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设为星标避免失联 ▲
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党建工作如何才能干好?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的并不是方式方法,而是干好和干不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很多单位从年初到年尾一直在加班,似乎做了很多事,但就是没有见到效果;还有一些单位所标榜的各种荣誉只是虚假的光环,基层党员群众完全无感,之所以会这样,根本原因就是混淆了干好和干不好的标准,抑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个标准、不在乎这个标准,以及标准严重错位。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基层党务人员就会陷入空耗时间精力的怪圈走不出来,表面上是在为党的事业做奉献,但奉献值极低,甚至在基层实践中起到反作用。而要想彻底扭转这种情况,不可不建立真正的党建工作有效落实的标准,不可不真正对基层党务人员这个群体予以真正的重视,不可不焕发起如“三会一课”这样基础性工作的实践意义。
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根据党章的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要把这些层级的实际情况研究透,就不得不再向上追溯其更高层级的党委、党组,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作贯通式分析。
总部级党委(党组)。这一层级党组织向上受中央部委或地方相关部门管理,因此主要的工作精力都聚焦在如何精准落实上级的部署上,其学习贯彻党内重大会议精神、工作报告、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的速度往往是最及时的,且在师资及经费上具有天然优势,学习之后的落实往往也较为深入。但限于编制,专职党务人员的数量并不比基层党组织多(甚至更少),因此,其劣势更多地表现为对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谋划不够精细,有站位但缺少地气,有格局但缺乏实操,深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制度、搞活动、推工作普遍缺乏针对性。当然,鉴于下属单位太多、情况太复杂,所以只能做宏观指导,这也是客观理由,有一定的道理,但绝不是普适性的道理。
中间层级党委。对于任何单位来说,中间层级党委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决定该单位该系统党建工作的总体质量。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中间层级党委承担着把总部级党委(党组)的顶层设计转化为本土化措施的艰巨任务。说是艰巨任务,一点儿都不夸张。因为这需要深入了解自身实际、特别是基层的实际情况,再融合发展现状、管理特征、队伍面貌等一系列因素,经过不断思考,探索形成适合在本单位落实的方法途径。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中间层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并不具备这个意识,特别喜好面子工程,把党建工作理解为给中心工作点缀的锦簇花团;其工作机构及岗位配备也不合理,一众党务人员昏天暗地地加班,所做的绝大多数工作却是写各类虚假的自吹材料(以领导讲话和报告总结等为主),少有人真正在融合、实效上下功夫做点实事儿,工作方案越发空洞甚至直接转发上级文件而不做任何细化,工作制度越发教条甚至看不出如何落实。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过一句名言“首先必须发现并排除那些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情和那些纯粹浪费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事实上,很多单位是在反其道而行之,当我们把人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以超越“996”的方式砸在明显低价值的工作上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更何况,工作本身的属性是具有极高价值度的,之所以被降低了,主要源于一部分党员干部错位的政绩观和价值观。
基层党委。基层党委是真正意义上“党的基层组织”中的最高一级(相对于党总支、党支部来说),如果工作得当,应该是发挥党建工作效能的实际操盘者。换个角度来说,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是一体的,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同时发力、协同推进。但人性天然就有一个劣根,就是要彰显自己的特殊性,这也是官僚主义屡禁不止的根源,如同有的小区保安利用手中的丁点儿职权来刁难外卖员一样,一些基层单位的党委负责人及党务人员面对下一级党总支、党支部时虽然不会刁难,但会把自己摆得更高,也喜欢做顶层设计,把共同落实变成了我来指挥、你来干的格局。这样一来,下级党总支、党支部就非常难受,往上一看全都在提要求,而落实的只有自己,算了,“躺平”吧。
党总支。在党的基层组织当中,党总支是最尴尬的一个,因为它不像基层党委和党支部那样有明确的职责定位,有的基层单位党总支的功能和党委差不多,而有的和党支部差不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基层单位自己来划清一个界限,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党总支的功能,但可惜的是,很多单位都在将就,也不说清,也说不清,宁愿糊弄着挨过一天是一天,也不去建立相应的制度约束。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很多党总支要么向上推责任,要么只是简单地发挥收取支部资料的简单职能。
党支部。“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这是党章第三十四条的明确规定。有这么多的职责要落实,上级党组织是不是应该给予更加充分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呢?你想多了。普遍性的事实是,支部层面严重缺少哪怕是兼职的党务人员,在支部书记和委员的配备上也是各种的不规范,支部层面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力量不仅不足,而且不专业。与此同时,上级党组织压下来的工作还更多了,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却更少了,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的波动,高质量发展中心工作的任务更艰巨了,一系列矛盾综合在一起,极大地打消着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热情。对于很多支部来说,谈工作效能似乎有点儿远,把手头上的基础工作干好都不太容易,比如最常见的支部工作记录本。记录规范真的那么难吗?如果心里不重视、情绪上带着怨气,那还真的是挺难。
以上,咱们按层级梳理了问题。不容忽视的是,层级和层级之间因为不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存在,其矛盾仍在以温水煮青蛙的速度加剧着。而对这些矛盾的分析,绝不仅仅只是一句“上热中温下冷”所能概括的。当然,咱们也不能仅仅只盯着问题,也有很多单位做得相当不错,但这些做得好的单位首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党组织书记真正重视且付诸实践。所谓真正重视,就是不仅仅在讲话里重视,在思想上也持续深入想办法,在行动上下力气去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本文的主题是“如何才能干好基层党建工作?”,其答案绝对不是简单地一两个“动作”就能生效,但排在前面的答案一定包括这一条——党组织书记高度重视并亲自下场推动工作。
好,也许你就是某个单位的党委书记,你打心眼儿里也很重视党建工作并且也真的下场推动过。但是,与此同时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用不上劲儿。为什么呢?因为上级规定的本级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及岗位数量太少、选拔相关的优秀人才太难,你浑身是铁捻不了几根钉。与此同时,你作为书记还随时可能会被调整到其它单位、其它岗位。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涉及到干部管理模式、人才通道设计等很多很多体制机制问题,但凡一个地方脱节就很容易处处脱节。
要干好基层党建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融合的效能体现出来,大家觉得有用也就都愿意干了。我们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奋斗取得了如此光辉的成绩,其背后的方法论如果能加以运用,是能够解决基层生产生活几乎全部问题的。但是,又有多少基层党组织真正将其用起来了?可能只是皮毛。为什么用不起来?因为不太会用。我们那么多层级的党校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地都在就理论研究理论;甚至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党校也把理论研究作为彰显自身水平的重要抓手,而对于科学实践模型的研究和建立要么没有要么泛泛,也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讽刺的现实场景,就是很多基层获奖的党建论文成果并不具备实践价值,材料写得特别好,就是没说清应该怎么干。因此,开展党建工作实践层面的学科性研究很重要很重要。我曾经把北京各大书店的党建类图书跑了个遍、翻了个遍,试图找到干活儿的时候对照着就能做的实用性书籍,可悲的是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可知要干好基层党建工作,拥有完整的实践研究及可复制成果,拥有科学的党建方面干部及人才培养任用机制,且党组织书记能够真正重视并着力推动,这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三个重点,以此来带动其它细分问题的解决,进而形成不断向好的局面。
· THE END ·
推荐阅读▼
右下角点击“在看”,确保收到党小建的每一次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