量低,与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匹配度不高。
奶茶店,酒店,超市,水果店,能够选择的工作岗位太少,这就是普通人能够找到的工作。
类似这种随便找个人都能干的工作,3000月薪基本就是它的天花板。
因为你不干,老板随时都能找到人接替你,涨工资就别想了,不降就算不错。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离开大城市前往小县城就业,但县城就业并非理想选择,因为职缺技术含量低,难以与本科专业匹配,且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中国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蓝皮书》显示,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县城就业的比例从2018年的20%上升到2022年的25%,增长了5个百分点。
归根结底一句话:
如今在县城,能有钱赚已是万幸。
想多赚钱,基本是做梦。
福利与假期更是想都不要想,全是奢望。
硬关系面前,能力不重要了
在小县城,工作机会往往与个人的家庭背景和关系网密切相关。
但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县城工资崩塌的同时,这两年网上也很流行“小镇贵妇”的叙事:
住着明亮宽敞的大房子,开着几十万的车,拿着一份旱涝保收的工资,吃的喝的都由专人从隔壁大城市的山姆代购回来,过着有钱有闲的悠哉生活。
一边是月入三千,吃穿用度都要抠抠索索;
另一边则豪掷千金,年纪轻轻就成“人生赢家”。
同是县城,这生活的天壤之别到底从何而来?
事实上,经历过的人都明白,小镇贵妇大概分为两类:
1、家里有拆迁款的。
2、家里有人生意做的非常红火的。
换言之。
小镇贵妇的背后,是有钱的原生家庭。
没人是靠打工,成为小镇贵妇的。
你们看,在县城里工作,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和三本的毕业生其实差别不大。
在小地方,农民的孩子还是农民。
因为不需要太多的个人能力,能发挥的空间有限。
只要能力说的过去,再有内部关系帮忙牵线搭桥,指引一条“捷径”,那么生活大概率就能“平步青云”。
相比于大城市,小地方的人际关系更复杂,事情的处理方式也变得更加困难。
这种基于关系的就业市场,使得个体能力在小县城的价值大打折扣。
缺乏产业支撑,县城靠财政“续命”
县城的财政一直是靠中央的转移支付,县里的财政收入根本支撑不了大部分开支。
以前大家觉得,有了这些“救命钱”,不至于让县城“掉链子”。
但近年来政策变了,中央也在收紧,很多县城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比如,对县城银行来说,一旦转移支付减少,业务量减少、收入下滑的情况也会随之而来,银行员工的而收入就会被直接影响。
而银行,在县城已经算是一个高级“金饭碗”了。
没有产业支撑,小县城根本难以自我“造血”。
招商引资听起来是件好事,但没有产业支撑的地方,谁会来投资?
靠几家勉强维持的小企业,很难撑起整个县城的经济。
而这种经济状况也逐渐影响到很多单位的收入,工资能否正常发放都成了未知数。
小县城的就业政策难以落实到位,许多年轻人只能做收入不稳定的临时工。
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吸引力不足,尤其是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落后。
县城是弹丸之地,机会和资源都少。
在城市生活身体是疲劳的,但心是自由的;
而在县城生活身体是安逸的,但心是疲惫的。
既然都没有完美的生活,那还是得抓住当下能抓的工作机会,先保证有一份收入,然后还有时间的就再用时间去挣钱吧。
前有吉祥三保:保安、保洁、保险,保命,
后有铁人三项:滴滴、快递、外卖,挣米。
平安活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
感谢阅读,点亮【赞和在看】,让幸运和财富都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