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
7月17日,我参加了湖南省人大财经委组织的《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讨论会,感觉湖南党、政高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很大。多次参加省人大财经委组织的分析会,感觉是一个讲真话、报实情、出灼见的地方,因此也格外认真对待。本文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思考。在讨论会上,我就文本修改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个文本要做结构性修改,因为它还没有体现直面湖南改革发展的需求牵引、市场运行的问题导向。比如,文本第二条“【原则】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坚持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我认为:(1)将“市场化”作为营商环境的立法导向是不合适的(虽然也有地方这么提了),营商环境立法要面向的不仅仅是市场主体,而是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2)客观上讲绝对的“平等”并不存在,而“公平”则相对可感知;(3)对良好营商环境的描述也不应是“稳定”,而应是“法治、透明、可预期”。一是营商环境主要针对公权力运行而来。虽然它会体现在市场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但核心还是约束权力运行、调整要素分配和市场参与者关系。我们国家的立法遵循“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基本原则,这个“政府依托”不是“依托政府”,主要是找问题、搞准需求和切口,而不是找自平衡,否则不可能是一个对市场参与者都有利的立法成果。二是《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约束性的地方立法。而不是政府的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工作。因此,是立法就要遵循一般性、通用性原则,是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市场参与者的普遍约束,概莫能外。这个《条例》一经完成立法,就是准绳,包括党委、政府、监督系统在内,都要服从于立法成果。三是对标国际上通用的营商环境评价方法和机制。而不是自己搞一套评价体系,自己进行评价打分,自说自话、自圆其说。营商环境整体上是一个“他信”体系,而不是“自信”体系。环境好,乔灌草都适得其所,风生水起、草长莺飞;环境不好,市场就会来切分政府碗里的肉蛋奶,市场规模就会越做越小,从而系统性收缩。因此,这件事情要做对才能做好。建设优良的营商环境,关键是决定市场要素分配、交易成本、利润生成的各个环节不能以博弈思维搞制度建设,本质是公权力向市场生态的系统性宽容让度和少予放活。优化营商环境是有认知层次问题的,如果认知层次上不去,既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生成新问题。下面我从逻辑、方法、指标三个方面作一些解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一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这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它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态、治理水平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涵盖制度、政策、基础设施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设立、经营和成长。
1.便利性:衡量市场主体从事营商活动的难易程度,包括办理相关事项的手续、时间和成本等。便利化程度越高,企业营商活动越容易,制度性交易成本越低。2.公平性:强调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获得平等待遇,公平竞争。3.透明度:指有关政策法规制度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包括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公开知晓。透明度高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及时把握政策走向和市场机会。4.法治化:指营商法律制度的完备程度,包括法律法规健全、法律面前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政府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统一、依法保护企业权益等。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法治保障,体现公平正义。5.国际化:指营商制度安排与国际规则的相通对接程度,包括与国际衡量标准相近、与国际通行规则或国际惯例对接、涉外投资贸易开放程度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提升市场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当然民间对营商环境会有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比如:- 这个地方开店,用水、用电是不是方便,价格合不合理?是不是总有人来收费?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小气候,经济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行依托于营商环境。但这往往是悖论。因为营商环境好的地方经济越发达,经济越不好的地方小气候越恶劣。那么,营商环境建设的内涵是什么呢?主要包括:- 监管框架:明确、透明和稳定的法律体系有助于保护企业产权和市场运支秩序,管控不确定性。
- 税收政策:合理的税率和简化的税收制度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税制、税负、应纳应面向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
- 贸易政策:开放的贸易政策、便利的跨境措施,是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生成环节,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进退自由,从而强化竞争力。
- 市场准入和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激发创新和提高效率;减少行业准入限制,鼓励新企业进入市场,重点是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利润、不正当竞争利润应合法调控,也是“看得见的手”。
- 消费者信心和需求:消费者信心来源于稳定的就业和收入预期,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消费升级;稳定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因而“身边的市场”有其激活市场、夯实信心的功能。
- 数据确权与资产交易:市场参与者生成的各类数据,均具有资产属性,但确权则是机制的建设。能否确权、能否交易,这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要素保障能力。
- 数据供给与价值开发:一个地方的公共数据越多,就越具有进行深度开发利用的价值,包括实物资产的二次开发和运营、市场主体的信用融资、生产企业的目标客群的选取与产品定价等。
- 融资可得性:股权、债权、收支流水融资渠道的畅通、便利、时效,才能降低、遏制各类以服务面貌存在的居间成本。
- 金融市场稳定性:企业流动性管理必须有灵活的头寸安排,本币、外汇结算等环节是否可预期;企业涉案、涉诉的账号管控措施必须慎重,办案必须依法。
- 交通和物流:一方面依托完善的交通和物流系统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另一方面严厉治理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运行环节的“雁过拔毛”现象,就是确保运输效率。
- 信息技术和通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有助于企业的信息传递和创新,鼓励企业实事求是地进行低投入的数字化建设,保障其安全、便捷、可控运行。
- 教育和技能培训: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技能培训项目可以提供高素质的领导力、管理力、执行力。
-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可以帮助企业根据需求调整人力资源配置;用工难用工贵、供需不对口、地痞恶霸的问题也是营商环境问题;依法保护劳动和劳动者权益,也不能被劳动者权益所绑架;为灵活就业提供制度保障,而不向企业转移保障成本。
- 社会稳定性: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企业安心经营。
- 文化和商业习惯:有利于商业活动的文化和习惯可以促进企业交流与合作。
- 研发投入和支持:增加政府和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提供科研资助和税收优惠;让绩优企业容易获得充足的研发资金,同时也防范研发资金挪用、转移的问题。
- 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可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有知识产权的宽容度,鼓励开源,将支持创新的重点放在协同创新层面。
二
方 法
企业家精神是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改革公共部门的。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倒逼机制。要使我们的公共部门充满活力,就必须借鉴和学习市场的力量,顺应市场的期待,推进政府的改革。可持续发展和税收是政府经营的重要绩效,而利润和就业只有市场才能提供。真正有为的政府一定是懂市场、懂企业、懂营商环境治理的。
实际上,营商环境的恶化有时并非发展问题,而是治理问题、法治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提升法治水平。当然,并非是一定要等到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到一定层次后才能规划和讨论这个进程,在策略和进程方面是完全有章可循、有意可为的,比如新加坡和我国上海、深圳的经验。
世界银行《2023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新西兰依旧稳居第一,而新加坡、香港则分别后退至第4和第5名。新西兰长期居于全球营商环境首位,似乎对全球经济格局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营商环境的敏感度在经济热点地区会更为明显。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发展引擎,营商环境的改善红利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将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的区域竞争力来打造,是具有可预期的发展红利的。- 数据收集与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和分析营商环境的相关数据,找出问题和瓶颈。
- 绩效评估: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情况,向公众及时反馈关注度高的信息。
建立共识:营商环境是友商环境,是商业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和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公权力体系不要对这个系统的自我发展、成长过多干预,市场参与各方应围绕“良币驱逐劣币”这个价值共识来自治、自恰。这样,法治才有其良好的土壤。
二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同时防止少数既得利益群体的过度参与:- 企业参与:建立企业家座谈会、商会等平台,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
- 公众参与:通过公开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公众的意见,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三是国际对标,用全世界通行、公认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国际经验:营商环境是一套国际通用的指标体系,各国改善营商环境进程也是参考国际通行指标,结合本国实际进行推进和适用。
- 参与国际合作:营商环境监测理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的合作,引入其技术能力,以第三方视角促进工作。
- 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长期有效实施。
- 盯“好”典型:让做得好的受到正向激励,也为干得不好的提供出路。
- 盯“坏”典型:建立问题出清制度,实在不能出清的,则关停当事载体、处分当事人。
- 从发达地区横向引才:争取每一个国家级园区、每一个市州都能引进一个3人小组定点定期驻场“治病”,三个月或半年为期,“请进来”与“派出去”相结合。
- 将关键岗位进行横向轮训:以省委党校为依托举办营商环境专题班。
- 坚决拔钉子:对于涉企敏感度度、长期不作为、乱作为的案例坚决查处和打击,定期出清。
近20年来,新加坡政府将营商环境作为其国家战略来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经验是法治化市场、服务型政府。图1:世界银行:新加坡营商环境评价,2020年
一是法治化市场:
新加坡围绕营商环境建设建立了一个高效、透明和公平的法治环境,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稳定和可靠的法律保障,以确保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提供一个有利的商业环境。
完成立法时间:1967年
修订情况:公司法多次修订,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最近一次重大修订是在2014年
。
完成立法时间:2002年
修订情况:商业注册法也经过多次修订,以进一步简化注册流程和提高透明度 。
-版权法(Copyright Act)
完成立法时间:1987年
修订情况: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版权法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14年 。
-专利法(Patents Act)
完成立法时间:1994年
修订情况:多次修订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12年 。
-商标法(Trade Marks Act)
完成立法时间:1998年
修订情况:多次修订以适应国际标准,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07年 。
完成立法时间:1968年
修订情况:雇佣法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多次修订,最近一次重大修订是在2019年
。
完成立法时间:2004年
修订情况:自实施以来已有多次修订,以加强反垄断措施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
-所得税法(Income Tax Act)
完成立法时间:1948年(这项法律是在新加坡还是英国殖民地时期制定的,以规范和管理税收制度。)
修订情况:所得税法多次修订以适应财政政策的变化,最近一次重大修订是在2019年
。
-商品及服务税法(Goods and Services Tax Act)
完成立法时间:1993年
修订情况:多次修订以优化税收政策和提高征税效率,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21年
。
修订情况: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数字化环境,PDPA自实施以来已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20年 。
完成立法时间:2018年
修订情况:该法综合了之前的破产和重组法律,以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框架 。
完成立法时间:1999年
修订情况: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该法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19年
。
-电子政务:通过“SingPass”和“CorpPass”等系统,企业可以在线完成所有必要的行政手续,企业注册时间平均为1.5天。-政策透明度: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高度透明,政府会定期与商界进行对话,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反馈。如,定期发布《产业转型蓝图》,详细说明各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世界一流的交通和通信设施:新加坡拥有高效的交通网络和世界领先的通信基础设施,这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物流和通信条件。如,新加坡在全球物流绩效指数中名列前茅,其港口和机场是全球最繁忙和效率最高的运输枢纽之一。-港口和机场的高效运作:新加坡港口和樟宜机场的高效运作极大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佳机场,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便捷条件。-低税率: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率较低,并提供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并提供多种税收减免政策,如研发税收减免等。-简便的税务合规程序:新加坡的税务系统高效透明,企业可以通过在线系统方便地进行税务申报和缴纳,减少了合规成本。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新加坡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格,法律体系健全,保障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安全。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靠前。知识产权局的高效服务:新加坡知识产权局提供快速审查和注册服务,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使得专利申请的平均审查时间显著缩短。-高素质劳动力: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以其高质量和实践性著称,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灵活的雇佣政策:新加坡劳动力市场灵活,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用工选择和调整空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雇佣策略,降低了运营风险。-政府的支持政策: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提供各种资助计划,如“创新创业资助计划”,支持初创企业的发展。-国际化的创业环境:新加坡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初创企业和投资者,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和活跃的创新生态系统,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创业的城市之一。
三
指 标
监测和评价营商环境,全球最主要的指数有:
综合来看,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经济学人的商业环境排名可作为重点进行参照。(一)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 Report):这是最为广泛引用的指数之一。该报告评估了各国在开办企业、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资产、获得信贷、保护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10个领域的效率与成本。主要框架:1. 开办企业(Starting a
Business)2. 处理建筑许可(Dealing
with Construction Permits)3. 获得电力(Getting
Electricity)4. 登记财产(Registering
Property)6. 保护少数投资者(Protecting
Minority Investors)8. 跨境贸易(Trading
Across Borders)9. 执行合同(Enforcing
Contracts)10. 解决破产(Resolving
Insolvency)(二)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通过评估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和初等教育、技术准备度、市场效率、商业复杂性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衡量各国的竞争力和营商环境。主要框架包括:1. 基础要求(Basic
Requirements)这一部分评估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经济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基础。包括:-制度(Institutions):法治、公正和透明的政府、有效的法律体系和安全保障。-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宏观经济稳定性(Macroeconomic Stability):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通货膨胀、政府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健康和初等教育(Health and Primary Education):全民健康状况和初等教育水平。2. 效率增强(Efficiency
Enhancers)这一部分评估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效率因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和培训(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覆盖范围,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商品市场效率(Goods Market Efficiency):商品市场的开放度、竞争程度和需求条件。-劳动力市场效率(Labor Market Efficiency):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包括就业保护、工资确定机制和人才流动。-金融市场发展(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深度,信贷、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可获得性。-技术准备度(Technological Readiness):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企业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市场规模(Market Size):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规模和潜力。3. 创新和复杂性因素(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这一部分评估推动长期经济增长和创造高附加值的创新和复杂性因素。主要包括:-商业复杂性(Business Sophistication):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实践,供应链的质量和深度。-创新能力(Innovation Capability):科研和开发活动的水平,创新生态系统的活跃程度,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4. 持续性和韧性(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这一部分评估国家在面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时的持续性和韧性。主要包括:-环境可持续性(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环境政策和执行。-社会包容性(Social Inclusion):社会公平和包容性政策,包括性别平等、教育和医疗的普及。-经济韧性(Economic Resilience):应对经济危机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包括经济多样性和结构调整能力。5. 转型准备(Readiness
for the Future of Work)这一部分评估国家为未来工作形式和产业结构变化所做的准备。主要包括:-人才发展(Talent Development):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培训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技术采用(Technology Adoption):对新兴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水平。(三)经济学人智库《商业环境排名》(Business Environment
Rankings):这一排名综合考虑了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稳定性、市场机会、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因素,评估了各国的商业环境。主要框架包括:1. 宏观经济环境(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经济增长:国家的GDP增长率、经济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政府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定性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 政治环境(Political
Environment)3. 市场开放度(Market
Openness)-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就业法律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6. 法律和监管环境(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8. 创新能力(Innovation
Capability)9. 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10. 文化和生活质量(Culture
and Living Conditions)-社会安全:社会治安和犯罪率。
此外,我国上海坚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通过系统集成、持续迭代升级的方式,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我国深圳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通过每年迭代推出一揽子改革措施,对标世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以改革创新的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上海和深圳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也同样值得湖南学习借鉴。
四
建 议
思维如天空和大海。湖南要构建有地区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不能完全受制于发展阶段,而应基于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维度,跳出既有思维局限,站在竞争合作大格局视野来审视营商环境建设的规划和进程。
许多年前,湖南在培育远大空调时,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尊重、理解、包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双雄角逐时期,也是采取协调、化解、区分的策略。这些企业诞生、成长、发展在湖南就是最好的验证。我观察,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尊重企业家、尊重创始人,关起门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湖南也是中国互联网领军人才的主要摇篮,在第一代、第二代互联网大潮中逐梦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第三代互联网经济的崛起,湖南对此类新经济形态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是跟不上的,也是不利于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策源地的。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湖南有更多的新兴市场主体萌发出来,有的小而强、有的精而美,已在各自的专业赛道上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但“唯楚有材,湘军在外”的现象不容忽视,一定要思考营商环境的原因。湖南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要有主攻方向、要有重点领域、要面向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而作为党委、政府来讲,就是要努力适应新趋势,努力构建新型领导力。具体建议是:-适用国际规则:应以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多边治理机制所倡导和构建的规则为对标,话术、系统要一致,无需强调“自信”,更多强调“他信”。-规则可视化:任何涉及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的规则,必须在最需要见到的场景可视、可查、可应用,形成共识和习惯。-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确保法律法规的透明性和稳定性,增强公共政策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国际化的法治环境:将产权保护做得更好,最大限度地提供通行、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与环境影响力。-确立监测与评价主体:应由省级人大为主、市级人大为辅推进营商环境的全过程监测与评价。-定期发布监测评价报告:定期在省人大发布全省营商环境指票监测评价报告,其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反馈和改进机制:建立向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沟通-反馈机制,收集企业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和优化。三是聚焦市场交易成本、政府行政效率、利润生成能力方面:-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要构建湖南区域市场的动态性总成本优势,在总成本差不多的情形下,构建不同载体的差异化优势。-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瞄准处长、科长、股长,瞄准主要涉及业务岗位,盯住政法系统、行政执法系统、市场准入系统和要素分配系统。-增强利润生成能力:在政府购买服务、合格供应商能力、业务结算与付款、应税服务等领域确保让企业能公平地获得订单、获得利润、全额支付。-采用国际标准:参考借鉴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从地方立法层面确定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长期稳定、可预期,确保本地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国际可比性。-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评价指标的科学性。-透明度:发挥省人大的监督职能,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力量,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国际社会的信任和认可。五是立足营商环境优良载体建设(省级以上园区)方面:-等级评价:以省级以上园区为载体,对照营商环境建设指标进行分类评价,列出绩效奖励与问题出清时间表;-综合施策:党委、人大、政府、监察、司法多方面齐头并管;涉及跨区域、跨干线、跨流域问题由省里直接统筹推进问题出清。-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好数据平台、信息平台、舆论平台的作用。-持续创新:对省内外、国内外营商环境建设的好办法、好经验及时进行正向传导,推进载体本身的可持续优化。-动态更新: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措施,保持政策的时效性和适应性。-有序迭代: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根据企业反馈和市场需求,有序迭代政策措施,保持公共服务的原则性、灵活性和高效性。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吸引力、竞争力,也是持续在路上的重大建设工程。湖南有敢为人先的传统,理应在这方面敢于自我革命,开风气之先。